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课 第四单元 第二课
《森林狂想曲》教学设计
课题
《森林狂想曲》
授课人
时间
教学理念
本节课以学生为本,由学生自行准备《森林狂想曲》的基本信息和相关知识,学生讲出来,教师查漏补缺;通过“境”导体验——“问”引体验——“参”悟体验三个教学环节,综合运用欣赏法,对比法,图谱可示法,器乐辅助法等体验式教学模式,打造真实高效的音乐课堂;
茶是故乡浓主题曲
情感态度
价值观
通过对乐曲的欣赏和学习,让学生自觉爱护动物,加强环保意识。
笑源过程与方法
综合运用欣赏法,对比法,图谱可示法,器乐辅助法等,鉴赏乐曲,对乐曲进行伴奏创编或表演。
知识与技能
熟悉乐曲各部分主题旋律,培养学生音乐记忆能力,了解乐曲曲式结构。
重 点
1.熟悉乐曲各部分主题旋律,了解乐曲曲式结构。
2.对乐曲进行伴奏创编。
难 点
了解乐曲曲式结构,对乐曲进行即兴伴奏或创编。
教学分析
森林狂想曲》是一首极其精彩的自然与音乐不存在的情人 歌词融合,新颖并充满创意的制作概念,使乐曲中的自然音源与音乐的节奏、调性相合无间。
高一的学生依然对奇特新颖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在感性欣赏中也会带有理性分析。学生们能够在欣赏《森林狂想曲》的同时,运用适当的学习法了解乐曲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赤子的骄傲【课前作业】
·请与同学们分享一下《森林狂想曲》的知识,或者谈谈欣赏这首曲子的感受
·自制一件小乐器
学生分享课前自主学习乐曲的相关知识;分享自己动手制作的小乐器
先学后教。学生利用网络知识先查询相关知识;制作小乐器为乐曲伴奏。
(一)感受大自然的声音
【设问】
·都有哪些动物?它们的声音都出现在哪里??
·主奏乐器都有哪些?
学生回答问题
第一遍欣赏乐曲,通过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二)感受音乐
1·教师演奏(不重复)
【设问】乐曲共分为几段
2·唱谱子
【设问】每段音乐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对比】旋律线条,总结特点
3·【小练习】
学生作老师,思考并为同学讲解两个问题;为乐曲打拍;辨别主题音乐
·第二遍欣赏教师演奏乐曲,对乐曲进行曲式分析。
·第三遍学习乐曲,唱旋律,观察旋律走向,更好的记忆乐曲。了解段落特点。
·练习环节三段加起来,相当于第四遍欣赏乐曲,学生学会辨别主题。
为伴奏环节打基础。
(三)感受大自然声音和音乐的完美结合
·欣赏
结合1红旗颂伴奏mp3
结合2
结合3
【试一试】
请模仿该音乐中较为突出的自然声音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按节奏模仿动物声音
·让学生感受到动物叫声63与音乐节奏、调性的完美结合
·让学生感受到长音时蛙叫对音乐的补充
·让学生感受到顽皮的猴子在树上嬉戏
丰富伴奏思路,引发想象力
(四)即兴伴奏或创编
根据《森林狂想曲》的音乐、节奏等特点,为乐曲进行即兴伴奏
或根据乐曲三段主题的音乐特点,进行创编表演
学生即兴伴奏或创编表演
通过体验伴奏或创编表演,让学生分享创意,体验喜悦。更好的体验《森林狂想曲》。
【总结】
音乐创作背景
主奏乐器
乐曲分段,特点
学习后你的心情
乐曲呼吁我们什么
学生总结、分享
通过学生对知识点的总结,巩固课堂知识;学音乐,享喜悦。
哭个痛快
森林狂想曲
音乐创作背景
制作团队
拍子,情绪
主奏乐器
乐曲结构
每段特点
本节课以学生为本,由学生自行准备《森林狂想曲》的基本信息和相关知识,学生讲出来,教师查漏补缺;这节课我想要让学生感受和学习的内容点比较多,因此我将整堂课程梳理为(一)感受大自然声音、(二)感受音乐、(三)感受大自然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三部分,理清环节,逐步欣赏与鉴赏。关于音乐部分,我用不同的方式,设计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共学习了4遍,包括第一遍完整欣赏,第二遍教师演奏,第三遍学生唱谱,第四遍分辨主题,学习了主奏乐器、音乐结构、每个主题的音乐特点,以及分辨三段主题音乐。课堂中大自然声音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是课程的升华,让学生深层次感受作曲意图,以及创作的艰辛与创作的奇妙乐趣,让学生对乐曲更加喜欢,更加印象深刻。通过体验伴奏或创编表演,让学生小组合作,分享创意,体验喜悦。更好的体验乐曲。这些环节基本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学生在分析主题音乐特点时,不需要唱谱子也可以用课堂积累的方法分析出来,上课过程中,我临时取消了这个环节,似乎对整体时间安排也是有好处的。还有,设计问题“自然的声音都出现在哪里?”学生的回答是“池塘,树上”等,而我需要学生回答的是他们出现在整个音乐部分的哪里。改过之后学生便能顺着思路回答,这个问题在课件中需要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