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剧天津
京剧传⼊天津,约在清嘉庆年间(1796-1821),当时此剧种的名称还未被称作“京剧”(现今从源流上称做京剧,纯属是为了叙述上的便利)。据清道光初年(1821)崔旭著《津门百咏》诗中有“只有⼉童偏快乐,满街学唱⼆簧腔”的记载,这反映了当时⼆簧腔已在天津⼴泛流传,诗中所说的⼆簧腔是京剧的渊源之⼀。
⼀、京剧传⼊
清道光⼆⼗三年(1843),第⼀代京剧名演员余三胜来津演出,轰动⼀时。此时已有京剧票房在津出现。天津名丑刘赶三就曾在侯家后的“雅轩票房”学余派(三胜)⽼⽣戏的活动,同时参加活动的还有郎⼋⼗、杓⼦刘、张三元等⼈。清咸丰三年(1853),楚调演员谭志道由武昌来津搭⽪簧班演出,其⼦谭鑫培约于清同治元年(1862)在津登台唱⽼⽣戏。与谭鑫培齐名的孙菊仙为天津⼈,他由业余爱好京剧⽽下海从艺,成为⼀代名伶。在他的晚年,天津观众称他为“⽼乡亲”。
当时北京是名伶荟萃之地,外埠约聘“京⾓”多由天津中转;⽽南⽅伶⼈进京献艺,也愿先在天津“挑帘”。戏班南来北往的过津活动频繁,故天津曾有“过路班”之称。⾄清光绪末年形成⿍盛时期。
受天津地理环境和民风民俗的影响,天津演员素具豪迈奔放的表演风格,武戏更获长⾜发展。在清末民初时期,武⽣阵营颇为壮观。当时武⽣有黄⽉⼭、李春来、李吉瑞、尚和⽟、薛凤池、⾼福安,武丑有张⿊,武⽣红净有程永龙等。其中黄⽉⼭独创唱、念、做、打全⾯发展的流派。李吉瑞、尚和⽟、薛凤池被誉为“天津三⼤武⽣”。他们⼤都精通武术,在表演上追求勇猛。《京剧⼆百年历史》(⽇本⼈波多野乾⼀著)中多次议及“天津派武⽣”。当时的杨柳青戏曲年画中对此也有真实反映。如《连环套》(戏曲年画)就是画师根据天津⼤观园九义班演出的《黄天霸拜⼭》⼀场的实景描绘⽽成。画⾯龙腾虎跃,⼗分⽣动。
⼆、京剧改良
⾃清光绪三⼗⼀年(1905)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随着资产阶级民主⾰命的深⼊,以戏曲“转移社会辅助政治”的要求提出,京剧改良运动开始兴起。天津先后有刘⼦良的移风乐会、蔡儒楷的戏剧改良社、林墨青的艺剧研究社等组织成⽴。近代教育家严范孙、林墨青、李琴湘,剧作家韩补庵、戏曲演员汪笑侬、张⿊、杨韵谱、刘喜奎、李吉瑞、尚和⽟等,成为改良旧剧的主⼒。李琴湘编新剧《潘烈⼠投海》,经严范孙修润后,特邀沪伶王鸿寿演出,开天津旧剧改良风⽓之先河。但随着⾟亥⾰命的失败,也由于内容形式不能完全结合,这场戏剧改良活动未能进⾏下去。
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天津京剧⼀度受到冷落。20世纪20年代后期,由于全国政治中⼼南迁,京班
多⼩居天津。其时津城商业畸形发展,加上前曾遭禁的男⼥合演得到恢复,“京⾓”、“沪伶”频频来津,京剧在津再度兴旺。
这⼀时期,在京⾓中出现了梅兰芳、程砚秋、尚⼩云、荀慧⽣“四⼤名旦”。1927年以后的数年间,天津的“明星”、“春和”、“北洋”3家戏院,曾由“四⼤名旦”轮流公演。1929年冬,梅兰芳、程砚秋、尚⼩云同台演出,以《霸王别姬》、《红拂传》、《⽟堂春》各显特⾊。荀慧⽣将梆⼦花衫戏《⾟安驿》、《⾹罗带》等改为京剧,赢得观众欢迎。同时⽣⾏开始崛起,如杨⼩楼、余叔岩与梅兰芳三⼈在津合演《回荆州》、《长坂坡》、《四郎探母》等名剧,轰动⼀时;30年代,⾼庆奎与郝寿⾂在津珠联璧合,马连良后来居上,在津⾸演《⼗道本》、《胭脂宝褶》,其翻新的《借东风》、《⽢露寺》、《春秋笔》等风靡津城。
20世纪30年代⾄40年代,京剧名家演出活动在天津形成热潮。如1933年的⼀年之中,来津演出的有名⽼⽣⾼庆奎、⾔菊朋、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孟⼩冬等18⼈;名武⽣有杨⼩楼、尚和⽟、孙毓坤等10⼈;名旦⾓有程砚秋、尚⼩云、荀慧⽣、黄桂秋等8⼈;名⼩⽣有程继先、姜妙⾹、叶盛兰等4⼈;名净⾓有郝寿⾂、侯喜瑞等。⼏乎包括了全国所有的京剧名伶。当时还出现过马连良“扶风社”与周信芳“移风社”合作同台演出《借东风》、《⼀捧雪》等名剧,开南北联袂之创举。
三、戏班与剧⽬
国庆音乐
京剧表演的南北交流,促使天津京剧队伍发⽣两⼤变化:⼀是票友激增,票房林⽴。票房最多时有60余处。其中组织较健全、⽔平较⾼的有云吟国剧社、渔阳国剧社、鹤鸣社以及“永兴”、“遥吟”、“同志”、“新风”等国剧社。著名票友有王君直、窦砚峰、王庾⽣、韩慎先、刘叔度、杨慕兰、袁⽂斌等。这些票友对保留传统技艺,促进流派的形成和发展都起到积极作⽤。⼆是“彩头班”的再兴。20年代初,碧云霞、赵美英、李吉瑞等争相效仿海派戏,不断推出连台本戏,如《狸猫换太⼦》、《七擒孟获》、《济公传》,还有《⽕烧红莲寺》等。这期间,天津劝业场天华景戏院创办的“稽古社”和“稽古社⼦弟班”长期演出彩头戏如《西游记》、《封神榜》、《武松》等。
超时代演唱会下载
社”和“稽古社⼦弟班”长期演出彩头戏如《西游记》、《封神榜》、《武松》等。
1940年前后,稽古社编演了《侠盗罗宾汉》《侠盗燕⼦李三》等,运⽤舞台新奇布景、灯光及西洋乐、舞蹈等新的表现形式,连演3个⽉场场客满。稽古社⼦弟班在尚和⽟等名师传授下,培养了不少优秀演员。如后来成名的张春华、纪美华、张云溪等⼈。
香水有毒mp3到了20世纪40年代后期,由于政治动荡,经济萧条,京剧活动亦随之⾛向低潮。此时,“⾰新平剧”的⼝号⼜被提出,⽥汉的名剧《江汉渔歌》、《琵琶⾏》传⼊天津。
四、1949年后京剧艺术的发展
流行歌曲排行榜
1949年1⽉天津战役后,京剧艺术进⼊⼀个新的历史时期。4⽉,刘少奇来津视察⼯作期间,在听取⽂教⼯作汇报后指出:“对书报、戏曲、电影的审查尺度要放宽,防⽌过急过‘左'”。天津市军管会⽂艺处及时作了传达,遂使天津的京剧舞台出现了新⽓象。当时,梅兰芳、盖叫天等名家和北平戏剧学校校友剧团、解放军平剧团、华北平剧研究院相继来津演出优秀传统剧⽬和新创作的《桃花扇》、《野猪林》、《九件⾐》等。随后,天津民营新艺剧社(后改名红风京剧团)积极进⾏旧剧⾰新,上演新戏。仅1949年上半年就演出《三打祝家庄》、《黄巢》、《逼上梁⼭》、《闯王进京》等剧⽬200余场。
1951年5⽉,政务院发布《关于戏曲改⾰⼯作的指⽰》,明确戏改应以“百花齐放,推陈出新”⽅针为指导。1954年,天津市举办第⼀届戏曲观摩演出⼤会,京剧界以《打渔杀家》、《碰碑》、《艳阳楼》等剧⽬参演。其后建⽴了“扶新”、“建新”、“建华”、“⾰新”、“前进”等民营京剧团,形成了⼀个京剧体。1956年8⽉,在原天津共和京剧团与北京宝华京剧团的基础上,邀集外地⼀些演员,建⽴了以杨宝森、厉慧良、丁⾄云、周啸天等为主演,后来⼜调进张世麟、林⽟梅,组成阵容强⼤、⽂武并重、流派纷呈的天津市京剧团。主要演员各⾃有保留的拿⼿戏,如杨宝森的《伍⼦胥》、《杨家将》;厉慧良的《长坂坡·汉津⼝》、《挑滑车》、《艳阳楼》;张世麟的《雁荡⼭》、《武松》;丁⾄云的《⽟堂春》、《凤还巢》等。在1956年6⽉第⼀次全国戏曲剧⽬⼯作会议后,天津成⽴了戏曲剧⽬⼯作委员会,⼤⼒开展搜集、挖掘、整理传统剧⽬的⼯作。在发扬优秀传统和改⾰创新的基础上,天津⼀些名演员在形成流派、风格上⽇臻成熟。杨宝森与琴师杨宝忠、⿎师杭⼦和密切合作,对《杨家将》
玻璃杯歌词、《失·空·斩》、《伍⼦胥》等代表作的声腔进⾏改⾰创新,把“杨派”艺术推向⾼峰。厉慧良不断加⼯《艳阳楼》、《长坂坡》、《钟馗嫁妹》,⾛“南北合”之路,创出了“华美灵胜,新颖酣畅”的艺术风格。新剧⽬创作经过1958年的粗制滥造后,于1959—1964年相继涌现出新编历史剧《⽕烧望海楼》、《狄青风雪夺征⾐》和现代戏《六号门》等优秀剧⽬。这时,天津京剧舞台空前活跃,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团、上海京剧院等相继来津演出有代表性的剧⽬。如中国京剧院⼀团李少春、杜近芳、袁世海演出的《野猪林》,北京京剧团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等演出的《赵⽒孤⼉》、《秦⾹莲》、《望江亭》、《姚期》,梅兰芳演出的《穆桂英挂帅》,上海京剧院演出的《武则天》,中国京剧院四团演出的《杨门⼥将》、《满江红》等,对天津京剧艺术发展起到了促进作⽤。
1957年,苏联领导⼈伏罗希洛夫访华,⽑泽东以京剧《野猪林》相招待。当时因该剧主演李少春⽣病,由天津市京剧团厉慧良演出,圆满完成任务。
1961年,天津市京剧团进京参加全国纪念⾟亥⾰命50周年,演出《⽕烧望海楼》。
1964年举⾏的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会,天津市京剧团以现代戏《六号门》参演。会后,天津市、区京剧团体在反映现实⽣活⽅⾯⼜创作演出⼀些新剧⽬,如《三条⽯》、《渤海渔歌》等。
1966年5⽉开始的“⽂化⼤⾰命”,天津的京剧事业受到很⼤摧残。传统戏被禁演;全市除市京剧团外,
其余京剧团全被解散。许多京剧名家横遭“批⽃”;著名琴师杨宝忠,演员⼩盛春、詹世辅等被迫害致死。“⽂⾰”10年之中,除市京剧团演出《智取威虎⼭》等戏外,另建《海港》剧组和《红灯记》剧组,专演“样板戏”。
五、“⽂⾰”后的天津京剧
1976年10⽉伴随着“四⼈帮”垮台,结束了所谓的“⽂化⼤⾰命”。
1977年2⽉开始,京剧逐渐复苏。禁锢了⼗⼏年的新编历史剧、传统戏《⽕烧望海楼》、《闹天空》、《挑滑车》、《霸王别姬》等恢复上演。新编历史剧《刘⾦定》、《三喜图》、《清宫秘史》、《三打陶三春》、《⼀代元戎》等,现代戏《六号门》、《清明⾬》、《青⼭》等及整理加⼯的传统剧《乾坤福寿镜》等纷纷搬上舞台。⽼艺术家厉慧良、张世麟、丁⾄云、林⽟梅四⼤主演联合演出各⾃的拿⼿戏《艳阳楼》、《蜈蚣岭》、《苏三起解》、《春秋亭》等;⾼龄⽼艺术家赵松樵与李万春合演《⽩马坡》;杨荣环与袁世海合演《霸王别姬》。
厉慧良复出后,曾到各地演出传艺。1985年,他作为领衔主演兼副团长率中国京剧艺术家代表团赴⾹港演出,被誉
为“中国当代武⽣第⼀”。后在上海举⾏的“厉派艺术研讨会”,第⼀次作为⼀个流派,被专家学者给予确认。
为“中国当代武⽣第⼀”。后在上海举⾏的“厉派艺术研讨会”,第⼀次作为⼀个流派,被专家学者给予确认。
1986年举办⾸届“天津戏剧节”,天津市京剧三团的《⾦翅⼤鹏》、天津市京剧团的《乌盆梦》获优秀演出奖。多名演员获表演奖。《⾦翅⼤鹏》还曾获⽂化部颁发的优秀新剧⽬奖,并由天津市⽂化艺术⾳像出版社出版录像带发⾏全国。
进⼊20世纪80年代,新兴艺术勃起,尤其是电视的普及,使戏剧艺术受到冲击。在此种形势下如何振兴京剧艺术,被提到⽇程上来。
其间,康万⽣是“⽂⾰”后在全国⾸位将裘派名剧《⾚桑镇》重新搬上舞台的花脸演员,康万⽣师从著名裘派艺术家⽅荣翔,本⾝具有得天独厚的好嗓⼦,被公认为是当代著名的裘派演员之⼀。
1984年8⽉,以天津市戏曲学校的1981年度毕业后留校进修3年的学⽣为基本队伍,建成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市长李瑞环亲⾃部署,聘请京剧艺术家张君秋担任总顾问,并由他牵头约请当代国内⼀流的表演艺术家,组成⼀⽀教师队伍,对该团的青年演员进⾏“百⽇集训”(此后每年暑期均集训⼀次)。不仅优质⾼效地排演出10台优秀剧⽬,还培养出⼀批优秀⼈才。如王⼒(⽴)军、雷英、张克、孟⼴禄、兰⽂云、刘桂娟、刘淑云、李佩红、⽯晓亮等。经过10年的艺术实践,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已成为⼀⽀实⼒雄厚、⾏当齐全、剧⽬丰富、流派纷呈并享誉中外的年轻的京剧劲旅,多次获得全国性的优秀演出
奖和优秀演员奖。
1988年1⽉,天津市戏剧学校更名为“天津市艺术学校”,扩⼤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并坚持以京剧专业为主,增加了舞蹈、舞台美术等艺术门类。⾃1990年开始创办了从⼩学到中专“⼀条龙”培养多⽅⾯艺术⼈才的模式,实施从娃娃抓起,⽂化课程与专业学习同步进⾏,使学⽣提早开蒙学戏的艺术教育机制。在1992年举办的全国第⼀届“新苗奖”少⼉邀请赛中,该校的⼩学员王艳、王玺龙获⼀等奖,刁云鹏等3⼈获⼆等奖,李国静等3⼈获三等奖。1994年举办的“新苗奖”赛中,⼜有王玺龙、连莲、时维等获⼀等奖,韩伯维获⼆等奖。同年⽂化部常务副部长⾼占祥来校视察时,对该校的办学思路给予充分肯定,并称赞该校是“艺术家的摇篮”。
其间,“⾳配像”⼯程启动。所谓“⾳配像”,指的是选择著名京剧艺术家当年表演的只有录⾳⽽⽆录像的剧⽬,组织其亲传弟⼦或后代,在曾经参加演出或亲见过演出的⽼艺术家的指导下,为其配上演出录像。⾄1995年,已⾯向海内外出版发⾏50部⾳像制品,并在中央电视台和省市电视台播出。此举既为京剧界继承、学习传统京剧艺术保存了重要声像教材,也满⾜了观众鉴赏此类剧⽬的需求。
感动天感动地歌词
1986年3⽉举办“张(君秋)派艺术展览演出”;
1987年4⽉举办“梅(兰芳)派艺术展览演出”;
1986年⾄1994年,先后3次举办“天津戏剧节”;
1991年由天津创⽴举办的“和平杯”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由天津市和平区⽂化局承办),到1994年已举办两届;
1995年11⽉在津举办了“⾸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开幕式⼤型京剧晚会《辉煌》,由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同时开展“‘沽⽔流霞'京剧风景线”活动,展⽰了天津专业和业余京剧活动的深厚众基础。这些活动既活跃了天津的京剧舞台,也扩⼤了京剧在全国乃⾄世界的影响。
⾃1985年起,天津戏剧界就创建“卫派京剧”问题先后3次组织学术讨论。
1995年天津电视台拍摄了京剧电视艺术⽚《访阴铡判》;同年天津建⽴了“振兴京剧基⾦会”。
所有这些,都对天津京剧艺术事业的振兴和发展具有促进作⽤。
(以上内容参考《天津地⽅志》编辑整理,转⾃《闲聊天津戏曲艺术(⼆)作者:天津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