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旨-瑶池驾前麻姑降
诗曰:佛在灵山莫远求。祖居玄窍悟能修。原灵九六先天性。无极同根溯本流。
圣示:今夜吾奉无极瑶池金母懿命,带懿旨传宣,神人俯伏,静听宣旨。
钦奉无极瑶池金母懿旨曰:
母居无极瑶池宫中,心念天下芸芸苍生。溯自鸿蒙,天地未辟,众生原灵逍遥于无极灵山,纯真灵性,无所罣碍;迨至原灵下凡,分散各地,私欲遂生,忘本逐末,情欲爱河,流浪生死,名渊利海,沉浮难脱。尚知觉醒一二者,虽归圣门名教,却多偏见我执太深,断丧道源,母娘不忍灵山骨肉,灵明昏暗,步入歧途,故今选择无极道场;台中圣德宝宫,颁着天书一部!
包容伴奏书名曰灵山求道记,命由济佛带领圣笔杨生,亲来无极灵山,佛源圣地,仙家真居,访问原灵故宅,探求祖脉,寻根思源,以得真道。杨生着书无数,随济佛畅游三界,已能驾轻就熟!
母娘将此天书降着于此,放怀可慰。圣德宝宫诸子,辛勤弘道,新建圣庙于甲子年安座启用,任重道远,希本此初衷,接旨之后,神人用命,协着圣典,不限期日,着成为止。书成众生踊跃助印流传,广化世人,各朝灵山,悟知祖窍;向道而修,必能恢复本来面目,同返无极灵山圣地,享天性自在之乐,解人烟烦闷之苦。
佳缘难求,惜阴自励,书成功就,参着助印,流传宣化者,玄祖同沾法益,各得无量妙功,诸子勉哉!旨毕。钦哉勿忽,叩首谢恩。
(民国七十四年)岁次甲子年十一月廿二日[12麦兜当当伴我心歌曲11985]
鸿钧老祖降序
诗曰 道德良心值万金。灵山求道遇知音。新书问世开新运。救度苍生赐福临。
人生于世,酒财气,名利恩爱围绕于身,鲜有人能够脱身长享自由。困顿其中之人,虽得有部份逍遥时刻;但其最后所带来之苦痛,则又不堪言之。由此可以了悟短暂乐趣,本如梦幻泡影!虚浮不实,故觉者智士在体悟此种心境痛苦之余,顿发向道之心,追求未来长远道路,而宗教之理想法门,正是拯救人类灵性升华之最佳去处。圣德宝宫设宫宏教,
传播善书福音,数年来成绩斐然,受感化向善修道者无以计数,尤以圣德杂志发行海内外,弘扬中华文化,劝化世道人心建功甚深,三曹无不嘉许。
今又奉旨著作灵山求道记一书,即将完成;吾观此书阐述道义真诠,内容丰富,凡有志于道者,当细心精研,必能了悟大道真谛,不致步入歧途。书中每有突出新论,纠正时弊,引导学道者弃偏见,私心,以证无极大道,得返灵山朝见祖源无极圣母,同享天伦无穷之乐。书成祥光普现,吾特降笔以祝,并赐言为序。
鸿钧老祖降笔谨序于台中圣德宝宫
(民国七十五年)岁次丙寅年正月二十日[2821986]
南海古佛降序
诗曰 灵山问道佛心求。世事纷纷放下修。古法今传参一字。无为上乘步高楼。
灵山是万灵祖居源头,修道者发心追根究底,穷理尽性之目的,即在重返人类原始纯真之本来净域;灵山圣地,以期脱离六道轮回之苦,永证菩提。求道有多门,主要在问心,台
中圣德宝宫开坛宏教,以挥鸾通灵传真着书劝世,已具辉煌成果,今再由圣笔杨生担任此一天人沟通圣职,由济佛导游,带杨生畅游三界;访道着书,阐明修道学佛之真谛,作世人参修之指引,历经一年时光,神人用命;圣书着成,天音法语赖以广传,众生获福不浅。
圣书既成,必藉广印流传,始能收普化人心之效,吾深愿世人皆能深体上天,降笔着书之苦心,发善愿广为助印宣化,协助上天度回原灵以返灵山圣域,必得无量功德,同证菩提。值此圣书出版前夕,吾特降笔以赞,并为序。
南海观音古佛降笔于谨序于台中圣德宝宫 
(民国七十五年)岁次丙寅年正月二十日
金阙主秘骆降-  take back the night       
岁次丙寅年正月十五日[2321986]
凡例 
1 灵山即万物原灵本来地,万灵之祖居,故云:佛在灵山莫远求,而人之向灵山求道,首重孝道,因父母为人之根源,故人能守住人伦根源,再求返天上灵山之道,则甚容易。
2 灵山为万灵根源,众生同为灵山骨肉,修道者不论身居何种宗派,宜互为尊重。灵山撒下万教宗门,同为度众而努力,各当分工合作,发心度人,如起攻讦,毁谤他教者,已失其慈悲本来心,终必毁人而自毁道果,切宜慎之。
3 许魏洲一脚把郑爽踢成第一本书著作不易,磨沙琢字,由济佛带圣笔杨生历经一年之访游方着成书,内容深入浅出,三乘皆备,为度人学道,参修真理之良书,凡有心世道或修行学道者;各宜发善愿助印流传,以利圣德杂志社广印宣化,使世人皆知求道修德,增进人间和乐,共促世界大同,善莫大焉!
4凡发心助印此书,若有祈愿,可焚香于灶君前祷告或神佛面前禀明,灶君或日夜游神当即上奏天庭,上天必按情赐世人添福延寿或消灾改厄或除病化劫,帮助道业修持,普获祯祥。
第一回→游心头山,了悟道在人身
济公活佛降:岁次甲子年十一月廿六日胡歌的老婆是谁[1611985]
诗曰 人生难度爱情关。海水波涛总不堪。无始以来沦六道。逢今普度返灵山。
济佛:人生于有情世界,其可贵处即在以真诚,真情相待,人之相处;若不能处之以诚,待之以情,则恐生活枯燥,泠酷,甚且了无生趣,故日常生活之中,难免人情,然爱门情关,却又鲜有人能脱其牢笼,难怪自古以来;总是有许多演不尽的爱情悲喜剧和动人肺腑的歌谣诗篇。哈哈!修道即在训练如何和光混俗,在尘不染尘?总之,适情即是。世人于爱河漂浪,欲海沉沦;都是泳术欠佳,一旦沉入水里(后天世界),皆是手足无措,心慌意乱;一生喝尽了苦水,甚者招致灭顶;难登彼岸。
济佛:陈道明国籍于今大道普传,佛法广布,上天慈悲;在这苦海深渊之中,丢下了无数的救生圈;凡有缘者,只要你肯善加利用,必能使你少喝许多的苦水,甚而靠此宝筏,诞登彼岸。哈哈!圣德新庙已成;老衲又喜得一艘大慈航,将与杨生乘风破浪,驶向茫茫无边的苦海,去救渡沉溺其中的原灵。如今上天又降宝筏,此乃世人之厚福,今夜起将再开着新书灵山求道记;以增大慈航的吨位。
济佛:现刻南海古佛亦来了,请古佛发言。
古佛:佛偈云: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你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灵山即是佛源祖地,又称无极圣地,乃是世上原灵之共同故乡,万灵皆由无极孕化而生,道曰无极生太极,佛曰无始以来,无始即是无极原始之意。人之灵性即是由无极生化之后,生长于太极界,故万类同根同源,同此灵性,而分降各地,始有不同人种,言语肤,此为形成五光华世界之妙,若天下只有一,则恐单调无趣,故上天运五行而化五而生五欲,五浊。道化三千,运行日月,原灵历经万劫转生之后,动极思静,如迷人遇黑夜;顿想起归家之念。
古佛:今人生活于世界,物质极盛,精神空虚,故追求灵性者日渐增多,宗教乃为带回原灵归宗无极祖地之不二法门,乃众生与灵山彼岸间之一座桥梁,因心性之举;必具有根器者始能体悟之,凡人追求物欲货利,故不明心性,尘劳日重,难以自拔。今日台中圣德宝宫奉无极懿旨,著作新书灵山求道记,其用意即在指导人类明白灵山净土之源地,如何返本还源,归根复命。因为人类忙碌一生,非遇病重或逢死前,皆不能觉悟往生之路,所谓不见棺材不掉泪;不见黄河心不死,世人魂离肉体时,虽盼望往生天堂无极西方,极乐净土,然而生前既一知半解或懵懂不知修身养性,参佛学道;怎能顺路而返?
济佛:老衲虽位列佛门,然济公精神却在众生;故在生前只问众生不问教别,死后不分人种,但求度世。鸾门应运;老衲亦喜随缘度化,乘愿降笔;如带圣笔杨生著作地狱游记,天堂游记,畜道轮回记,济公正传,圣道旅程等圣书,佛音法语,心在众生,受度化苍生不可计量。虽有佛徒不信鸾乩;然因缘不一;岂能勉强!纵毁言兴之,然饮此忍辱牌波罗蜜无碍佛性。愿世之学佛修道者;同念众生尚在修学,勿起傲慢轻态,自伤菩提。万法唯心,万教同源;法师说法;鸾笔阐道,各有所长,任缘取用,切莫轻鄙,是望!是望!今日著作新书第一回,老衲特先指出世上宗教万门千户;可谓法门无量,然理二却一同;所归者何,即此灵山!心头山:是也。以上所述,仅供世人参之。感谢古佛惠赐法要,杨生准备上莲台吧!
杨生:遵命!今天甚觉欣慰;圣德宝宫新庙建成;所著的圣道旅程亦圆满着成;普赠天下,弟子与恩师又了一件心愿,今日新书开笔;兴奋莫名,请恩师多予开导赐教。
济佛:善书着不完,正表示善事做不完,也意味看众生度不尽,贤徒杨生随我采访着书无数,今日虽言是新的旅程,其实也可以说是老导游带着老道客一同访道着书,相信老马识途,无何碍事,快上莲台吧!
杨生:随师坐上莲台,自觉逍遥舒畅;瞬间来到一处似阴阳界地方,但见亡魂成前进,有者被阴差押看,有些自行前进。喔!前面又有一条道路,甚为清静;远处还浮着光芒,亦有少数人往前走。这批人形状甚逍遥,有一二是出家人,大部份是一般凡人打扮,然其头上浮着光芒,虽不十分强烈,但从其颜面看来,亦是有修道德之士。
济佛:此条道路乃通往上界之道路。生前有修道者,因道行清净,心无黑暗,故现刻能行光明正道,心无暗念;头自浮光。
济佛:在世如果修持有道,在其内心已开辟一条上天之道,有些不必受指引,灵魂一脱幻躯,自然能够上道。
杨生:原来如此。但为何尚有部份修士,去逝了凡后,尚须接引使者或接引佛携度呢?
济佛:凡此皆是生前修佛学道,发心甚诚;但未真正悟道,了解上乘道法,虽结有善果,但未能自证,故须仙佛引导,助其归返圣界。
杨生:左边现有一山,好像以前著作地狱游记时曾经来过,远望而看,上书心头山三字,闪闪发光。此山到底在阴界或阳界呢?
济佛:哈哈!心头山在阴阳界交叉口,这里是下界的灵山,我带你前去故山重游吧!
杨生:片刻即至心头山,山上有一洞口,洞口上又有条金大道直通云端;请问恩师,此洞直通何处?
济佛:此洞无人把守,遇恶者到此,自动开启,亡魂便陷入其中,直通地狱,此门即地狱门,有曰:地狱无门人自来,即是此意。许多世人大病休克后又回魂,都会觉得当初魂离肉体时步入一个地洞,就是指此地;故曰:地狱洞,地狱谷。凡是有修之士或是好人,死后境遇较为光明安稳;一般好人虽未证善果,来到此地则觉此山如平原;可以顺利通过。凡是有修道并立功造德者,灵魂脱离肉体后,但觉轻飘之感,经过心头山,洞口闭合,呈现一条金大道;直通圣境。总之,三界唯心识,此心头山亦即世人心灵之山;随着世人各自之业力与心识而变化无穷,此即心头山之妙境。
杨生:心头山为何有此神化作用,好像是一座活山,世人闻后也许不相信;以为恩师在说神话故事呢!
济佛:哈哈!你未曾听过有活火山吗?它会变化无穷,喷出岩浆。山虽是土石所成,然山
上还有水草,树木,即是表示此山有生命。如人身上会长头发指甲,分泌涕尿,表示还是活着,所以心头山有此神妙功能,是很正常现象。
济佛:世人不知心头山即是灵山,杨生你知道吗?
杨生:灵山即是心头山,说来有理;但尚未知其详;请恩师开示吧!
济佛:为了著作灵山求道记,解开灵山之谜,今日老衲特点破天机以度原灵,能够早日重返灵山圣地,朝见灵山真祖!无极至尊。所谓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尔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能够了悟这一句佛偈的人即是得道人。人人有个灵山塔;就是心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即是要在心地上下功夫。将此心修得圆满无缺,也就是心塔,圣塔完工之时了。若以人之形体而论;此心为塔;眼,耳,鼻,舌,身,意则为六门了,六门通六道轮回,尤其是口,世人这一张嘴巴每天翕动不停,造业多端;伤人无数;食下生灵不可计数,吐露罪言千万,故此口为造罪之正门,今谓心头山之地狱洞,即人之口也;世人常称口为无底洞,即是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