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通史 第二编
    西方音乐通史第二编
    概述
    音乐稳步拥有崇高的地位
    一方面对古代的音乐财产严格筛选,一方面对世俗音乐的歌曲、器乐严加限制①第一阶段:5-10世纪。格里高利圣咏
    a理论方面:催生了教会调式理论、记谱方式的早期积极探索
    b实践方面:作为弥撒、日课礼仪的精神形式基础,发展出继叙咏、附加段,以及具有深远影响的复调音乐
父亲歌曲    ②第二阶段:11-13世纪。中世纪音乐的盛世。礼拜音乐全盛,复调音乐获得非常大发展,作曲意识萌生,音乐理论发展,世俗音乐空前活跃
    ③第三阶段:14-15世纪初。新艺术时期,新旧音乐观念冲突替换,中心转向教堂之外,出现一批重要作曲家,把教会音乐的复调技巧和单声的世俗音乐相结合,追求体裁样式的多样性和情感表现的深入性
    第一章中世纪教会礼拜音乐一、格里高利圣咏1、格里高利圣咏的构成2、格里高利圣咏的基本特征
    ①基本功能:服从宗教礼拜活动,最大地排除世俗的感性欲念
    ②通常特征:并无演奏男声歌唱;单声部;拉丁文歌词;并无显著节奏;纯粹的自然音阶③歌唱方式:合唱、高唱、交错歌唱、接收者歌唱④内容:念经祷告、礼仪歌唱⑤旋律与歌词的融合情况
    a音节式:旋律音与歌词的音节一一对应b纽姆式:若干音与歌词的一个音节对应
    c花唱式:一个花掉唱片段(十几个至五六十个音)与歌词的一个音节对应⑥音乐形式
    a诗篇歌调:最古老的圣咏,一般咏唱圣经中的诗篇
    b交错圣歌:吟唱诗篇时前后提的叠句,后沦为单一制的歌唱段落c接收者圣歌:合唱者吟唱,唱诗班重复d赞美诗:歌词为存有格律的诗体,属音节式
    二、圣咏在礼拜仪式中的运用
    1、日课:每一僧人每日必搞的功课,包含祷告、念经、演唱赞美诗等
    2、弥撒:在星期天和特殊的宗教节日举行。前半部分以诵读福音书为核心,后半部分是领圣体仪式
    三、教会音乐理论
    1、音乐美学:波埃修斯――强调道德影响力和教育作用,对中世纪的音乐观产生深远影响2、记谱法
    3、教会调式:常用完结于defg,共计四对八种形态4、六声音阶:全系列全半Hathras方皓玟
    四、格里高利圣咏的扩展
    1、额外段:在圣咏基础上额外或填入代莱材料,对原圣咏展开表明、表述、衍生
    2、继叙咏:在“哈利路亚”的花唱旋律后附加歌词,后成为独立的形式
    3、宗教剧:主日仪式,从一个教堂至另一个教堂的集会中,涵盖直观接收者,所含戏剧因素
    第二章多声部复调音乐的兴起一、早期的复调音乐1、奥尔加农
    ①平行奥尔加农:额外声部以四度或五度平行于主声部(圣咏)下方
    ②变体:两个声部以同音开始斜向进行,进入四度后平行,结束时又汇合于同音③附加声部常常超越圣咏,出现声部交错
    2、华丽奥尔加农:坐落于主声部上方,越发流动而富有变化,没显著的节奏特征,圣咏沦为“持续声部”3、节奏模式
    4、第斯康特:音对音的织体形态,整体上显示出分句的结构特征,与奥尔加农即兴式的松散结构有很大区别
    二、圣母院乐派的复调音乐1、文献及通常风格特征
    12、13世纪的巴黎圣母院,对复调节奏在记谱和写作方面的创新,节奏模式更加广泛、丰富,常把华丽奥尔加农和第斯康特混合使用2、莱奥南和佩罗坦:所知姓名最早的中世纪作曲家莱奥南:将华丽奥尔加农发展到顶峰
    佩罗坦:缔造了一批三个乃至四个声部的第斯康特
姚芊羽整容    3、孔杜克图斯:不再依赖圣咏,以自创旋律为基础,常见三声部,织体比第斯康特更规整
    三、经文歌
    中世纪晚期乃至文艺复兴时期非常重要的复调体裁(1250年)
    1、克劳苏拉:经文歌的前身,属于第斯康特样式,用以替代圣咏中的单声或复调音乐片段对圣咏展开加工,不再就是单纯礼拜的促进作用
innocence mission    2、经文歌的产生:在二声部克劳苏拉的上方声部加上歌词3、13世纪下半叶经文歌的发展:各声部逐渐出现对比a上声部更加活跃,像快速朗诵
    b单纯化,上方声部节奏相近,第三声部旋律注重
    后果:多声部音乐终止式的形成,三度、六度成为协和音程;记谱法发展
    第三章中世纪单声歌曲一、拉丁歌曲(11世纪)
    1、孔杜克图斯:原用于礼拜活动的游行,后通指以拉丁诗歌谱曲的音乐,12、13世纪盛行。音乐不借自圣咏,歌词内容严肃
    2、戈利亚德歌曲:闲逛诗人,多维学生,内容放肆、不拘小节
    二、方言歌曲(12、13世纪)
    1、早期的方言歌曲:英雄业绩歌,由吟游艺人献唱2、法国吟游诗人
    音乐风格:南方分句不明确,旋律细腻精美;北方朴实直率,段落轮廓较分明题材:爱情(宫廷之恋)3、其他地区的方言歌曲
莎啦啦哩
    德国:恋歌,较抽象化而又宗教彩,旋律沉稳
    意大利:巴拉塔,独唱和合唱的叠句交替,关于爱情或道德西班牙:坎蒂加:爱情、宗教
    三、中世纪器乐1、弦乐
    ①拨弦:竖琴、琉特琴、索尔特里琴②管风琴:可使用于教堂③拉弦:现代小提琴的原型
    2、管乐:笛(竖笛、横笛);双簧类乐器(短号等)
    第四章14世纪法国和意大利音乐一、法国“新艺术”
    1、崭新艺术与古艺术(13世纪)争夺战:变革与激进、技术创新与传统
    2、福维尔传奇:长篇讽刺诗集,音乐丰富,内容广泛,覆盖宗教/世俗、单声/复调、传统\\新潮音乐
    二、崭新艺术音乐的特征
    音乐创作与礼拜分离,将宗教复调技巧与世俗音乐语汇相结合,探索新的音乐形式
共同期待一个永恒的春天
    1、代莱记谱方法2、等节奏3、代莱对位音响
    三、马肖的音乐创作
    涉足至14世纪所有关键的音乐体裁(经文歌、主日、世俗歌曲),总结了法国中世纪晚期的音乐成果,首个作品获得完备留存的作曲家
    1、经文歌创作:重视等节奏技术的运用,扩展到上方各声部,探索更复杂的节奏技巧,尝试加入第四声部,与持续声部在同一音区
    2、弥撒曲:第一次把主日的各个段落视作一个整体,将经文歌中的各种繁杂技巧(等节奏)运用于主日
    3、世俗歌曲:将复调运用于世俗歌曲,使复调精细、完美,注重歌曲表现力的挖掘
    四、14世纪意大利音乐
    注意旋律的流畅和歌唱技术,内容更多与市民现实生活有关1、意大利14世纪音乐的重要体裁
    ①猎歌:标题性的世俗多声部音乐(通常二声部),性格活跃,常描写狩猎情境,声部间一问一答
    ②牧歌:内容丰富,如政治、道德,多田园、爱情,富于情感表现。高音部比较独立,低音像和声基础,织体较简朴
    2、兰迪尼:以清纯抒情著称,不崇尚繁杂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