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易安体
易安体
李清照词意图
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映山红黄英。特定的历史条件促成了易安体一万个舍不得铃声而以清新奇隽出之的艺术特征。易安体既保持了南唐以来抒情词的传统词风,又创造了以时代悲剧为背景的、表现作者个人的深沉感受和巨大不幸的艺术风格。
词风特点
李清照词意图
以寻常语入词
  以寻常语入词是易安体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李清照在她的《词论》中力主词别是一家,竭力维护词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本,而她作词也严守此道。她不追求辞藻华美,也不刻意熔铸前人诗句,而是大量使用从口语中加工提炼的、明白省净而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言,来明明白白表述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使词作自然清丽,极富情味。
格调凄婉悲怆
黄鸿升资料
  李清照十八岁出嫁赵明诚。优越的家庭条件,加上对金石书画鉴赏收藏的志趣相投,他们的婚后生活非常美满。当时北宋虽然在金朝的压制下,但社会政治尚且稳定,这对李清照平静地优游于浓郁的学术和艺术氛围中的生活影响不是很大,而其前期的词,也主要多以空灵飞动的女性笔触自写闺阁心情。
倜傥有丈夫气
  李清照既然是个女词人,她的易安体自然未能摆脱闺阁之气,但这决不能视同一般的闺阁词沈曾植《菌阁琐谈》就说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之苏、辛,非秦、柳也”⑤。这个评价指出了蕴藏在李清照闺阁风姿中的特殊气质。李易安的倜傥有丈夫气,从她的许多言行举止中就可以看出。她的《乌江》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忧国之念,恢复之志,不下陆游《诗愤》,显示其性格刚烈一面。
李清照词意图
在词中,词人通过神奇瑰丽的想象,把自己置身于广袤无垠的太空,不顾路长”“日暮,在九万里风的推动下,泠然作海外行。反应了李清照不满现状,要求打破沉闷狭小生活空间的愿望。虽然词中没有出现象《乌江》诗的直语豪言,但我们能感受到李易安不逊须眉的那份飒爽豪气,梁启超就说心里有个他“此绝似苏、辛派(《艺蘅馆词选》乙卷)
  易安体以其特有的细腻纤巧写闺情词而有丈夫气,在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自名一家,并对两宋词的发展有其特殊贡献。它的语言通俗易懂,音律明白流畅;她的后期词,则深深打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加上与其个人的艺术独创性完美统一,使传统的词风得到充实和改造,深深影响了后代词人
艺术特
李清照词意图
  一.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以寻常语度入音律是易安体最突出的特点,所作词无一字不协律,而且能化俗为雅。如《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能够把浅俗的文字,组成极清新鲜丽的词句,以寻常语创造了不寻常的意境。易安体的一个显著特是善用浅俗语,明白如话而清新工巧。 易安体
  二.易安体融入了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同时又不失婉约词的本,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如《春晚》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的后期词,多这种愁苦之作,情调入于凄壮悲伤一途,发展了传统的婉约词。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相融合,是易安体的特殊格调,令人凄怆欲绝。
  三.易安体倜傥有丈夫气,如《渔家傲》。易安体不同于一般婉约词的地方,是温婉中透出刚健、洒脱。[1]
创作实践
李清照词意图
  在创作实践中,李清照对诗词作了明确分工,她把有关时事政治、咏史怀古之类的题材吟之于诗,而把生活中个人的悲欢离合、惜春悲秋之类的感受赋之于词。在音律、内容和表现艺术方面,李清照的创作实践也体现了词别是一家的理论主张。
协音律
  第一、易安体的协音律
  强调词必须协音律,亦即强调词是音乐文学。在《词论》中,李清照开始先讲了一个李八郎曲江歌唱的故事,以此来说明音乐的力量,进而说明歌词所具歌唱性、音乐美的特点和魅力。然后谈到柳永变旧声作新声时能协音律,而苏轼等人和王安石曾巩的不词,
正是因为不协音律,取消了词体独立性,把词写成了句读不葺之诗。她在《词论》中说: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五音,指发声部位唇、舌、齿、牙、喉;五声,指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六律,音乐的十二律,相当于键盘乐器的十二音键,分阴阳,阴六为吕,阳六为律。以六律代十二律,即黄钟、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清浊轻重,即发声部位和所发音量大小。词谱多失传,未知是否尽合,但单就今天留下来的四五十首词作来看,的确声调和谐,富于音乐美,这是毋庸质疑的。
  一般说来,平声字声音和畅宏大,仄声字里的上声和去声字音较为悠扬、宛转,入声字(如一、七、八、不)的声音则显得急促迫切。《[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里,暮、路、处、渡、鹭等仄声字一贯到底,读起来节奏轻快跳动、缓急有致,很好地配合了乐而忘返的情趣的抒发。而《声声慢》这个词牌,《词论》说:既押平声,又押入声。李清照选用入声,是因为急促的入声韵更能表现她的抑郁情怀。
李清照词意图
  在同一声中的不同韵部,所表达的情感又各有不同。如一般认为东董爱我就不要离开我韵宽宏,江讲韵爽朗,支纸韵缜密,鱼语韵幽咽等等。《[永遇乐]落日熔金》之所以要选用鱼语韵,正是为了用处、许、雨、侣、五、楚、去、语一连串如泣如诉的唇音,表现凄仓幽咽的心境。所以宋张端义《贵耳集》中评为以寻常语度入音律。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者难。
  韵部的选择,平仄的搭配,使词在被吟诵时有高下、疾徐、抑扬、顿挫的声调,这样就能有力地表达出作者的感情。李清照最负盛名的长调《声声慢》就集中反映了易安体的这
一特点。原词如下:(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乍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
  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而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李清照词意图
  声声慢》曲调虽已失传,但我们可以从现存的词作中看出,历来作者多用平韵格。而李清照的这一首却有意选用仄韵格,构成一种激越凄厉的情调。需要说明的是,现代汉语中入声字已派入平上去三声,本词中戚、息、急、识、积、摘、黑、滴、得等字在现代念平声,其实在古代都是念入声的。
  这首词诵读起来,基本为两字一顿的二节拍,先重后轻的抑扬格,词中的四字句,六字句,以及加衬字的三字,七字句,莫不以二节拍为基础。这样急促的节拍,加上入声韵,更加切合表达凄苦激切的感情。
辛晓琪资料  而被称为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清、徐釚《词苑丛谈》)的叠字运用,俱无斧凿痕
宋、张端义《贵耳集》)更为引人注目。先看起头十四叠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重轻重轻,重轻重轻,重轻重轻重轻。
李清照词意图
  熊大权先生有一段精彩评论,兹录如下:《文藻辞采诉衷情——谈李清照词的语言特》
  这十四字中,除觅觅冷冷四字外,其余十字均为齿音,齿音气短声低,有急促、凄切的情趣。属于不开口的难发之音。我们读着这些迭字,轻重相间,抑扬起伏,由平和低
缓到益发促迫、深沉,如泣如诉、如倾如诉,似长嘘,似短叹,并无诘屈聱耳之感,只觉意婉、情切,酣畅淋漓。
  大胆运用了十四叠字之后,尚有余力作四叠字,实在叫人惊叹。细细读来,点点滴滴正与稀疏的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声音相近,不用此不足以表现凄凉心境。
  全词九十七字,用舌声的共十五字,如淡、敌、他、地、堆、独、得、桐、到、点点滴滴、第、得;用齿声的共四十二字,如寻寻、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时、最、将、息、三、盏、酒、怎、正、伤、心、是、时、相识、积、憔悴、损、谁、守、窗、自、怎生、细、这、次、怎、愁、字。舌齿这两声多达五十七个字,占全词半数以上。夏乘焘先生在《李清照词的艺术特》中说:这应是有意用啮齿丁宁的口吻,写自己忧郁惝恍的心情。这确实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李清照词意图
  纵观全词,声调短促、轻细、凄清,如同吞咽抽泣,文字的修辞美与声韵的音乐美极其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相信当年音乐家演唱时,一定是歌一曲,众皆泣下《词论》,达到了李清照自己设想的最高境界。
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