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高三时
大家下午好,在准备讲稿的过程中,发现想跟大家分享的太多,我们就开门见山,把工作几年来毕业班学生咨询中普遍又典型的问题串起来和大家一块分享分享。在分享过后大家如果还有什么个性化的问题,欢迎来“知心室”探讨。
第一个普遍问题,几乎每一个到知心室的学生都会提到的:考试一直受打击,没信心了,觉得自己不行了。这时,我会让他们先做个小游戏,现在大家也一起参与一下这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掌声响起来”。
我们要恭喜估计得差不多的同学,说明平时你对自己有个比较客观又自信的评价;高估的同学,你们是不是平时对自己期望太高了呢?从举手情况来看,低估的同学占大多数。在这样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上,在我们每日无数次摩擦的双手中,居然都蕴藏着我们自己所不知道的潜能。为什么认为自己不行了呢?
游戏还有后序问题:1、你用力了吗?只要你尽全力去做,大部分同学会获得远远超过估计的结果。即使用力了还是比估计的少,至少做得更好,收获了更多。
2、如果要求每个人都尽量和自己人写下的数字相符,会有什么结果?的确,那大部分同学都会和自己写下的数字相差很少。
这就是自我期待的魔力。旱冰场dj
人在面对问题或面对从没做过的事情时,会产生三种基本态度:I Can,I Cant’t,Let me try。只有当我们的基本态度是我能,那么我们才能兴奋起来,全身的细胞开始活跃起来,敏感度上升,大脑皮层处于亢奋的状态,就能高速运转,充分调动起我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有些同学跟我说:我也想自信呀,可我就是自信不起来。
我问他,你从知心室出去后可以马上做个采访,看看谁敢说自己不自卑。每个人都偶尔会自卑,毕竟人无完人嘛。因此,想获得自己,首先要看到人人都会自卑,自卑很正常。
(问:你心目中,想象中,自信的人应该怎样?)
对,抬头挺胸,面带微笑,步伐坚定,……目光炯炯,会放电。
因此,自信可以通过外部姿态的调整带动内心的感受。蔡依琳有首歌叫《招牌动作》,像劲霸男装广告中的动作。设计属于自己的招牌动作,在体验到自己似乎要消沉时在镜子前,无人处比划几回,给自己打打气。
第二,就是要重视语言的力量,用积极的语言来改变心态。研究表明,我们的潜意识在同一时间内只能主导一种感觉,所以,当你用积极的语言灌入大脑时,消极的思想就会萎缩。
如“我的基础差”改成“我的升值空间高”。
幻灯片:
困境:我做不到……
改写:到现在为止,我尚未能做到……
分析:因为过去我不懂得……,所以到现在为止,我尚未能做到……(不懂得的内容为本人能控制或有所行动的事)
假设:当我……,我便能做到……(分析各种可能的解决办法)
未来:我要……,我将会做到……(以行动对分析的方法进行落实)
袁惟仁 陶晶莹第三,积极利用榜样的力量。一个跟你成长经历相近的,已经成功的人士做你的榜样。买他的书,收集关于他的信息,放在身边,经常读一读,看一看,就能激励你前进。
汽车不是加一次油就能一直跑下去的,人也是一样,要学会不断激励自己。自信可以帮助我们创造奇迹。
当然,这些只是治标的方法,自信的关键还是自己心中有“料”!与自己扎实的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是分不开的。
第二方面想跟大家谈谈如何正确看待高三产生的心理困扰,或是心理问题。
精神疾病患者都有一个精神分裂的过程,他们把客观存在的事实当成了问题,于是就真的产生的问题。比如一个神经症患者,他会把是不是该吃药当成一个问题。因此,首先,当你在高三学习中产生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成绩波动,情绪不稳,自卑,没动力,目标茫然等
等问题时,请告诉自己,不单单是自己会遇到,这些都是正常的,高三了嘛,有些阶段性心理变化在所难免。
当我们的理智和意志战胜焦虑心理之后,我们就能坦然地面对这些变化了。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接受它,学会和这些变化和谐相处。
接着通过行动把注意力聚焦到学习上来。
有同学说,会反复出现一些观念,比如听过一首歌的歌词反复在脑海中浮现。反复检查、反复想某一句话。明知没有必要,也想控制,但控制不住。
幻灯片:
小斌做完学习作业后总是不放心,总担心做错了,反复检查多遍。自从去年无意间看到过一句话黄昏总是使人感到悲伤,这个时候,总有些东西在走向死亡之后,就不停地回忆那句话:为什么是这样讲?意义是什么?而此时反复检查作业的情况反而轻一些。虽然自知回忆这句话没有必要,也想控制,但一控制内心就非常难受,感到气紧心慌,最终还是放弃了控制而任其不断回忆。
花一开就相爱吧
小王性格优柔寡断,谨小慎微,做事总希望尽善尽美。复习功课时台灯放得高了,他认为照明不够;放低些,又怕光太强,伤害视力,于是他反复将台灯抬高、放低……明知没必要,也得调放半个多小时。夏天衬衫放在西裤内,皮带系紧了,他感觉影响呼吸,系松了又认为有损形象。他便将皮带不断扣在第四个眼儿里,又扣在第五个眼儿……常常反复几十次。
斌和小王所表现出来的都是强迫症,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
  强迫症,又称强迫性精神症,是一种青春期的高发症状。它的显著特征是患者会自我强迫地重复出现某种观念或做出某种行为。个体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又不能克制地反复出现,愈是企图努力抵制,愈感到紧张和痛苦。实际上,不加以有意识的抵抗,便不会有强烈的痛苦体验。
强迫现象有三个特点(幻灯片)主观上受强迫的体验;主观上感到必须加以有意识的抵抗;有症状自知力。三者同时存在,任缺其一便不是强迫症。个体在企图自我控制和控制失败后继续重复的现象中挣扎,由于这些重复出现的想法和行为往往是个体认为不正常或不该有的,因此个体会陷入一种自责、自卑的漩涡中而难以自拔,进而造成精神上的
异常紧张、痛苦和焦虑。尤其是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和心理的发育期,加上日益加重的学习压力和社会压力,在咨询中我常常会遇到受些困扰的学生。
其实,正常的人大多数都有过强迫意念,尤其是学习压力大的中学生,例如不自主地反复思考某一问题,念某两句话或唱一两句歌。不过,这些行为并不会影响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所以不能看做是强迫症。请记住,不要随意给自己扣上"强迫症"这顶帽子.
【心理自助】
  强迫症的本质是心理上的自相搏斗,因此,强迫症一般应采用心理为主、药物为辅的方法。对强迫症的不能采取硬性对抗措施,要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
  1关于没告诉你的那些、认知调整(正确认识)——强迫症并不可怕
  我们说过,强迫症的本质是心理上的自相搏斗,关键是要对强迫症有正确的认识,许多同学对强迫症状产生疑病观念和紧张情绪,这在增加了心理负担的同时又使强迫症加重。一般是学习压力大,性格追求完美引发,在学生中普遍存在,是阶段性的,并非不正常,树立战胜强迫症的信心。
2、顺其自然(不对抗)。暗示自己现在出现的症状并无特殊之处,是平常的体验。这样可以从双重痛苦中摆脱出来。(一是症状本身的痛苦,另一种是与症状对抗而又不能摆脱的痛苦。)
3、为所当为。将集中于自身的精神能量投向外部,在行动中体验到自信与成功的喜悦,症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淡化甚至完全消失。
4、性格调整——换个角度去思考
强迫症学生的症状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真正起作用的是他们的强迫性人格,即不良个性和思维方式。因此,强迫症患者要有意识地改变过于刻板、过分认真的做事方法,不要过于钻死理,换个角度去思考,事情往往会有想不到的转机。
霞马上要考大学了,她常常担心自己考不上,课间10分钟,她总是环视教室,看有没有人在看书或做作业,只要有一个人在学习,她就痛苦得不得了,脑子里反复在想一个问题——她又比我多学了10分钟。
  这种强迫性观念来源于对自己应考能力的信心不足,如果自己有自信心,何必在意别人的
竞争?因此,对强迫症的,需要帮助他们改变原来的不良人格,树立起自信心,提高心理素质,培养他们乐观、独立、豁达、自信的良好人格。
  (1)不做完美主义者——相信努力就好
  世界上并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和事,只要努力了,对自己来说就是最好的。强迫症患者应承认和接受自己有犯错误的可能,对生活、对学习也不应太苛刻,追求极端完美只能适得其反。同时在看问题时不可太绝对,要学会相对比较,同时保持乐观的心态。 (2)转移注意力——做自己更感兴趣的事
  当患者反复进行强迫思考和强迫行为时,思维会专注于一点,这时最重要的是想办法转移注意力,尽快脱离现实症状,摆脱痛苦。例如,一旦处于容易使自己产生强迫联想和回忆的环境中时,就开始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小说或听音乐,这时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小说或音乐上,就可能会忘掉经常联想的事情。
  (3)调整生活状态——学会自我放松
  强迫症患者应适当地的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如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这样不仅使枯燥
的日常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同时也减轻了生活、学习上的压力,进而引发强迫症的恐惧和焦虑情绪也就会逐渐减轻。
  同时,患者在每天晚上入睡前或出现症状时,可以深呼吸放松情绪,在缓缓地吸气和呼气的同时,在心理进行默数次数,即数息,这样就可以排除杂念,心平气和,达到放松的目的。
有学生说,学着学着就发现没有了动力,不知目标在哪里?
动力来自于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或者是描绘。
“豪享来”听到的小故事。AB说,自己能取得这样的的成绩其实源于很无聊的想法:自己喜欢的女生在四班,自己算一算大概要考在110名左右能坐到她位置的附近(他们学校是以年级排名排考试座位的,1-30名在1班,31-60名在2 班,以此类推),于是他很努力,没想到市质检居然坐到三班去了。为了保持,他一直很努力,于是,有了高考的成绩。
有个学生,去年考上浙江大学。这个学生之所以考上浙大,首先他有浙大的信仰。在高二时他去浙大走了一圈,拍了很多照片回来,每天放一张照片在口袋里,只要不想读书了,
他就拿一张照片出来:浙大我来了。于是他就很努力了,为什么?因为他有浙大的信仰。
到自己的信仰和目标。最好将目标视觉化。暗示自己,今天我就要做好,是今天,不是明天,也不是高考。
有同学问:我有方向,有目标,可似乎好遥远解药歌曲!免费下载音乐到手机
学会分解目标。
的确,仅有方向的指引,我们难以看到成功的彼岸,目标也总是遥不可及,这样容易导致行动的困难。但若把长期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逐一跨越它,就会轻松许多,也容易实现。
火箭飞向月球需要一定的速度和质量。科学家们经过精密的计算得出结论:火箭的自重至少要达到100万吨,而如此笨重的庞然大物无论如何也是无法飞上天空的。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界都一致认定:火箭根本不可能被送上月球。直到有人提出“分级火箭”的思想,问题才豁然开朗起来。将火箭分成若干级,当第一级将其它级送出大气层时便自行脱落以减轻质量,这样火箭的其它部分就能轻松地逼近月球了。
分级火箭的设计思想启示我们:有了正确的目标之后,要到达目的地,还需要根据所处形势与自身实际把这一目标分解开来,化整为零,变成一个个容易实现的小目标,然后将其各个击破,逼进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