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河》、《又唱浏阳河》、《浏阳河2008》之比较研究
sucker for pain作者:***
来源:《音乐时空》2014年第12期
别离开我好吗
冯允谦        湖南是一个地域与人文背景独具特的省份,境内生活着50个少数民族,所以湖南也有着非常浓郁的民族音乐文化。由于各个民族的差异与文化地域性的差异,使得湖南民歌各式各样,产生了不同民族不同方言的民歌,《浏阳河》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首。由于传唱的广泛与其影响使得《浏阳河》不仅传唱于全国,甚至在全世界都有着较大的影响,也使得《浏阳河》的旋律深入人心。一曲《浏阳河》唱响了全国,它的成功也催生了“新民歌”《又唱浏阳河》以及R&B《浏阳河2008》。此后诞生的两首歌曲的体裁也由民歌走向“新民歌”以及广受年轻大众喜爱的R&B歌曲,这三首歌曲风别以李谷一、宋祖英、周笔畅的演唱为代表,在演唱的风格上都有各自的独特魅力。三首歌曲也同样处在三个不同社会阶段,背后的故事也各有不同。开火车儿歌
        一、《浏阳河》、《又唱浏阳河》、《浏阳河2008》的创作背景
有形的翅膀mv
致橡树 配乐        (一)《浏阳河》的创作背景
        《浏阳河》一曲创作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创作历程颇为曲折。优秀的作品总是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1950年9月份,湖南土改运动开始,湖南湘江文工团土改队来到位于浏阳河畔的黎托乡。在湖南省委宣传部“深入众,创作出反应百姓生活的作品”的号召下,文工团土改队一边参加土改分田,一边努力创作反应土改生活的新作品。十九岁的徐叔华就是土改队中的一员,徐叔华有着一副好嗓子,喜欢唱歌,也善于创作。他先后参演过《哑巴劳军》、《白毛女》、《兄妹开荒》、《女社员》等名剧。来到文工团后他一直从事编剧工作,歌舞剧《双送粮》便是他的代表作,也是其处女作。《双送粮》讲述了一个精彩而又贴近生活的送粮故事,也成就了后来的传世之作《浏阳河》。《双送粮》共分为三段,《浏阳河》便源自第三段。然而,《浏阳河》诞生的故事并不是这么简单,《双送粮》由于节奏鲜明、活泼欢快很快有了机会走向全国。但第三段的曲调安排中,当时文化局的负责人觉得不太合适,要求负责编排的同志换曲。由于徐叔华自己并没有参加演出,领队的储声虹将换曲的任务交给了当时的乐队指挥兼鼓手朱立奇。时间紧迫,关键时刻朱立奇灵机一动,回想起自己早年演过的花鼓戏《田寡妇看瓜》中的一段《送瓜调》,这是湖南祁阳的一个小调。[2]符合与前两段承接的要求,于是这样就诞生了《浏阳河》的
曲。又由于《送瓜调》的曲作者是唐璧光,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后来我们在《浏阳河》的歌谱中看到作词徐叔华,原曲唐璧光,朱立奇、齐芝田等集体编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