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谁是中国古代的常胜将军,抢答题,请抢答,答对加十分,答错减十分!
孙膑?被人挖了双膝,前半生不精明,扣十分!
赵云?正史中没小说中这么牛,扣十分!
薛仁贵?再英雄也吃过败仗,扣十分!
难道是白起?答对了,真聪明加十分!
为什么是白起?他不是杀过很多人吗?
废话,我说的是谁是历史上的常胜将军,白起打仗就从来没失败过,当然你说的也对,白起的每一场胜利都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他打的每一场战争都超过了十万人以上的伤亡。
 
战神?死神?
白起也叫公孙起,他是今天陕西眉县人。这个人身受秦昭襄王的赏识,《史记》中记载他第
一个职务叫左庶长,这是个重要的军事要职,而在这之前,没有丝毫的证据表明白起有过军功。
而在秦国,因为商鞅变法,军队中的军士想要提升官职,是要看杀了多少人,有多勇敢,才可以得到提升的,而白起是这里的例外。
秦昭襄王之所以看重白起,并不是因为白起个人杀人能力有多强,而是他可以把秦国这批杀人如麻的大兵,用的得心应手,非常艺术,《史记》记载其“善用兵”。
白起在历史上的第一次登场是公元前294年,秦昭襄王此时正在策划如何攻击韩国的新城,而秦国这个时期,并无名将。
没想到秦昭襄王大胆启用新人,白起这个默默无闻的历史边缘人物,最终走上了属于他的历史时代。
而他的第一次亮相是这么的惊艳,公元前293年,白起率大军大败韩魏联军于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虏魏将公孙喜,端掉了魏国五座城池。
这场战争,韩国的军士被斩首二十四万人,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杀戮,这场战争让魏国,乃至整个战国七雄都知道了白起这个名字。这之后,战国诸雄凡听到白起的名字,无不胆战心惊,而白起攻掠的城池无不望风而降。
我们来看看这场二十几万人的杀戮后,白起的战绩。
公元前292年,白起攻魏,取大小城池六十一座。公元前291年,取垣城(约当今山西垣曲县)。
公元前280年,白起攻赵,取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县西)。
公元前279年,白起开始向战国末年的超级强国楚国进攻,轻取鄢(今湖北宜城县西南),邓(今河南邓县),西陵(今湖北宜昌县)。公元前278年,白起又乘胜攻楚,取安陆(今湖北云梦县、安陆县一带),并攻下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县),然后白起把大军压到洞庭湖边上。楚国仓皇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县)。从此,秦以郢为南郡。
在这一连串的胜利后,白起被封为了武安君。而在这些胜利中,我们没有看到白起的再一次大规模的杀戮,我只能这样理解,白起对于韩国的杀戮是一场心理战。为的是让其他国
家对自己的强悍的军锋都有所畏忌,不敢与秦军正面交锋。
而白起的目的达到了,六国的军队看到白起,就像看到了死神。
而在这一连串的进攻后,白起就像一把利剑一样被封存了,秦昭襄王知道了白起的实力,好刀要用在刃上。
而这把利剑再次出鞘的时候,是在五年后了,白起再次被派上了战场,他要面对的再也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三晋的挑战,也就是韩、赵、魏三家的联军。
由于白起的突然消失,怕是三国联军也未料到,秦国会重新启用这位战神。
结果,白起再一次让这些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人们,想起了白起,他是战无不胜的战神,还有他更是让人避之不及的死神。
白起先避开三军主力出其不意攻打魏国,攻占了华阳,而在芒卯设下伏兵与回援的三大主力决战,这一战俘获三晋大将数名,并斩首十三万人。
而赵将贾偃不服气,带领已经撤退的赵国军队再次与白起展开战争,白起也没客气,迅速
击溃赵军,俘虏了两万多人。
白起看了看这些俘虏,冷森森地说:“把他们扔进河里喂鱼!”
白起的兵士早已习惯了主帅的杀戮,杀人这种事在秦军中是习以为常的,而在白起的军队里杀人简直就是和吃饭睡觉一样,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两万投降的士兵,被捆成了“粽子”,然后被扔到了黄河里,活活淹死,这是白起第一次杀降,而杀降不祥这句偈语,也彻底成为了白起人生的悲剧起点。
而之后,白起又消失了,他再出现的时候,一起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大的杀戮展开了。
边疆的泉水 
有你陪伴的夏天
长平之战
当一些考古队员在今天山西平县西北挖出大量的尸骸的时候,他们惊呆了,尸骨形态各异,无规则的摆放着,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死状非常恐怖,而且死前都在拼命地挣扎。
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一个考古队员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这里就是当年长平之战的战场啊。”
公元前262年,秦军攻下韩国的要地野王城,切断了韩上党郡(今山西长治市)与黄河以南、韩国中心地带的联系。
韩国的上党郡守冯亭权衡利弊,觉得只有把上党郡十七城献给赵孝成王,才能迫使赵韩的联合,免遭强秦吞并。
赵国欣然接受了上党归赵的请求,封冯亭为华阳君。
公元前260年,秦昭襄王派左庶长王龁率兵向上党进攻。而赵国也派出了当时最强的名将,也是老将廉颇驻守上党的咽喉长平。
廉颇到任后,自知秦国兵士的厉害,不以野战作为自己的战术,而是坚壁自守,不轻出战,把秦军拖疲之后,再相机反攻。
这期间廉颇曾经想试探性的偷袭亲军,而试探的结果是,秦军无懈可击,赵军屡屡失利,这更增强了廉颇固守长平的战略意图。
这使得秦军虽然强悍,却也是寸步未进,双方战局呈现僵持的状态。
而此时,秦相范睢偷使了反间计,他得知赵国有个非常厉害的公子,叫赵括,此人是名将赵奢的后代,一向只会纸上谈兵,交横自大,他在国中屡屡谴责廉颇的战法太过保守。
范睢利用这个机会,收买赵国的重臣向赵王进言,说廉颇畏战,实际是早想投降,把上党献给秦王了。秦国人不怕廉颇,就怕赵括。
赵孝成王一听果然中计,用在国内大举鼓吹进攻战术的赵括替下了老将廉颇。
而此时,在赵国的国内,只有两个人知道赵国的大祸到了,一个是已经病危的蔺相如(将相和的主角),另一个是赵括的母亲,赵奢的妻子,他上书赵王,一定不要启用赵括,如果启用的话,请您在赵括失败的时候,赦免赵家。
赵孝成王很无奈,答应了赵母的要求。
赵括走马上任了,而秦国此时也走马换将了。这就像是篮球场上的定位盯防一样,赵括有冲劲,上来一顿穷追猛打,还真有可能把王龁击败。
为了让这种可能性降到负数,秦国打出了久违的王牌,白起。
长平离秦国的都城咸阳将近500公里,而秦国投入了60万兵力打这场战争,这几乎占了当时秦国人口的五分之一,可见,秦国对这场战争的重视。
赵括一接任就改变了廉颇的计策,立即向秦军发动大规模进攻。
赵括的父辈,包括廉颇,这些老将军难道是真的害怕秦军而不敢与其野战争锋吗?
确实是真的害怕,这不是什么畏战行为,而是赵国军队的构成与秦国军队的构成是一种相生相克的关系。
金恩圣成功求婚张檬可以说秦国后期的军备发展就是以对付赵国而特意准备的。
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大力发展骑兵,骑兵的特点就是机动性好,而且对步兵的杀伤力非常大。
而秦国基于这一点,发展了混合兵种,协同作战的方式,我们从西安出土的兵马俑的军士的组成就不难看出,秦国的军队建制。
主力部队的最前边,站着三排战士,装备的武器一律是远射用的弩。
的射击有一条规律,因为临敌不过三发,敌人往前冲了,这一支箭装上以后射出去,你再装一次,敌人还往前冲,三次箭射出去以后,敌人就冲到面前来了。而秦军当第一排射击的时候,后两排拉弦搭箭,三排弩兵因此可以轮番射击。在战场上,形成密集、致命的强大杀伤力。万弩齐发,蝗虫般雨点般飞击赵军,刺穿他们身体的各个部位。布仁巴雅尔简介
这样就算在强大的骑兵也无法快速的推进到秦军的大阵前方。
秦军的弩所用的箭头,和战国时期其他国家不一样,当时为了增大杀伤力,一般箭头都是带有倒刺和血槽,但是秦弩的箭头没有,都是三棱形的,完美的流线外形,拥有三个锋利的棱角,流线的轮廓减少空气的摩擦力,加快速度也增加射程,而锋利的棱角可以穿透铠甲和衣物深入肌肤!
面对秦弩兵,赵军根本无法前进,只能防御,他们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然而,这只是秦军的第一道攻击波。
在弩兵后面,是秦军团的长矛兵。他们手持的长矛接近7米。 
秦军就是由这样的长矛兵,组成长矛方阵。
经过严格训练的秦士兵,挺着长矛,只能向前,无法后退,不管前方发生什么情况,前排倒下,后排立即补上,方阵始终不变。形成几千人、几万人的一个铜墙铁壁方阵。头如林,方阵如山、巨大的冲击力不可阻挡。
除秦长矛步兵外,还有手持戟和铍的秦步兵,戟长3米左右,这种兵器就是在戈的前边加装了矛头,可以钩砍,也可以直刺。由于兵器不长,持戟士兵可以做单兵格斗,发挥自由搏击的技巧,长柄兵器铍,很像插在长杆上的短剑,长度界于戟和长矛之间,在35左右,从不同的杀伤距离来看,长矛、铍和戟长短之间既有专业分工,又可以互相保护。
而秦军还有相当数量的战车,这种战车的威力几乎相当于今天的坦克。
北京2女神本
面对这样的部队,赵国能怎么办?廉颇是勇将,但是光凭勇敢就能够战胜所有的敌人吗?肯定不行。
赵国也很想改变,改变自己的兵力配备,然后可以在野战中战胜秦军,可是一个国家的那种骨子里的风格是无法改变的,就像巴西队就是以技术足球为主,而意大利队就是以防守
反击为主一样,无论换多少教练,这种建制和战斗素养是无法改变的。
赵军的打法就像是意大利队一样,以突击为主,当突击不成的时候,就死守防线。廉颇很明白自己军队的特点和对方军队的特点,钢筋混凝土似的防守把整个秦军弄得是寸步难移。
而此时赵括完全想打破这种思路,想把意大利队瞬间变成巴西队。
昌珉宋茜吃火锅照片赵军放弃防守,大举进攻。
而站在远端的白起,看到了出动的赵军,脸上露出了无奈的微笑。
在历史中,大多数人对于白起的印象是那种青面獠牙比恶魔还可怕的杀人魔将,比如前两天看电视剧《荆轲》,导演就让徐锦江这样的凶神恶煞似的演员来塑造白起这个形象。
其实白起的形象并不是如此,在正史的记载中我没有一次看到过白起站在阵前和敌军对战这样的场面出现,可是说白起是彻彻底底的儒将的雏形。
白起面对赵军的进攻,本可以用秦军的优势与赵军野外决战,但是他没有这么做。赵国既
然想做巴西队,我们秦国为什么不可以变成意大利队呢。
秦军一反与赵军对攻的战略,做出防御姿态,在长平东南的有利地势上构筑壁垒,与赵军作战的部队,按照白起的命令佯装败退。
赵军连胜,赵括信心猛涨,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率大军离开大本营,义无反顾地扑向秦军的营垒。
诱敌战术很成功,丝毫没有任何的障眼法,赵括的兵力就被吸引了过来,真不知道赵括这书是怎么念的,应试教育害死人啊!
而白起立刻启动包抄计划,派出两支奇兵。共三万人。一支两万五千人,断绝赵军后方交通线,另一支是五千人骑兵直奔赵军大本营。
我们做一下假设,如果赵括在大本营侧翼安排下一支伏兵,结果会是什么样子的?
不用人数太多,因为秦国偷袭的部队也是以骑兵为主的,而在骑兵的对战方面,赵军是占有非常大的优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