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民歌醇厚的中韵李晓芳
汉族民歌——醇厚的中原韵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高二学生恰逢暮雪亦白头
2、学科:音乐
3、课时:1马赛曲
4、学生课前准备:
①预习导学案课前预习部分。
②搜集汉族民歌的有关资料。
③教师准备汉族民歌的导学案及课件。
5、自主学习:作品及相关知识
(1)《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20世纪代,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在山东沂蒙地区出现了一个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的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打黄沙会》的歌词。后来,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改为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歌名定为《沂蒙山小调》。歌曲乐句间同音相连,是我国音乐创作中手法“鱼咬尾”,这首新民歌虽标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歌词为四句式,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创作方法。
(2)《王大娘钉缸》 在河南昌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流传的生活小调。《王大娘钉缸》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王大娘钉缸》彩用了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写成。从整体上看,上下句均为6个小节,彼此呼应,显得工整平衡。如果从上下句的局部看,它们的唱词与衬词部分,明显地增强了歌曲的明快、轻松,诙谐和的彩。
(3)《孟姜女哭长城》河北民歌。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孟姜女》这首歌产生之源头本在江苏。它的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其内容概括简练。歌曲的旋律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孟姜女哭长城》明显地表现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形态。what are words歌词
(4)《包楞调》山东民歌是流行于成武的民歌,经成武县文化馆干部魏传经挖掘整理出来后,迅速传遍全国各地,成为中国民间的花腔女高音独唱曲。
二、教学课题:汉族民歌——醇厚的中原韵
三、教学目标
1、聆听《沂蒙山小调》、《包楞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和音阶,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3、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的关系。
四、教学思路
学生课前预习导学案中的预习案部分,初步了解本节课几首汉族民歌的音乐特点,教师上课后检查预习效果,让学生完成预习检测部分,精讲点拨时通过欣赏作品让学生深入掌握民歌的音乐特点,并了解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重点民歌进行教唱,让学生学会简单的鉴赏技巧。
五、教学方法
201314歌词自主学习与精讲点拨相结合,作品欣赏与文字描述相结合
自制课件,用优秀的作品引人入胜
六、教学设计
(一)课前延伸,导入新课。
1、学生自主学习预习案,课件播放山东民歌音乐,让学生进入情境。
2、生谈搜集到的中原民歌音乐资料,师激情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检查预习自测题目,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三)出示学习目标
(四)合作探究
1、旋律寻踪——播放音乐《好汉歌》,让学生分析《好汉歌》的旋律试是从本节课我们欣赏的哪首民歌改编而来的。
2、作品欣赏:欣赏本节课几首中原民歌,体会其中的韵味
3、精讲点拨
(1)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2)民歌的音乐特点
别让我一个人寂寞(五)巩固练习
1、学生完成课堂检测,教师检查
2、教师讲解学生掌握情况不好的部分
(六)课后延伸
按照课堂延伸案上的内容完成上面的题目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以聆听的方式了解了中原地区的几首有代表性的民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浓厚,很有收获,对中原民歌的了解也更深入透彻。教学效果良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各具特的少数民族民歌,了解了这些民族的人民所创造的光
董璇结婚照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