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艺术创作
摘 要: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分为《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芒》、《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十个部分,分别描写了十个紧密联系的战斗生活场面。《长征组歌》是由作曲家们以肖华所创作的十二首情感真挚的的史诗中的十首为素材,经进一步加工所创作出来的。通过对组歌艺术创作的研究,分别从创作背景,音乐题材,演唱方式等方面进行宏观分析,论述其艺术价值。李素妍个人资料
关键词:长征组歌;艺术创作;艺术价值乡间小路吉他谱
田震专辑
前言
night prayer
《长征组歌》是由肖华作词,晨耕、生茂、唐诃、遇秋作曲,唐江指挥的一部红经典史诗。它以简洁凝练的歌词、优美动人的曲调、强烈的民族风格和老百姓所喜爱的表演艺术形式,歌颂了红军不怕艰难困苦,最终获取胜利的革命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顽强奋斗,不怕牺牲的坚强意志。长征已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一、《长征组歌》音乐的创作背景
从1934年8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长征。红军们以坚忍不拔的意志、顽强不屈的精神,战胜了几十万国民党反动军,越过雪山,踏过草地,历经了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为了纪念长征胜利30周年,曾参过长征的肖华于1965年回顾了他在长征中的真实经历,历时半年,完成了十二首情感真挚的史诗。随后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诃、遇秋选择了其中的十首谱成了组歌,分别描绘了十个紧密相连的战斗生活场面,并将红军传统歌曲的曲调和我国各地区的民间曲调以巧妙的手法融合在一起,最终汇成了一部主题鲜明、形式独特、内容丰满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1965年8月1日,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歌舞团在人民剧场成功举办了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首场演出。
王诗龄韩国庆5岁生日二、《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鲜明的民族特性
宋睡觉
“音乐的民族性,即音乐的民族特点,体现了民族的特性,表现了民族的心理素质。它来自民族的生活和历史,它反映了民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思想感情、语言特点、历时文化影响等。在音乐的表现中,音乐的民族特点是通过具有民族特殊的表现形式和手法体现的。[1]
《长征组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的创作曲调采用了大量的民歌,对发展民族特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具体的作品中,民族特点还表现在地方民歌题材和歌舞题材的运用以及戏曲元素加入。不同地区的民歌音调不仅能够表现当地的地域特,也是地区的历史文化的符号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