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
1.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妹》作于1972年,首演于1977年。乐曲表现的是蒙古族少年——龙梅和玉荣——抗严寒、斗风雪、保护集体财产的内容。全曲共分五部分。《草原放牧》是其中的第一部分。
2.长江之歌》是电视片《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歌曲热情的歌颂了长江的雄浑、壮丽,表达了炎黄子孙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二单元
                    腔调情韵
                        ——多彩的民歌
1.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歌词寓意哲理性。其旋律高亢悠扬、开阔起伏、舒展自由,显得大气磅礴。
2.山西民歌《刨洋芋》表现了农民收获后的喜悦心情。歌曲用起兴的方法开始,而后又集叙与抒情为一体,短小精悍,颇具隽永之艺术魅力。
3.陕西民歌《脚夫调》是流传在陕西北部的一首信天游。歌曲表达了脚夫调赶脚时那种寂寞惆怅、凄恻无助的心情。
4.内蒙古民歌《辽阔的草原》是一首蒙古族长调歌曲。歌中用生动的比喻和含蓄的语气歌颂了草原上的姑娘。1955年,歌唱家宝音德力格尔用这首歌参加了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并获得了金奖。
5.西藏民歌《宗巴朗松》是一首流行于西藏的一首传统歌舞曲,具有典型的襄玛音调。
6.新疆民歌《牡丹江》虽是一首爱情歌曲,但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气势宏大;歌曲的旋律明朗,奔放,感情充沛,具有浓郁的维吾尔族民歌特。
7.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其旋律来自花鼓调《十二月调》。抗日战争时期,这首曲调曾被填上《打黄沙会》的新词。以后,在这首歌 的基础上形成了这首新民歌。这首新民歌虽标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8.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是一首轻松、明快、幽默、诙谐的民间歌舞曲。它是流行于河南的一种花鼓中的一个代表曲目,由一个旦角和一个丑角共同表演。
9.云南民歌《弥渡山歌》的歌词共句,前六句或兴或比,直到最后两句才切入主题,极具南方的含蓄彩。歌曲的旋律婉转、飘逸,富有南方山歌的独特风格。
10.浙江民歌《对鸟》这种题材非常特殊而少见。这首民歌又采用吴地方言演唱,南方民歌彩颇浓。此歌的前两段采用徵调式,后两段采用羽调式,是对比的彩加强。
11.湖北民歌《幸福歌》是民间歌手蒋桂英根据一首湖北天门的民间小调改编而成的歌曲。歌曲采用了领、合的演唱形式。前半部分的合腔用重复的手段巩固了主腔的地位,后半部分的合腔以扩充的手法将情绪推向高潮。
                            第三单元
                      鼓舞弦动
                          ——丰富的民间器乐
1. 湖南民间乐曲《锦鸡出山》是依据湖南土家族“大溜子”改编的一首器乐曲。乐曲表现了人们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
2.  山西绛州民间乐曲《滚核桃》是根据山西绛州鼓乐改编的一首作品。乐曲包括了头、身、尾三个组成部分。它采用了多种演奏技法,表现了农民秋收时在房顶晾晒核桃的情景以及他们丰收时的喜悦
3.  北京民间乐曲《童谣》是根据北京儿歌转化而来的民间器乐曲。它以“吹歌”的形式出现,管子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乐曲表现了一种欢快、活泼、诙谐的音乐情绪。
4.  江南民间乐曲《中花六板》又名《虞舜熏风曲》。它是民间器乐曲牌《老六板》的放慢加花,所以称它为《中花六板》。其旋律清新悠扬、优美抒情、典雅细腻,富有浓郁的江南彩,抒发了人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情绪。
5. 广东音乐《娱乐升平》既保持、发扬了广东音乐的传统特,有借鉴了一些欧洲专业音乐创作的作曲技巧,从而在风格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乐曲表现了一种清新活泼。乐观向上的音乐情绪。
                            第四单元
                      国之瑰宝
                              ——京剧
1.京剧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飞刀又见飞刀主题曲霸王别姬中虞姬的一个唱段。这个唱段表现项羽被围垓下,又闻四面楚歌,非常郁闷,虞姬为项羽解愁,劝酒舞剑,直到项羽睡稳,而自己也很愁苦的心情。
2.京剧《海岛冰轮初转腾》是《贵妃醉酒》中的一个唱段。剧情是:唐玄宗与杨玉环相约在百花亭饮宴赏花。杨玉环在亭中久候,而唐玄宗迟迟不来。杨玉环哀怨自伤,乃在亭中独醉,最后沉醉而归。
3。现代京剧《雄心壮志冲云天》是《红灯记》中李玉和的一个唱段。这个唱段酣畅淋漓,刻画了李玉和坚强的斗志和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思想感情。
                            第五单元
                      亚非音乐神韵
                            ——大自然、和谐、和平
1.蒙古民歌《四月的红鬃马》表现了蒙古人对自己亲密伴侣——马的热爱。体现了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和交融。歌使人的心灵得以纯化和升华,令人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2. 印度尼西亚民歌《星星索》是一首印度尼西亚克隆宗歌曲。克隆宗是印度尼西亚本土音乐与16世纪传入的葡萄牙音乐相融合的产物。歌曲曲调缓慢、悠扬、带有哀伤彩,每句节奏前紧后松,唱法柔和、松弛。
  这是一首优美的情歌,表达对心爱的姑娘的深切的思念。“星星索”是划船时伴随船桨起落的哼声。歌曲以固定音形“啊,星星索”作为伴唱。
郭晓冬3. 印度民间乐曲《欢迎》是一首印度拉贾斯坦的一首著名民间乐曲。用萨朗吉演奏,伴以鼓和笛子等乐器。萨朗吉时一种印度民间乐器,被称为“印度的小提琴”,音柔美、抒情、善于模仿人声。
  印度音乐绚丽多彩,特鲜明。那带有鼻音彩的歌声,那各式各样的滑音、装饰音,那如怨如诉、绵延不断的旋律,那波浪形、曲线式的音乐进行,那余音缭绕、婉转曲折的琴声。那呜咽哀伤、令人断肠的笛声,那始终伴随着乐曲的持续音,以及变化多端的即兴演唱和演奏-----构成一幅宁静、和谐的印度风光画。
4. 阿塞拜疆民间乐曲《木卡姆》是波斯、阿拉伯、突厥各民族的共同文化遗产,是一种有多首乐曲组成,通常由某一特定调式为主贯全曲,而此调式的名称往往就成为组曲的曲名。木卡姆常变化调式、节奏、装饰音等进行即兴演奏。
这首木卡姆用卡曼贾演奏,卡曼贾是伊朗和高加索等国的民间乐器,在埃及、土耳其和中亚地区也有流传。
5. 加纳民歌《非洲赞歌》是一首加纳罗比部落著名的音乐家卡拉巴罗比演唱的歌曲。卡拉
巴罗比被称为非洲西部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演唱伴以非洲古老的马林巴琴。歌词大意为赞颂美好、广袤的阿非利加大地。
                              第六单元
                        欧美民间音乐/拉丁美洲音乐
1. 保加利亚民歌《主持人阿丘鸟儿在歌唱》是一首用欧亚唱法演唱的保加利亚民歌。欧亚唱法的特点是:采用自然、直接、开放的声音,音乐清澈、透明,旋律音域不宽,各种各样的装饰音和滑音层出不穷,使音乐具有非常的表现力和特殊的彩。这首歌曲中采用了自由的喉音和类似金属声的二度音程,既是甜蜜的,又是强烈有力的;既是压抑的,却又是富有冲击性的
2. 苏格兰民间乐曲《优雅》是苏格兰最著名的风笛曲,旋律用五声音阶,气势宏伟又不失优雅。
海豚的声音3. 罗马尼亚民间乐曲《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舞蹈》这首乐曲描绘了鸟儿在森林中自由歌唱和妇女们欢乐舞蹈的情景。
4. 秘鲁民间乐曲《告别》是一首安第斯高原印第安人的民间乐曲。此曲采用五声音阶,乐句多下行趋势。
5.美丽的小天使》这是一首具有浓郁拉丁美洲民间音乐风格的歌曲。拉丁美洲音乐具有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和非洲音乐相混合的特点,它的基础是欧洲音乐体系,但具有鲜明的拉丁美洲地方彩。采用七声音阶,旋律进行平稳、圆滑,歌词用西班牙语,唱法轻松,重唱较多,音乐中带有淡淡的乡愁。这首歌曲表现了青年男女间的爱情,旋律缠绵,美妙,动人。
6.小伙伴》是阿根廷最著名的探戈舞曲。探戈是阿根廷的一种城市舞蹈,实际上它是一种集音乐、歌唱、诗词和舞蹈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探戈舞曲音乐的特点是运用多种多样的切分                    音。旋律悠扬、徐缓、深沉,节奏强烈,中等速度。这首乐曲既有平稳、持重的情调,又有紧张、激越的情绪,表现了一种矛盾的心情。旋律中七八度大跳和半音级并存。
爱我还是他伴奏
                              第七单元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
                                              ——巴赫
7.(待你长发齐腰巴赫马太受难曲》(第1、72、78分曲)这首创作于1724至1727年间,取材于《圣经》中对耶稣受难过程的叙述。整部作品结构宏大,共有78首分曲,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有35首,描述了耶稣被门徒出卖和最终被捕的过程;第二部分有43首,描绘了耶稣受审、被盯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马太受难曲》的第1分曲“来吧,锡安山的女儿们”就像一部悲剧的序幕,展现了耶稣临行前被游街示众的场景。气势磅礴的双和唱队从一开始便把人们引入一种悲哀的气氛中,确立了整部作品的情感基调。
第72分曲采用了一首著名的圣咏旋律,这首圣咏在《马太受难曲》中先后出现过五次,但由于这次是在耶稣死去后出现的,因而它的调性更为暗淡,音区更为低沉。黯然悲沉的音调吧耶稣死去后的悲痛气氛营造出来,将这部宗教悲剧推向了高潮。
最后的终曲第78分曲同第1分曲一样,也是一首双和唱曲,形成首尾呼应。不同的是,原来那悲哀的情感已不在强烈,一切痛苦皆化作平静的祈祷:“安息吧!安息吧,你那疲惫的圣体!”
                          第八单元
                    划时代的音乐大师
                                      ——贝多芬
1. (贝多芬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第三乐章。是一首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作品,激烈的矛盾冲突、顽强的斗争精神等典型的贝多芬风格在此一览无余,充分表现出作曲家成熟时期的思想感情。
  “热情”奏鸣曲的第三乐章是从容的快板。在一小段引子之后,音乐出现了一股势不可挡的奔腾气势。右手快速流动的音型和左手短促果断的节奏,犹如烈马奔驰、风暴席卷。在第三乐章中,这种快速奔腾的气势贯穿始终,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