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六律和六律六吕十二律
词目 五音六律 发音 wǔ yīn liù lǜ   释义 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乐。 出处 《尚书·益稷》:“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示例: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二回:“那些~、南北九宫,箫管丝弦,无一不精。”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音乐。   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凡属奇数的六种律称阳律,属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另外,奇数各律称“律”,偶数各律称“吕”,故十二律又简称“律吕”。五音六律中的六律是指阳律   六律: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亡射   阴律六: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共为十二律。   
《周礼·春官·典同》:“凡为乐器,以十有二律为之数度。”《吕氏春秋·古乐》:“次制十二筒,以之 阮隃 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适合。”《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昔 黄帝 吹九寸之管,得黄钟正声,半之为清声,倍之为缓声,三分损益之以生十二律。” 胡三省 注:“三分其一而损益之,上生下生而十二律备矣。”参阅《汉书·律历志上》。
五音六律
五音
梅楣
(1)出《灵枢·邪客》。指宫、商、角、徵、羽五音。古人把五音与五脏相配: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
相当于现在的12356 do、re、mi、sol、la。
(2)音韵学家根据字母的发音部位不同,把声母分为喉音、牙音、舌音、齿音、唇音五类,即“五音”。梁顾野王的《玉篇》卷末附图《沙门神珙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以及宋陈彭年等的《广韵》卷末附《辨音五字法》都是这种分法。前者分为喉、舌、牙、齿、唇、牙,所谓自内向外,后者分为唇、舌、齿、牙、喉,所谓自外向内。
五音:最古的音阶仅用五音,即宫、商、角、徵、羽。古人通常以宫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
【宫】
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do音。“宫”音为五音之主、五音之君,统帅众音。《国语·周语下》曰:“夫宫,音之主也,第以及羽。”《礼记·乐记》曰:“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宋张炎《词源·五音相生》亦曰:“宫属土,君之象……宫,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施始生,为四声之纲》。”宫调(式)又为众调(式)之“主
”、之“君”,即就其今所谓之“调高
”而言。《隋书·音乐志》云:“每宫应立五调”“牛弘遂因郑译之旧,又请依古‘五声五律’旋相为宫:‘雅乐’每宫但一调,惟‘迎气’奏五调,谓之‘五音’;‘缦乐’用七调……”此所谓“宫”,与“均”通。有以宫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曰:“宫七调第一运正宫调,……第六运仙吕宫,第七运黄钟宫。”张炎《词源》亦曰:“十二律吕各有五音,演而为宫为调……黄钟宫(均):黄钟宫(调式)、黄钟商(调式)、黄钟角(调式)、黄钟变(变徵调式)、黄钟徵(调式)、黄钟羽(调式)、黄钟闰(闰宫调式)。”
【商】
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re音。“商”音为五音第二级,居“宫”之次。古人认为,“商,属金,臣之象”,“臣而和之”。有以商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如唐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中的“入声商七调”。
【角】
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mi音。“角”为五音之第三级,居“商”之次。古人以为,“角属木,民之象”。有以角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如唐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
十八调图》中的“上声角七调”。在古代的调(式)中,有以角音为调之角调,或有以闰宫为角之角调。
【徵】
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sol音。“徵”为五音之第四级,居“角”之次。古人以为,“徵属火,事之象”。有以徵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 【羽】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la音。“羽”为五音之第五级,居“徵”之次。古人以为,“羽属水,物之象”。有以羽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如唐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中的“平声羽七调”。
【变徵】
古音阶中的“二变”之一。角音与徵音之间的乐音。《史记·荆轲传》曰:“高渐离击筑,荆轲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宋人亦有称变为闰,曰闰徵。在十二律,通常指较徵音下一律之音(相当于#fa);也有较角音上一律之音(即清角,相当于fa),又《隋书·音乐志》引郑译与苏夔俱云“今……‘清乐’黄钟宫(均)以小吕(仲吕)为变徵”。有以变徵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隋书·音乐志》记载,苏夔曰:“每宫(均)应立五调(式),不闻更加变宫、变徵二调(式)为七调(式)。”郑译答之:“周有七音之律……今若不以‘二变’为调
曲,则是冬夏声阙,四时不备。是故每宫(均)须立七调(式)。”众人从之。在
甘洛凡
宋张炎《词源·八十四调》十二宫(均)下,皆有七调(式),列“变徵”之“调式”。
【变宫】
古音阶中的“二变”之一。羽音与宫音之间的乐音。宋人有称其为“闰宫”者。在十二律,有指较宫音下一律之音(相当于si),如《后汉书·律历志》云:“黄钟为宫……应钟为变宫”;亦有较羽音上一律之音(相当于bsi),如《晋书·律历志》云“清角之调(音阶)以姑洗为宫,……太簇为变宫”。有以变宫为主音为结声构成的调(式)名。
儒家讲“五常”:仁、义、礼、智、信。什么叫做“常”,“常”就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五常”就是五种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
元曲四大家 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六律liùlǜ
英文 [six bamboo pitch pipes among the twelve]
释义
律,定音器(竹管)。共有十二个,各有固定的音高和名称:1.黄钟(C),2.大吕(#C),3.太簇(D),4.夹钟(#D),5.姑洗(E),6.中吕(F),7.蕤宾(#F),8.林钟(D),9.夷则(#G),10.南吕(A),11.无射(#A),12.应钟(B),合称十二律。区分开来,奇数(阳)称六律,偶数(阴)称六吕,合称律吕。
古书所说的六律,通常是就阴阳各六的十二律而言的. 六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律制,古乐的十二调。十二调是按照乐音的高低的标准,把乐音分为六律和六合。合称为十二律。从低音算起,十二个音阶中,排列奇数的六个调叫律,排列成偶数叫吕。
六律
古代的六个音律。
①通指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六阳律与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六阴律。
②由于律吕的发音,阴阳相生,左右旋转,能发出许多声音,周而复始,循环无端,所以用六律来比拟十二经脉在周身循环的统一性。《灵枢·经别》:“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
③专指六阳律。把六阴律称为六吕。《灵枢·邪客》:“天有六律,人有六府。”
【古代乐理】
中国古代音乐属于五声音阶体系,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被称为“五声”,即宫(do)、商(re)、角(mi)、征(sol)、羽(la)。比较著名的中国古代音乐有《广陵散》、《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
【民族乐器】
《周礼·春官》中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称“八音”,也是最早的乐器分类法之一。
金音包括编钟、特钟、铙
不如这样
石音包括编磬、特磬
土音包括埙
革音包括鼓
丝音包括古琴、古瑟
木音包括柷、敔
匏音包括笙、竽
竹音包括箫、
笛、管、篪
编钟、磬这两种乐器所发出的音响清脆明亮,被称为“金石之声”,是官方认可的“最高雅的声
音”。现
在所说的丝竹就是丝音和竹音的简称。
古代乐器主要有埙、缶、筑、排箫、箜篌、筝、古琴、瑟等,乐曲一般缓慢悠扬,主要是为了适合
宫廷生活或宗教的需要。
到汉朝和唐朝以后,中国通过西域和国外的交流频繁,西方主要是伊斯兰教世界和印度的音乐和乐器大量流入,汉唐时中国强大,心胸宽广,善于吸收其他文化,源于外国的乐器如笛子、筚篥、琵琶、胡琴等大量为中国音乐采纳,并被中国人改良发展,逐渐替代了中国原来的本土乐器。除了古琴一直
被文人宠爱,得以乐器流传,正式在“民乐”公众中演出的乐器几乎都是外来的。近年来,音乐工作者致
力于发掘、改良古代乐器,埙、筝、排箫等乐器重新发挥光彩,但较少纳入民族乐队的合奏曲目。
“六律六吕”是什么意思?
六律指黄钟、太簇、姑洗。宾、夷则、无射。六吕指大吕、应钟、南吕、林钟、仲吕、夹钟。
“律吕”的有关名词及解释如下:
六律:古以十二律管确定乐音的高低,由低至高的顺序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其中奇数为阳类,称六律;偶数为阴类,称六吕。
十二律 六律六吕的总称。以黄钟为首,按半音关
系从低向高排列。十二律名,本义已不可考。先秦文献
中州鸠所作解释,出于礼乐思想的道德规范,未曾论及
本源;后世因之而穿凿附会者无一可取。十二律的绝对
音高,因历代黄钟律音高标准之不同而随之上下。对不
同律制而言,上列十二律名的精确音高关系一般仅指三
领养星星的孩子分损益关系的前十二律,称为十二正律。有时,亦用作
兼含变律在内的“律位”名称(见宫调、琴律)。
六律 伶州鸠论律中,仅称单数各律为“六”。“六
律”始见于汉代出现的《周礼·春官》。其他先秦典籍
中如《国语》史伯论乐中所记西周末六律概念,《左传》
昭公二十年、昭公二十五年论五声,皆可解释为六声音
阶,而非六个阳律的涵义。
六吕、六间 州鸠称为六间之双数各律,汉以后称
为六吕。先秦《曾侯乙磬铭》称为“间音”者另有涵义,
指音(即变音)而不指律。但其“间”字本义仍与“六
间”无异,六吕即六律之间的律。
六律六吕”与“六律六同”阴法鲁 
【摘要】:正 在我国古代乐律学上,“十二律”体系构成了理论和技术的基础。十二律即测试音高的十二根长短不同的竹管.
其名称原有分歧,后来才逐渐统一为:(1)黄钟,(2)大吕,(3)太簇.(4)夹钟,(5)姑洗,(6)仲吕,(7)蕤宾,(8)林钟,(9)夷则,(10)南吕。(11)无射(yì),(12)应钟。单数律名称“六律”,双声
称“六吕”,合称“六律六吕”。《周礼》一书中称“六律六同”,《国语》一书中称“六律六间”。十二律体系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历程。关于远古时期的乐舞,《吕氏春秋·古乐篇》中有三人执牛尾,投足而歌的想象或传说。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墓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盆,内壁上面着三组舞人形象,每组
【关键词】: 十二律 新石器时代晚期 体系构成 我国古代 黄钟 吕氏春秋 乐律学 音高 大通县 青海省
【正文快照】:
在我国古代乐律学上,“十二律”体系构成了理论和技术的基础。十二律即测试音高的十二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其名称原有分歧,后来才逐渐统一为:(1)黄钟,(2)大吕,(3)太簇,(4)夹钟,(5)姑洗,(6)仲吕,(7)袭宾,(8)林钟,(9)夷则,0功南吕,(11)无射(yi),(12)应钟。单数律名称‘.六律”,双
“律吕”的有关名词及解释如下: 
 十二律 六律六吕的总称。 
 以黄钟为首,按半音关系从低向高排列。十二律名,本义已不可考。先秦文献中州鸠所作解释,出于礼乐思想的道德规范,未曾论及本源;后世因之而穿凿附会者无一可取。十二律的绝对音高,因历代黄钟律音高标准之不同而随之上下。对不同律制而言,上列十二律名的精确音高关系一般仅指三分损益关系的前十二律,称为十二正律。有时,亦用作兼含变律在内的“律位”名称(见宫调、琴律)。 
 六律 伶州鸠论律中,仅称单数各律为“六”。“六律”始见于汉代出现的《周礼·春官》。其他先秦典籍中如《国语》史伯论乐中所记西周末六律概念,《左传》昭公二十年、昭公二十五年论五声,皆可解释为六声音阶,而非六个阳律的涵义。   六吕、六间 州鸠称为六间之双数各律,汉以后称为六吕。先秦《曾侯乙磬铭》称为“间音”者另有涵义,指音(即变音)而不指律。但其“间”字本义仍与“六间”无异,六吕即六律之间的律。   古书上常常拿五声或五音和六律并举。
未来日记主题曲歌词例如《吕氏春秋·察传》说:“夔於是正六律,和五声。”《孟子·离娄上》说:“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可见“律”和“音”的概念不同。“律”本指用来定音的竹管。蔡邕《月令章句》:“截竹为管谓之律。”(後世改为铜制)旧说古人用十二个长度不同的律管,吹出十二个高度不同的标准音,以确定乐音的高低,因此就称这十二个标准音为十二律。十二律的名称按从低到高的次
序排列是:黄锺、大吕、太簇、夹锺、姑洗、中吕、蕤宾、林锺、夷则、南吕、无射、应锺。十二律各有固定的音高,今对照现代西乐,列表如下:   
(1)黄钟(2)大吕(3)太簇(4)夹锺(5)姑洗(6)中吕   
C
↑#C D ↑#D E F   
(7)蕤宾(8)林钟(9)夷则(10)南吕(11)无射(12)应锺 
 ↑#F G ↑#G A ↑#A B十二律分为阴阳两类:
奇数六律为阳律,叫做“六律”;偶数六律为阴律,叫做“六吕”。合称为六律六吕,简称律吕。古书上所说的六律,通常都是包括阴阳各六的十二律而言的。中国古代律制中,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
十二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从低到高依次排列,并分别取名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统称十二律。其中奇数各律称为“律”,偶数各律称钓“吕”,总称六律、六吕。
演奏时,五音(宫商角徵羽)的音高用律来确定,黄钟所定的宫音,比用大吕所定的角音要低沉,《管子·地员篇》说:“凡听宫,如牛鸣窌(jiào);凡听角,如雉登木。”时人因音异而别阴阳,将六律归为阳律,将六吕归为阴律。
欧阳修《秋声赋》接着还说:";夷则为七月之律。";夷则和七月的联系要从十二律和十二月的配合来说明。在上古时代,人们把乐律和历法联系起来,依照《礼记·月令》,一年十二月正好和十二律相适应:
孟春之月,律中太簇;
仲春之月,律中夹钟;
季春之月,律中姑洗;
孟夏之月,律中中吕;
仲夏之月,律中蕤宾;童话演唱团
季夏之月,律中林钟;
孟秋之月,律中夷则;
仲秋之月,律中南吕;
季秋之月,律中无射;
孟冬之月,律中应钟;
仲冬之月,律中黄钟;
季冬之月,律中大吕。
所谓";律中",据《礼记·月令》郑玄注就是";律应",";律应";的征验则凭";吹灰"。吹灰是古人候气的
方法,据说是用葭莩的灰塞在律管里,某个月份到了,和它相应的律管里的葭灰就飞动起来了。欧
阳修《秋声赋》";夷则为七月之律",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这种方法当然是不科学的,但是也成了
典故。陶潜《自祭文》说:";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天寒夜长,风气萧索。";是指季秋九月。杜甫《小
至》:";吹葭六动飞灰"[12],小至是冬至的前一天,仲冬之月,律中黄钟,诗人的意思是说:";冬
至到了,律中黄钟,黄钟管的葭灰飞动了。";韩愈《忆昨行》:";忆昨夹钟之吕初吹灰。";意思是说";想
起了二月的时候",因为仲春之月律中夹钟。
由于古人把十二律和十二月相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