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之翼op
3
yuwenjianshe001@163
反“四风”,教“原汁原味”的语文
河套学院 赵红花
摘要:近期,党的众路线教育实践
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有效地集中解决了形式之风、官僚之风、享乐之风、奢靡之风的“四风问题”。纵观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在大刀阔斧的课程改革过程中,也存有不少“四风”问题,让语文课堂面目全非,教师无所适从。教学过程中,笔者反对形式之风,坚持教“真”的语文;反对官僚之风,坚持教“生”的语文;反对享乐之风,坚持教“深”的语文;反对奢靡之风,坚持教“纯”的语文。拨乱反正,把语文课堂在“原汁原味”中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与高度。
关键词:语文教学 四风问题 真实
语文 简单语文
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课堂中的形式之风、享乐之风等“四风”问题逐渐凸现,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在全国人民深入开展反“四风”众路线实践活动过程中,笔者揽镜自照,深刻剖析了当前语文课堂存在的种种弊端,并积极地对症下药、创新教法,有效遏制了教学过程中的官僚、奢靡等风气,还了语文课堂“原汁原味”的气息。
一、反对形式之风,教“真”的
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吉他谱
语文
所谓形式之风,即只关注事物的表象,表面上轰轰烈烈,实则雷声大、雨点小的思想方法及工作作风。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极力实施灵动语文,摒弃了传统课堂死记硬背、机械枯燥的授课方法。于是乎,语文课堂上充满了嘹亮的歌声、柔曼的舞蹈,不时可见激情澎湃的辩论,惟妙惟肖的表演,做游戏、小制作、搞双簧,等等,不一而足,整个教学过程中充满欢声笑语,似乎真正迎来了语文教学的春天。
细细思忖,我们似乎悄然走进了语
文课改“形式之风”的误区,似乎哪节课没有组织小组讨论就没有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运用多媒体课件就缺乏现代化教学意识……殊不知,有的课堂问题显而易见,根本没有小组讨论的必要,有的
多媒体课件只是对文本内容的一个简单印证,并没有深化学生思维,拓展语文知识的外延,甚至某种程度上还桎梏了学生的想象力,给语文课堂带来多角度的负面作用……追本溯源,这一切都脱胎于语文课改过程中的“形式之风”,教师没能深入分析学情,以生为本;没能深入钻研教材,立足文本,对新理念、新模式只是一窝蜂地跟上,却没有触摸到其改革的内核,自然也不能有效提升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学习能力,背离了课程改革的初衷。笔者认为,课程改革没有错,错的是我们只是于课堂形式层面进行了改革,更多的,我们需要走进课改深水区,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规律,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学习脉络开展课堂改革,祛除“形式之风”,教“真”的语文。下面,是教学《行道树》一文时常见的教学场景,现与诸位分享、切磋一二。
师: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我们一定都深深地为行道树的奉献精神所感动。其实,生活中像行道树一样的奉献者比比皆是、无处不在,你能列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生1:清洁工,工作在行道树的下面,他们对行道树的奉献精神做出了完美的诠释,总是在清晨静悄悄的时候,给人们营造一个洁净的环境,又总是在人们出现的时候默默离去……
生2:农民工,他们几乎是在用生命赚取着微薄的收入,仅仅是填饱肚皮、养家糊口,但却用自己的双手铸就了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一座座雄伟的立交桥,一幢幢高耸入云的摩天楼,让我们尽享现代文明的丰硕成果……
金星的孩子乍一看,这个教学片断没有什么不
妥之处,但实则这种课堂拓展流于泛泛,有空喊口号之嫌,既没能深入灵魂,给学生以心灵的触动,也没有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笔者以为,在这个课堂环节中,我们不妨开展随堂练笔活动,组织学生打开自己想象的闸门,用笔描摹这些“行道树”们在生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以细节描写来升华他们的语文能力,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把语文课堂与生活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这对于有效达成语文课堂的三维目标大有裨益。
二、反对官僚之风,教“生”的
语文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人文性兼具的基础学科,课堂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教材文本与学生心灵产生强烈的共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新课程背景下,“以生为本”是课程改革过程中频率最高的一个关键词,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与核心宗旨,某种程度上讲,“以生为本”教改理念的落实程度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坚决拒绝脱离学生实际,一味以教师解读与教参解释替代学生思维的“官僚之风”的做法,教真正的“生”的语文。
浪漫满屋歌曲
高圣远笔者曾经听过一节《皇帝的新装》公开课,那位教师灵活的课堂机智,强大的生成把控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绝对不放
师:同学们,这篇童话故事中,我对小男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天真、可爱,也可以说是勇敢、无畏,与故事中其他人云亦云、自欺欺人的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想问问大家,设若是你的话,你在那种情况下敢像小男孩一样说真话吗?
生1:我不敢,因为我知道“众口铄金”的力量,我不害怕被人说成是愚蠢的人,但却害怕没有朋友,害怕孤单
DOI:10.16412/jki.1001-8476.2016.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