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瑰宝——蒙古长调
黎林添娇感恩节的歌曲【摘 要】蒙古长调是属于草原的独特瑰宝,更是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多得的财富,文章简述了蒙古长调的起源、分布、发展及传承,期望能够通过有效的保护措施使蒙古长调艺术能够久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关键词】蒙古长调;形成;发展;传承
蒙古民族世代以草原为家,生存环境和民族风貌造就了他们坚韧、豪迈、热情的性格,歌声更是陪伴着他们生活的每时每刻,述说着他们的深情,述说着草原上动人的故事。蒙古长调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变迁,如今依然回响在中国大地,并且在世界范围内亦是广为人知。
1.长调的起源
长调是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乌日汀长久永恒之意,之意。在相关著作和论文中,也将其直译为长歌长调歌草原牧歌等。长调除了指曲调悠长外,还有历史悠远之意。据考证,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蒙古族的祖先由山林地带向蒙古高原迁徙,逐渐由狩猎转变为畜牧,长调这种歌曲形式也渐渐
产生发展起来。在很长一段的历史时间内长调占据了蒙古民歌的主导地位,并对蒙古族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长调的内容主要反映的是草原生活,几乎涵盖了草原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对自然的赞颂:长期的游牧生活使得蒙古人对大自然的变化体验最为深刻,面对着茫茫的草原、壮阔的山河会心生崇敬,四季更迭时光易逝会感悟珍惜光阴;又如对亲朋的浓厚感情:婚丧嫁娶、朋友往来,或开怀或忧伤或期待或彷徨,这些情绪都可以用歌曲表达出来;再如对牲灵的咏叹:这点可以从蒙古人对马的热爱上充分的体现出来。马对蒙古人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是可以借助生活生产的工具,更是一生的朋友,是最忠实可靠的生活伴侣。在长调中以马为名的歌曲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其他如历史典故、风俗礼仪、道德信条等内容也经常在长调歌曲中出现。可以说长调是一部草原教科书,世世代代传承着草原文明,传播着草原文化。
2.长调的特与风格
长调豪放又不失细腻,字少腔长,宜于叙事,旋律悠长、徐缓,主要形式更密,一般情况下,上行乐句节奏是悠长、徐缓的,下行乐句则往往采用活跃、跳荡的三连
音节奏,由于节奏自由,长调所表达的情感也呈现多样化,欢快、舒坦甚至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这在其他民族民歌中很难到。
我国蒙古族所处的地域十分辽阔,而不同地区的长调歌曲在风格和演唱方法上都存在差异,有各自的表现特征。根据蒙古长调在历史上形成的风格彩区,按地域可划分为:锡林郭勒长调风格区、昭乌达长调风格区、呼伦贝尔长调风格区、科尔沁长调风格区、鄂尔多斯长调风格区、阿拉善长调风格区,这些长调风格区相对的比较稳定,一直保持至今。
锡林郭勒长调风格区:该区地处草原的中心地带,历史中元上都曾经坐落于此,集政治、文化、经济于一体,草原长调率先在这一带迅速发展起来,而且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由于政治彩浓厚,故而宫廷音乐十分发达,并对民间音乐产生重大影响。这一地区独有的潮尔音哆不白活一回 毛阿敏宫廷音乐使这里的长调形成了其他地区所不可替代的独有风格特征,气势恢宏、旋律优美、抒情委婉深沉,一代歌王哈扎布是锡林郭勒风格区的最佳代表,本地区优秀作品诸如《四季》、《晴朗》、《小黄马》等也广为传唱。
昭乌达长调风格区:该地区是北方民族的中心地区之一,该地区长调与锡林郭勒长调风格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但是又保留了其自身特点,比如宫廷音乐风格影响较小,离掉转调
相对更为丰富,行腔平直古朴简洁,而且还保留了某些古老的民间自娱性集体歌舞的形式等等。该区长歌风格与锡林郭勒长歌风格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本地区的代表曲目有:《江沐沦之水》、《云青马》等。
呼伦贝尔长调风格区:该区是我国古代许多游牧民族的发源地,因此该区的长调具有多民族、多区域融合的风格特点。呼伦贝尔长调结构相对短小,大都为上下两个乐句构成的乐段体。音调平直,开阔明亮,诺古拉相对单纯,以硬腭式诺古拉为主。宝音德力格尔于1955年参加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并荣获金质奖章,使得呼伦贝尔长调歌曲闻名于世,本区的代表作有《辽阔的草原》、《褐的雄鹰》、《驯服的铁青马》等。
科尔沁长调风格区:科尔沁草原作为草原文化和耕种文化的中间缓冲区,边缘性混融性小虎队爱伴奏”构成了科尔沁长调独有的风格特征。科尔沁长调主要体裁为古老的仪式歌曲和民俗歌曲,颂歌、赞歌、婚礼歌等,古朴苍劲,行腔平直,篇幅相对较小,结构单纯,别具一格。代表歌手马头琴艺人拉西;代表歌曲《金泉》、《巴颜查干草原》等。
鄂尔多斯长调风格区:本地区长调风格行腔平直、古朴苍劲,保持着元明时代的遗风,代表人物扎木苏、敖登巴尔,代表作《天马之驹》、《枣树岭》、《六十棵榆树》、《细长王羚柔
的枣红马》等。
阿拉善长调风格区:阿拉善长调高亢挺拔、浑厚雄壮,节奏缓慢,多用徵、宫调式,具有古朴苍劲的音乐特点。本地区受藏传佛教影响较早而且时间较长,所以长调歌曲中较多的保留了宗教题材。巴德玛是这一风格区的代表性人物,本地区代表作有《美丽富饶的阿拉善》、《枣红的赤兔马》等。
3.长调的保护与传承
蒙古长调的艺术境界被诸多音乐学家、歌唱家称之为天籁与心籁的完美统一,而美学家则把它称赞为人和大自然高度自由完美的统一的艺术创作。2005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保护和弘扬长调艺术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长调的生存和发展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1)自然生态环境的流失。生态的破坏使长调失去了诞生的自然环境,使其面对消亡的威胁。民族文化的融合、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草原生活结构发生变化,牧民走下马背,汽
车开进草原,一些地区的生活习俗逐渐,甚至丢弃了本地区的传统、语言,长调的传承无疑也受到影响。
2)传承载体的流失。长调是一种靠口头传承的民间艺术,由于地域的不同和演唱者的差异,形成了众多风格。不同的歌唱家掌握着不同的歌曲与唱法,歌者即是长调的载体。随着老一辈歌唱家的离世,一旦师承关系得不到延续,歌曲、唱法得不到传承,传播链条就会中断,出现人亡艺绝的局面。而年轻一代受外界环境影响,喜欢模仿流行歌曲,对老一代的长调缺乏兴趣,会唱的更是少之又少。灰姑娘之舞动奇迹歌曲
3)长调曲目的流失。早期的长调民歌口耳相传,并未做文字记载,在传承过程中必定会有些曲目遗漏、失传;后期有实物载体的曲目则由于各种原因的破坏、损毁、保护不当也未能流传下来;演唱艺人的离世,曲目未能及时的保存传承,也导致了曲目的大量流失。
4)地域风格的流失。长调本具有独特的多样性风格,但是随着长调流传范围的逐渐缩小,出现了趋同性和消失现象。会演唱的人和演唱的曲目越来越少,自然趋于消失边缘;而趋同性,由于长调的流行地区日益狭窄,许多地区的人民已无当地长调可唱,便会模仿其他地区长调,使得长调风格逐渐单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重点在于活态传承。首先我们应当强化意识,认识到长调民歌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是珍贵的文物。民间自觉保护的意识提高了才能让长调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承,才能逐渐流传下去;其次建立保护机构,加紧培养理论研究人才,开办学校,鼓励学习长调;第三整合资源归类建档,重视保存工作,建立完善保护体系。
长调是草原上的活化石,是千百年来草原文化的传承与体现,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在加大力度保护长调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也要寻求发展之路,才能使长调经久不衰,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