第一次数学危机
1.1 背景
第一次危机发生在公元前580—568年之间的古希腊,当时人们对有理数的认识还很有限,对于无理数的概念更是一无所知。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建立了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个学派是一个宗教、政治、学术合一且组织严密,带有浓厚宗教彩的学派,这个学派进行了大量的教学研究,并取得了众多的数学发现。在当时他们一致认为“数”的中心地位随时可见,他们还提出了“万物皆数”这一论断。后期毕达哥拉斯学派成员费洛罗斯将这一观点清晰表达为:“人们所知道的一切事物都包含数;因此,没有数就既不可能表达,也不可能理解任何事物。”世界上的万物和现象都只能通过数才能加以解释,唯有通过数和形,才能把握宇宙的本性,他们还指出“万物都可以归结为整数之比”并且相信宇宙的本质就在于这种“数的和谐”。
1.2起源
1.2.1“万物都可以归结为整数之比”
比较两条线段a与b的长度,当b恰好是a的正整数r倍时,我们可以直接用a作为这两条线段的
共同度量单位。当b不是a的正整数倍时,我们就要去第三条线段d,使得a可以正好分成d的正整数倍,同时b也可以分成d的正整数倍,我们可以假设a的长度是d的m倍,b的长度是d的n倍,这时,我们说d就是a与b的度量单位,并说线段a与b是可公约或可公度的。这个过程相当于用比较短的线段当尺子去量长的,如果一次量尽,则度量结束;如果一次量不尽,就用余下的那段线段作为新的尺子去量那个比较短的线段,如果量尽,度量结束,且度量单位就是那段余下的线段;如果还是量不尽,就用再余下的那段线段作为新的尺子去量之前余下的那一段…如此下去,直到量尽,度量结束,且度量单位就是最后余下的那段线段。对于任意两条线段,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成员相信上面的操作过程总会在进行了有限步之后结束,他们相信,只要有耐心总能到那个度量单位的。所以,任何两个同类量都是可通约的,即万物都归结为整数之比
朱永博事件1.2.2希帕索斯悖论
希帕索斯悖论的提出与勾股定理的发现密切相关。因此,我们从勾股定理谈起。勾股定理是欧氏几何中最著名的定理之一。天文学家开普勒曾称其为欧氏几何两颗璀璨的明珠之一。它在数学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人类最早认识到的平面undivided love
几何定理之一。在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已有了关于这一定理的初步认识。不过,在我国对于勾股定理的证明却是较迟的事情。一直到三国时期的赵爽才用面积割补给出它的第一种证明。在国外,最早给出这一定理证明的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因而国外一般称之为“毕达哥拉斯定理”。并且据说毕达哥拉斯在完成这一定理证明后欣喜若狂,而杀牛百只以示庆贺。因此这一定理还又获得了一个带神秘彩的称号:“百牛定理”。 
当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任何两个量都是可公度的”时,古希腊人坦然地接受了这一似乎是无可怀疑的结论。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说的数,原来是指整数,他们不把分数看成一种数,而仅看作两个整数之比,他们错误地认为,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后来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希帕索斯根据勾股定理通过逻辑推理发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与斜边不可公度!即这两条线段不存在共同的度量单位,不管度量单位取得多么小,都不可能成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与斜边的共同度量单位。即腰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竟然是一个无法写成为有理数的数。亦即是说有理数并非一切数,存在有理数以外的数,有理数不可以完全填满整条线段。这就是希帕索斯悖论:存在不可公度量!
1.3 危机的解决
1.3.1无理数的出现
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的所谓“任何两个量都是可度量的”就是指对于任何两条线段a与b,存在一条小线段d可作为a与b的共同度量单位,使得a=md,b=nd.这实际上意味着b:a=m:n,其中m与n都是整数。因此,当毕达哥拉斯学派相信任何两条线段a与b都可公度时,用我们现在的语言表述就是指任何两条线段的比是整数或是一个分数。简言之,是一个有理数。而希帕索斯不可公度量的发现就是指,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与斜边的比既不是一个整数,也不是一个分数,或者简言之,不是一个有理数,而是一个当时人们完全不了解的全新的数,这类数后来被称为无理数。
最早出现的无理数也与计数、测量有关。乘法的重复进行产生了乘方,2乘3 就是三个2相乘,然而哪个数的平方会等于2呢?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这个问题,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不是既约分数,后来用√2表示对角线的长度,无理数的概念初步形成。
在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中有关于√誓言今生演员表2不是有理数的一个证明,但据说是更早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所作 :设√2是既约分数p/q,即√2=p/q,则2q2=p2,这表明p2是偶数,p也是偶数(否则若p是奇数则p2是奇数),设p=2k,得q2=2k2,于是q也是偶数,这与p/q是既约分欧美金曲下载
数矛盾。人类历史上诞生的第一个无理数就是希帕索斯发现的√2。
月光爱人 简谱
1.3.2悖论所引发的问题
为什么在当时无理数的发现会被认为是悖论并且引发如此严重的问题呢?
首先,这一发现动摇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与哲学根基,它将推翻毕达哥拉斯学派“万物皆数”的基本哲学信条。其次,这一发现摧毁了建立在“任何两条线段都是可通约的”这一观点背后的数学观念。更重要的是,这一发现摧毁了人们通过经验与直觉获得的一些常识。简言之,这意味着,曾为人们的经验所确信的,完全符合常识的许多论断都要被小小的√迈克尔杰克逊beatit2的存在而推翻了!
这应该是多么违反常识,多么荒谬的事!要把这种“荒谬”的事承认下来是多么困难啊。事实上,不可通约量的发现对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他对于当时所有古希腊人的观念都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不可通约量的发现所造成的影响,不但体现在猛烈抨击并摧毁了许多传统观念与毕达哥拉斯学派所坚持的观念上,而且表现在它对具体数学成果的否定上。事实上,当时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许多几何定理证明都是建立在任何量都是可通约的基础上的。
1.3.3芝诺悖论与毕氏学派
诱发第一次数学危机的一个间接因素是之后“芝诺悖论”的出现,当人们还处在刚刚从自然数概念脱胎而形成有理数概念的早期阶段,对于无理数的概念一无所知。因此,当时人们的普遍见解是确信一切量都可以用有理数来表示。亦就是说,在任何精确度的范围内的任何量,总能表示为有理数,迫使人们去认识和理解自然数及其比不能包括几何量,迫使毕达哥拉斯学派承认希帕索斯悖论,并提出单子概念去解决这一悖论。单子概念是如此之小的度量单位以致本身是不可度量却又要保持为一种单位。这或许是企图通过无限来解决问题的最早努力。但是,毕氏学派的努力却又引起了芝诺认为“一个单子或者是0或者不是0,如果是0,则无穷多个单子相加也产生不了长度,如果不是0,则由无穷多个单子组成的有限长线段应该是无限长的。”不论何说都矛盾,这就是芝诺悖论。
古代数学家认为,这样能把直线上所有的点用完。但是,毕氏学派大约在公元前400年发现:直线上存在不对应任何有理数的点。特别是,他们证明了:这条直线上存在点p不对应于有理数,这里距离op等于边长为单位长的正方形的对角线。于是就必须发明新的数对应这样的点,并且因为这些数不可能是有理数,只好称它们为无理数。无理数的发现,是毕氏学派的最伟大成就之一,也是数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