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耕种,用爱浇灌——“感恩教育案例
一、案例背景
“感恩”——感谢恩人,感谢对自己有大恩大德的人。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 ”,“知恩图报”一直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自古以来,人类感恩的美德一直在延续。然而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长辈的呵护、父母的溺爱,使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还有不少的学生令人遗憾地成了不知感恩,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我们身边,这些现象比比皆是:在家里,吃饭时最好的菜他一人独享;大手大脚花父母亲的血汗钱;稍有不如意就大吵大闹,大发牢骚......
为了把中华民族感恩的传统美德一直延续下去;也为了唤醒孩子们麻木的心灵,学会感恩,以充满爱的心态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我进行了《学会感恩》教育活动。
二、案例事实
案例一:小良同学的行为习惯非常不好,穿衣邋里邋遢,抽屉里的物品摆放从不达标,上课时不穿的外套占课桌的大部分,常常是懒洋洋地摊在座位上;与同学的关系也不是很融洽,经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矛盾,解决问题常常是使用武力。但是在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时,他却表现出一副言听计从的样子。对他的种种表现,我曾给予严厉的批评,也曾耐心地劝导他,但效果不是很好。
案例二:阿诺同学个性鲜明,从接班的第一天我就注意到了他。他长得白白净净,给人很斯文的感觉。然而行为习惯却令我大吃一惊:上课时课桌上空空如也,课本从来不出现;坐在那无所事事,吊儿郎当;我叫他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他也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谁实话,我之前还没碰到过这样的学生,心里顿时很受挫。
1.
案例分析
通过对小良的长期观察与了解,我发现他的本性并不坏,只是他的行为习惯不好,同学们经常对他指指点点,他感觉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侮辱,于是对同学们起了敌意。而且他本
身自制能力较差,做事缺乏耐心且自我保护意识强,当别人一直说他不好时,他内心的小火苗便迅速燃气,在那种情况下往往缺乏理智,把老师交代的都忘在了脑后,使得他养成了凡事动手不动口的坏习惯。同学们疏远他,他的人际关系渐渐恶化,直接导致他性格变得孤僻、执拗!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我也发现,他的家庭环境很好,他在父母的百般呵护和悉心照料下长大。父母对他管教也很严,但是只针对于他的成绩,其他方面特别是行为习惯方面比较放任。他接受了父母太多的宠爱,渐渐的,他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习惯了父母的各种“包办”,他习惯了索取,即使父母亲再苦再累也必须满足他的要求,而他却从不懂得去为父母亲做些什么,分担些什么,甚至稍有些不如意,便怒气冲冲,缺乏感恩之心。
小良虽然已经五年级了,但是感恩意识淡薄、家庭和社会责任感弱化,他对父母要求多,替父母分担少;对同学包容少,对自己考虑多……作为班主任,我把“感恩教育”作为教育他的切入点,告诉他同学们说他是想帮助他改正,老师批评他是想让他进步,父母的行为更是对他爱的一种表现,他不应该把同学和老师劝诫当成一种敌意,也不应该把父母的爱看做理所应当。
巴拉拉小魔仙歌词对于阿诺同学,刚开始我他谈话,他不肯开口。后来我直接打电话叫他家长来,翻开家长通讯录,我似乎发现了什么,因为上面只有他妈妈的电话。经过跟他妈妈的沟通,我了解到:阿诺父母离异,他从小跟妈妈生活,单亲的环境让他从小很自卑,感觉低人一等,但妈妈家庭教育的意识却相当淡薄,平时只顾忙着挣钱,对孩子物质上的需求尽量满足,几乎是没有时间与他谈心,更不会注意到他的心理问题。后来,妈妈重新组建家庭,阿诺一直对新爸爸持敌对态度,所以为了避免孩子和新爸爸产生矛盾,大多数时间他都待在奶奶家,老人本来就溺爱孩子,再加上对孩子的愧疚,导致阿诺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远,孩子也越来越自闭。
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我开始制定帮扶计划。首先,建议阿诺妈妈把孩子接回自己家,并且每天下班回家主动和孩子聊天,讨论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让孩子感受到妈妈还是很在意自己的。其次,在学校,我要担起他的“贴心人”角,这样的学生是最需要心理安慰,最需要安全感和爱的。我从学生那打听到他很喜欢看《哈利波特》,之后选择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下用《哈利波特》开启了我们的谈话,起初他用吃惊的眼神看着我,我心里窃喜这个办法有效,我们聊了一些各自感兴趣的人物。趁他状态不错,我提起了他的妈妈,但为了维护好我们初次谈话的气氛,当他眼神有些许黯淡时,我终止了我们的谈话。
1.
感恩教育
1.
捕捉教育素材,让学生明白人人都要懂得感恩。朱习爱
  在我们的校本教材中,有很多关于感恩的教育内容,比如《心怀感恩,珍惜所有》、《传统教育,感恩教育》、《升华感恩,胸中有爱》……也有很多关于感恩的小故事,《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程门立雪》、《黄香温席》……课堂上,我充分挖掘出其中的“感恩”因素,让学生体会到:感恩的旋律无处不在,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丽,让原本平淡的生活焕发迷人的光彩。
在我们语文课本中,感恩题材的课文也占一定的分量。如《平分生命》中哥哥对妹妹的爱护手足之恩;《妈妈的葡萄》中狐狸妈妈的哺育之恩;《师恩难忘》中老师的教诲之恩。在学习这类文章时,不仅要教会学生感悟文中之恩,更要让学生联系自身,感受身边之恩,回报身边之恩。
快乐女声nanana
爱情面前谁怕谁下载(二)营造班级感恩氛围,让学生感受爱
井柏然为什么取关郑爽为营造浓烈的教育氛围,通过班队会、板报、宣传栏等,用活泼的版面、立意鲜明的内容,呈现出本班、身边的、社会上的有关“感恩”的具体事例,使学生亲眼目睹“感恩”的形象,体会感恩并不遥远,就在身边。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教学生唱《感恩的心》、《烛光里的妈妈》、《五星红旗》等感恩歌曲,让学生浸润在浓浓的爱的氛围中。 
还可以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国历史上流传着许的多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也都是感恩文化的体现。可以通过诵读《弟子规》《 三字经》 《千字文》等经典,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且教育学生从爱父母做起,学会做人。
(三)促进家校互动,引导自觉行为,让学生回报爱你懂的 金莎
  感恩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注重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积极性,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并促进三者之间的有效整合。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举办家长会等活动形式,让家长理解当前开展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引导家长密切配合学校开展此项活动,努力形成齐抓共育的良好局面。
在此项活动中,我们要重点引导家长注意做好“感恩”的榜样,让孩子耳濡目染,去感受效仿。不再一味过度呵护自己的孩子,超越爱的边界,剥夺孩子应该承担的责任和表达感恩的机会。同时,我们要善于将感恩教育与教师节、重阳节、劳动节、国庆节、春节等重大节日结合起来。相信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会体会到:在感恩的空气中,同学们对许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静气;在感恩的空气中,同学们可以自发地真正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在感恩的空气中,同学们可以正视错误,互相帮助……
  在水中放进一块小小的明矾,就能沉淀所有的渣滓;如果在我们的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思想,则可以沉淀许多的浮躁、不安,消融许多的不满与不幸。感恩是一种生活的大智慧,感恩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感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是个谦虚的人,是个快乐的人,是个充满活力的人,也将会是受惠最多的人!教育孩子,就应让孩子从学会感恩做起——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祖国,感恩世界,感谢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