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中的美
——合唱教学感悟
【摘要】:美的教育是贯穿人的一生的终身教育,美不仅仅是在于欣赏和享受,更在于开阔一代人的眼界,充实一代人的心灵,提高一代人的觉悟,使整个民族的精神品质显示出文明的力量。当前,合唱教学作为美的重要艺术形式在许多学校都得到了良好的开展。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加强合唱教学,能充分启迪学生的音乐思维,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并通过音乐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我们要重视合唱教学中的美育作用,在合唱教学中充分发挥音乐本身的美,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灵,陶冶孩子们的情操,使每一个合唱队员都能发出来自心灵的天籁之音
关键词 美育 音乐 合唱 理解 创造
一、合唱教学中认识美
    音乐教学的过程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学生在刚进入合唱队的启蒙教学中首先要认识什么是美的表情、美的姿势、美的口型以及怎么样的声音是美的?笔者在这些方面做了些尝试:
无法逃脱
  1、良好的姿势,灵活的口型,生动的面部表情。
    至少还有你林忆莲正确的姿势是保证学生唱歌时正确的呼吸、发声和歌唱的必要条件。无论是站着或坐着唱歌,都要精神饱满,身体端正,自然而不紧张,试想,一个哈着腰、坐姿随便的学生能认真去唱好歌吗?实际教学时,教师要随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坐姿,采取各种形式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端正、持久的好习惯。
    演唱时的口型要根据发声、咬字吐字的需要,自然而又灵活的张合,但基本上要保持椭圆形。嘴唇要灵活,不要鼓起,下巴放松,在教学的时候让学生想象微笑时颧骨抬起的感觉,然而,要做到口型统一并非易事。因为在未经训练时,孩子们的歌唱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从呼吸到喉咙、口腔的状态都是各自长期形成的自然状态,所以发出声音的音是不同的,属于原始的音,有的唱高音近乎喊叫,有的低音唱不出来,即使在中声区,声音也是各归各,就好像穿着各自便服而齐步走的队伍,显得杂乱无章。
    为了使歌唱时的气息有力度的原性,吸气时就要相对较缓,采用胸腹式呼吸的方法,最形象的比喻就是像闻花香一样将气吸入隔膜以下的丹田,唱歌时气息象一条线一样冲击声
带,强弱控制在自己的腹部,喉咙处的软口盖部分要拎起来,出来的声音就是竖的而做到了喉咙状态的统一,口型也自然就统一了。学生模仿训练时,为了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否正确,让学生配备小镜子,以便自我纠正。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学生就能较自觉的用良好的姿势,口型和表情也能较完美的统一了。
  2、正确的发声,放松的状态,自然的情感表现、
    发声训练是歌唱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集体的声音艺术,它包括如何使声音靠拢、统一、集中、和谐、如何做各声部间互相呼应、支持、配合、如何准确地理解老师的细微多样的表情、手势变化等重要的内容。发声“Z”给学生的声音做修整,为歌唱作好准备。歌唱的特点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情感,引起听众情感的共鸣。《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情感体验。”发声训练作为歌唱的前奏,也就应该存在着情感体验的问题。如在练《摇篮曲》时,让学生体会那种安静、温暖、柔和的感情;在练《送别》或者《念故乡》时,让学生体会那种悠远的,依依不舍的离愁别绪……因此,将带有情感的发声训练和歌曲演唱结合起来,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歌唱表现力。又如低年级中有一首练习开口音的
发声练习《青蛙叫》让学生在这基础上进行歌词创作,编上很多小动物的叫声,不仅练习了其他元音的发音,而且由于学生的情感投入,不必顾忌很多,使他们的歌声变得既积极又放松,传出的是清澈干净又轻快的美妙的童声。
二、合唱教学理解美
    学生在合唱队的训练中,会学唱许多不同情绪的歌曲。对于一首新歌,可以适当启发学生对歌曲意境发表自己的感受,集体进行讨论,这样有利于加深他们对歌曲意境的理解。例如:在歌唱《小白船》这首歌时,有的学生将天空想象成蓝的海洋;有的学生提出夜空中应该是宁静的;还有的说月儿像小船,我和小伙伴一起坐在船上飞,小船儿轻轻荡漾在蓝的海洋中……孩子们自己体会出的歌曲意境,要比教师主观灌输的想法更易让他们接受、理解并表现出来,再进入二声部的合成教学,降低了学唱难度,学唱效果自然就好了。
    音乐形象有赖于师生对歌曲的理解和再创造,才能得到完美的再现。教师本身必须以真实的情感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歌曲的意境,并用生动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也可采取变更周围的环境等方式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更好的促进他们对歌曲意境的
理解。例如:在教学《嘀哩嘀哩》这首歌时我采取启发学生想象小鸟在枝头窜来窜去的情景,并且运用动画投影演示,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让他们更好的演唱出歌曲中的活泼感和跳跃感。在教唱不同情绪的歌曲时,不同的呼吸运用也有很大的作用。例如:演唱雄壮有力的《共产儿童团歌》等曲子时,吸气应较沉着、坚定;演唱活泼的《小鸟、小鸟》这些歌时,吸气应较轻快、灵活;在唱较安静、抒情的歌曲如《让我们荡起双浆》时,吸气应较柔和、平稳、持久。在不同的情绪体验中,学生才能发挥其主动性、想象力、和创造力,生动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和意境,使演唱更具有表现力。
三、合唱教学中创造美
    合唱与齐唱、独唱对唱等演唱形式相比更富于艺术的表现力,其艺术内涵较为丰富,由于和声的效果,更富于启迪学生音乐思维。合唱艺术是音乐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体的,它也是完成德育功能的一个重要途径。使德育潜移默化、沁人肺腑。
小木偶的话
    1、学习中实践美——以美指导
    big big world伴奏在演唱《劳动最光荣》时,不仅让学生用歌声赞美劳动光荣、愉快,同时,在搓、擦、
漂、绞等律动中教会学生劳动时基本步骤和方法。再启发学生回家洗袜子、洗手绢、教师还要求孩子把自己洗净的手绢带到课堂。劳动光荣既在歌声中得到赞美,在实践中也看到了效果,音乐歌颂了劳动,劳动创造了美,音乐和教育不仅在于模仿,更要学会创造,让学生在学习音乐活动中,自己去创造美的动作——美的声音——美的形态——美的旋律——美的世界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创造。
    合唱是一种集体参与的活动形式,他需要学生相互积极主动地协作配合,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做人”的教育,它尤其重视“学会共处,” 这个做人做事的基础。学会与他人交往、合作、学会适应环境,学会与社会共处,是学生为人的根本,也是这个时代对我们教育工作的要求。而合唱教学恰恰能够在培养合作共处意识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说:“没有一个东西象合唱这样,一个人搞好了。会影响大家”。说明合唱成员间的默契配合非常重要。合唱教学以音乐为纽带,促进了师生在思想、方法、语言、情感上的交流互动,确立了一种师生之间平等、合作信任的人际关系;合唱教学又以合作为前提,培养学生与他人共同歌唱的意识和能力。这其中包括学生对指挥的正确反映,包括指挥对歌唱者的演唱提示与双方目光、表情的交流,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为了达成一种速度、力度、音准及音,求取同一种演唱效果而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状态与情绪
所做的配合与努力。通过学习合唱,可以让学生懂得每个人的认真参与是合唱成功的基础这个道理。
    2、实践中升华美——以美治心
    音乐是感情的表达,灵魂的体现。当孩子对音乐产生强烈情绪时,就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他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心灵就可以得到美化。合唱队,作为一个特殊化的团体,更应充分发挥音乐本身的美,去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灵,陶治孩子们的情操。如: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差不多每个人都感受过母亲的温暖和爱抚,因此一提到母亲,爱之情便会油然而生,歌中将“祖国”与“妈妈”并列,把祖国比喻为母亲,使孩子们懂得他们成长是离不开祖国的哺育和关怀,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炽热感情,得到真善美的认识。又如合唱曲《二小放牛郎》在唱到“敌人进入埋伏圈”时,队员们表情紧张,顿音处不用提醒表现的很好。在唱到“二小被摔死在大石头上面”他们泪流满面,哽咽地表达着悲痛的情感,这说明了“爱”“善”是孩子的本性。一经艺术的诱发,他就会流露出“善”与“美”的真实情感,歌曲也进一步揭示了和平的生活的来之不易,后人更应为保卫和平而努力。《真善美的世界》是一首赞颂“迪斯尼乐园”的美国歌曲。在这个五光十的小世界中充满友谊和阳光,大家共
同享受关生活的美好和欢乐,受到真善美的教育。在许多的音乐教材中,丰富的歌曲和多彩的乐曲都蕴藏着美。美和善是一对孪生妹,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在认识美、学习美的过程中,懂得做一个正直人的真谛。
    音乐教材中有表现雄壮的歌曲,有描写诙谐的乐曲,有抒情优美的音响,也有悲伤愤怒的旋律——音乐情感所表现的多态美使孩子情感丰富,并且在聆听和演唱过程中产生了心灵共鸣。音乐对孩子的思想感情能产生强烈的感染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的内在美。不仅让孩子多听、多思、多唱,还要引导孩子用心去感受,体验音乐的美。
    合唱教学追求的是整齐柔美的音,清晰丰满的和声,优美感人的意境,合唱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天籁之音的训练过程,更是一个美丽心灵的塑造过程,真正的天籁之音来自于美丽的心灵之声。
参考文献
罗大佑 你的样子谢嘉幸《师生关系——音乐教育的现代观念之一》,《中国音乐教育》2008年第7期。
刘晓燕《合作精神——音乐教育中的强音》,《中国音乐教育》2009年第10期。
七剑下天山主题曲俞国良 林崇德 沈德立 《创造力心理学》, 2004.10
张人利.课堂引导创新策略研究.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