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长城教案
【篇一:《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时间:2011年12月10日
地点:南流小学多媒体教室
学科:语文
班级:四年级二班
课题:江苏教育出版社第七册语文第十七课《长城》
执教:陈青云(四年级语文教师)
万绮雯主演的电视剧 一、课题:长城
二、课型:精读课
三、教材分析:
四、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设计巧妙,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
难点:通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六、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
1.影音再现,激情导入
1.播放《万里长城 长又长》mtv,学生看图欣赏歌曲,会唱的同学可以小声跟唱。
2.提问:这首歌曲里提到了我们伟大祖国一处非常有名的建筑,是什么呢?
(设想学生回答:是我国的长城 )
3.强调: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相机师生共同板书《长城》)
4、你对长城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发挥)
【设计意图】
本环节主要是通过播放《万里长城 长又长》mtv,既看图又看视频,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同时让没有见过长城或者没有亲自到过长城的学生初步的认识长城,也为后面设置的问题做好铺垫。
(二)自读感知,反馈交流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读课文,想一想长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师生交流,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2.作者是如何写这些特点的呢?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相机板书)
远看长龙
男儿本片尾曲 近看高大坚固
设计巧妙 奇迹
血汗智慧
3.作者为什么说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让我们再来细细地品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有和作者相同的感受。
【设计意图】
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长城留给自己的印象,让学生学会归纳文章的重点。然后再细细地读文,出作者是怎样写长城的这些特点的,也就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自己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和写作顺序。
(三)深入品读,感受长城的魅力
1.品读第一自然段
丁俊晖女友是谁
(1)品读第一句(课件出示)“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我们先来看“崇山峻岭”这四个字,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1.首先观察“崇山峻岭”这个词,每个字有哪些共同点?(偏旁相同,都是“山”字旁。)
2.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通过每个字来理解。)
3.用这个词再说一句话
带着感受读读这个词语。
(2)长城就是在这样的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那是一种怎样的形态?(课件出示图片) 所以作者把弯弯曲曲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长城比作……(一条长龙)
带着感受齐读这句话。
(3)想不想亲眼看看这条长龙?(播放录像)
能说说你现在的感受吗?
让我们齐读第一段,读出龙的气魄。
(4)欣赏了远处的长城,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奇迹。
过渡:刚来我们从远处欣赏了长城的壮美雄姿,现在让我们走近长城,走近它的一砖一石,来触摸它,感受它。
2.品读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长城又留给你了什么印象呢?
(2)感受高大坚固的特点
①学生汇报划出的相关语句,交流体会。
②补充资料:八达岭长城建于海拔约六百米高度之处。城墙的平均高度为约为八米,上宽约六米,下宽近七米,其墙基全由千余公斤重的花岗条石砌成,上部采用大型城砖砌筑,内填泥土和石块,因此墙身高大坚固。
③齐读描写高大坚固的语句。
(3)感受构思巧妙的特点
1.刚才我们感受到长城的高大坚固,你还有什么感受?
2.你能在图中到长城的这些部位吗?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出示长城近景图,让学生自己到前面来指给大家看,同时学生讲解自己了解到的部位的作用)
长城是用来防御的敌人侵略,垛子口是放箭,放炮的地方。垛子是用来防身的。(人放箭,放炮的时候站在垛子后)
瞭望口指齿形凹下去的部分。
射口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
3.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目的就是为了屯兵御敌。
4.面对这样的设计,你想说点什么?张翰焦俊艳恋情
5.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奇迹。
过渡: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欣赏了长城的雄伟壮丽,领略了它的精心设计。此时此刻当作者站在长城之上,踏着平整的石砖,摸着巨大的条石。他想到的又是什么?
3.品读第三自然段
(1)指明读第3段,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
1.小组互相交流画出令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
2.互相交流感受体会
(2)品读体验:
①“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凝结是什么意思?
凝结的是什么?(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②作者为什么说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这万里长城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生汇报。
③(课件出示第2句)仔细地品读这句话,相信你能到答案。
谁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感受?谈感受,体会重点词语。
a “没有……没有……”有的只是什么?(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
一块巨石就有两三千斤重,这巨石压在了一双双肩膀上,这是怎样的肩膀?怎样的手?
b “一步一步”“陡峭”
八达岭有多高?相当于300层楼高!
c.“数不清”“两三千斤重”
(没有现代化的工具,人们怎样把巨石抬上这陡峭的山岭?)谁来带着自己的感受读?
(3)分组讨论:想一想,他们还会遇到什么样的艰难?
齐读第三自然段。
铁窗泪 (4)历经风风雨雨,历经种种磨难,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筑起了万里长城,这就是我们的人民,这就是我们的长城,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民族。它不仅震撼着我们,也同样震撼着全世界。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这样说: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课件出示)
长城不但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奇迹,而且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
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对古代劳动人民说……
让我们一起自豪的对全世界……
【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设计主要在理解课文的时采用师生互动和分组交流讨论的方法。在讲解“长城像一条长龙”时通过播放《八达岭长城》的录像,让学生自己谈观后感。在讲到长城的高大坚固的特点时,出示有关长城城墙的资料,让学生通过资料可以轻而易举地了解到长城的这个特点。在讲解长城的结构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到前面来边指边讲解它们的作用,让学生做一次小老师将给同学们听。学生很乐于这样学习,兴趣很高。在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辛苦时主要是采用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的方式来学习的。整个讲解课文的过程每一个小环节都激
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同时锻炼了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能力。让学生展开想象,畅所欲言。
(四)拓展延伸,赞美长城
1.同学们,长城带给我们的是骄傲和自豪。然而强大国力的本身,就是一道令人望而生畏、难以逾越的万里长城。老师有这样一个想法:希望长城永不再发挥它的战斗作用,希望和平之花永远盛开,也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力量去筑起新时代的长城。
2.作业:面对长城你们一定有自己的思考,老师希望你们能把它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
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把学完本课后的感受记录下来,为本单元的学写导游词做好准备,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篇二:长城教案】
《长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长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课文以精炼生动的语言介绍了长城,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认识到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拟订“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为本课的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