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
播放琵琶行
2019 年 5 月111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提问策略探讨
王 敬
(东莞市光明中学 广东东莞 523000)
摘 要:音乐是门艺术学科,学好音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至关重要,在初中教学过程中重视音乐欣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培养音乐审美可以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音乐之美,丰富其精神生活,在音乐教学中应该善用提问教学法。本文基于核心素养进行探讨,并分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采用提问法教学,为提升初中音乐教学效率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教学 音乐欣赏 提问策略探讨
引言
音乐教学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一直审美能力,以及学生对于音乐等美学文化的鉴赏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越来越重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该创新教学方法,传统的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音乐教学形式,其单调的教学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音乐教学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可以采用提问教学法,这是对音乐教学的创新,同时提问法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这对于学生学习音乐具有较大帮助,另外提问法教学可以扩大音乐视野,发展形象思维,并获得有关音乐史及音乐表现手段方面的基础知识。
一、对于音乐文化了解的提问与探讨
在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中,老师首先应该针对音乐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提问教学,音乐在了解音乐文化的过程中提升了学习音乐的兴趣,我国有着悠久的音乐发展历史,经过长时间的音乐文化积淀,形成了特有的音乐文化底蕴,要欣赏解音乐,首先应该了解音乐文化与知识。例如,在学习音乐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查本节课所学音乐的作者以及相关简介资料,老师在上课时进行提问,通过提问教学,学生对于歌曲的作者以及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这对于把握音乐的情感较为重要,如可以提问关于骨哨的内容,骨哨是世界最古老的吹奏乐器,骨哨腔内插有一段肢骨,将有孔的一段轻吹,同时抽动腔内肢骨,就可以吹出简单的乐曲,古时候常用鹤的腿骨做成骨哨,吹出与飞禽相似的声音,吸引它们前来,从而捕捉到飞禽。后来才慢慢演变为了具有审美需要的乐器,比如骨笛就是在骨哨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成为了更加复杂、乐声更加丰富的古老乐器。接下来可考的乐器为编钟,它是中国传我的爱受了伤
统的古老打击乐器,大多是青铜铸成的,将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排列起来,悬挂在钟架上,然后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按照乐谱的编写敲打铜钟,即可发出美妙的乐曲。编钟最早出现在商代,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明清宫廷中仍有用,是我国出现较早且传承时间很长的一种乐器。学生在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了乐器的起源与发声原理之后,会对乐曲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教师提问时,也将更加积极地回答问题,而且多听经典,对他们的审美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1]
二、对于音乐情感体验与感知的提问与探讨
音乐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人们情感的表达与记录,再让听到音乐的人理解他们的感情或者产生共情。情感是音乐最珍贵、也是最不可少的东西,没有情感的注入,再美妙的曲调也会让听者听之无感。相应的,听者也需要有一定的音乐素养,才会最大程度地领略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所以,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显得犹为重要。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情感感知能力,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2]我们知道,人有五感,不同的学生对于不同类型事物的感知能力不同,有的学生对于视觉上的东西反应更加灵敏,有的学生更喜欢用触觉感受,有的学生则嗅
李思思的现任丈夫
觉更加灵敏,人的五感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相通的,所以教师可以针对所学内容以及学生的不同情况,将音乐与其他进行类比,然后通过不同的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更透彻地理解音乐内容。比如,莫扎特的名曲《渴望春天》,这首曲子有三段歌词,均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唱词由
四个工整对称的乐句构成,前两句一问一答,第三句出现了变化音,丰富了乐曲的彩,第四句与前两句有一定的联系,但是旋律更为婉转,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最后钢琴的伴奏跳跃着结束全曲。学生在聆听这首曲子时,可以闭着眼睛想象春天万物复苏的画面,可以想象春天的气息,百草的清香、百花的香味,无不萦绕着在我们身边。除此之外,此曲还有更深的一层含义,学生需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才能有更深的理解。莫扎特创作这首曲子时已疾病缠身,贫病交加,但表现出来的却都是乐观、美好与光明的未来,虽然莫扎特未能等到春天的到来,却无私地将作品留给后世,传递希望。总而言之,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让他们更加轻易地理解音乐的内涵,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感情,感受不同的文化。
三、对于音乐个性理解与表达的提问与探讨
音乐和其他的艺术作品相同,在完成的那一刻它的意义是未知的,不同的人从同一首音乐作品中可能会得到很不一样的感受,大多相通而不相同,有的甚至大相径庭,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在初中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或者世上大多数人对于音乐的理解,而应该以开放包容的态度让学生们各抒己见,或者通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说出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对于音乐的感受,这将会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他们本身的音乐素养,也能将音乐作品的意义最大化。而且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是需要细细品味的,常听常新才是作品更有生命力的标志,所以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做出自己对于音乐的个性化理解与表达。[3]比如俄罗斯的作曲家、指挥家及钢
琴演奏家拉赫玛尼诺夫的《c 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这部作品明朗又深刻,是一首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的曲子。以第一乐章为例,开始时钢琴奏出八个小节像钟声一般的和弦,和弦晕重而低沉,音量逐倍加强,给人钟声由远及近的感觉,从朦胧逐渐清晰,给人以审美上的享受。在这首曲子中,有人听到对美好的向往,有人听到对苦难的怨诉,更有人同时听到甜蜜与伤感。初中生可能没有精确的语言表达能力来描绘自己听到的感受,这时候教师应该耐心从旁引导,比如让他们描述一下联想到的具体的画面与事情,或者站在学生角度感受,尽可能贴近他们情感地提示他们用词。总之,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感受,对音乐做出自己的个性化理解。
中国好声音郑虹四、对于学生音乐素养塑造的提问与探讨
蔡明丈夫在如今的素质教育目标的要求下,音乐教学也要注重对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力的培养,音乐素养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作为初中音乐教学如果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那音乐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音乐学习者不具备音乐素养,音乐就失去了灵魂,音乐素养
(下转第131页)
西游降魔篇儿歌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