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当代中国的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了解中国的和分布情况,认识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和条件。演员赵涛
2.时空观念:以时间和空间为线索学习,分析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时代背景。
3.史料实证:运用史料分析的方法,解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观,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加深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了解,体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实现各民族真正平等上的促进作用。
4.历史解释: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分析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的原因和意义,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5.家国情怀:通过对当代的学习,加深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相互依存的民族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two steps from hell
教学重难点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的原因意义
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的原因意义
课前准备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朴信阳老婆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观察民族服饰的图片并结合《爱我中华》的歌词“五十六个星族,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思考,当代中国实行了什么,来管理这个大家庭?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当代中国的。
【新课讲授】
大展宏图简谱【师】同学们阅读课本学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的背景和过程。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背景
(1)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共有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2)各民族人口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格局。
(3)在旧中国,少数民族长期遭受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加之地处边陲,交通闭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4)中国共产党总结解决民族问题的成功经验,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过程
(1)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1945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区域自治。”1947年5月1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在刚刚解放的内蒙古地区成立内蒙古自治区。新中国成立后,它成为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自治区。
(2)1952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纲要》,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民族区城自治制度的法律。
(3)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民族区域自治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自治机关都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依法行使规定的自治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先后成立。此外,还成立了一批自治州、自治县(旗)。
爱神恶作剧
【师】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从我国历史发展看,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境内各民族逐步汇合成了中华民族。
咖啡厅音乐(2)从民族分布看,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适宜合作互助,而不适宜分离的。
(3)从经济发展要求看,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而汉族经济文化发达,但资源相对不足。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4)从维护国家独立、主权看,自1840 年以来,中国各民族都面临着反帝反封建、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共同任务和命运。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长期斗争中,中国各民族建立了休戚与共的关系,形成了一定的政治认同,这就为建立一个统一的新中国,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师】结合史料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史料: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196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成立西藏自治区。
问题:依据史料概括这一制度的特点。
结论:地方自治与中央政府的领导相结合;具有民主性。
【师】还有那些其他特点?老师总结
1.是我国的基本,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之一。
2.前提是国家统一领导。作为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必须服从中央统一领导,执行国家法律和大政方针,行使宪法规定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