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非遗音乐进课堂传承的教学实践
邵雨薇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杭州 311231)
摘要: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浙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何进入高校课堂,进行“Q 态”保护与传承,寻课堂
教学改革的路径与方法,是当下一个既涉及非遗音乐资源保护又涉及高校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话题,将非遗音乐项目的 保护和课堂传承、教学一体化推进,实现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音乐类非遗项目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文旅融合非遗音乐传承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共同结晶,是人类生命 的文化记忆,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
产不是“化石”,而是民族文化不可再生的资源,是特定文化 环境中诞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民间音乐、地方音乐、民歌小 调等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 音乐教学和音乐传播的重要场所,自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音乐传承与保护的前沿阵地$本文拟从文旅融合的视域出 发,探讨浙江非遗音乐进入高校课堂的“活态”保护与传承 方$
一、非遗音乐进课堂传承的基本思路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非遗音乐进课堂“活态”传承的
工作,首先要厘清非遗音乐 的基本思路。总体 ,非遗音乐进课堂的思路为:以文旅融合为纲,以浙江音乐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 、 , 中 传 文化的
“创造性转化”和“ 发展”! ,探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校 教学中 护和发 的
,高校 教学, 高校 音乐文化传承中的 和
$
小s与曾宝仪音乐类非遗 , 是 基 文旅融合的
教学 与方 的重要前 $ 是 文化省,
文化的腹地, 的历史和 的文化
, 地
孙铱老公的 音乐类非
物质文化遗产, 歌、 、 族民歌、 、
、 清音 、 、
、 化
打、 琶艺术、苍南正一派科仪音乐、乐清撞歌、昌化民歌等列入传统音乐类国家和省级非遗名录项目,众多没 有列入名录但事实存在的非遗音乐类别与样式,及同样 存 戏中的戏音乐等。 丰富的非遗音乐文化和非遗音乐资源,可以成 各类院校进行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院校传承的重要载体,这显然是非遗类音
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要途径$
将非遗音乐的承保护与院校专业音乐课堂教育结
合起来,是一个既要遵循非遗传承规律又要遵循教育教学 规律的双向互动互为的挑战性行为,自然需要注意两个客
观原则:一是非遗音乐与音乐教结合过程中,要充分
认识非遗音乐的基本特性和艺术的特殊性,尊重非遗音乐 自身的 发规律;二是在非遗音乐与音乐教结合过 程中,要充分考虑
教育尤其是音乐教育、课堂教学的
规律。只有在遵循双重原则的前提下,丰厚的浙江非遗音
乐资源才有进入课堂传承与保护的可能,才能在文旅融合 的大背景下唤醒非遗音乐资源的现
$
推进非遗音乐进课堂,还要将非遗音乐置于生活、生 产、生态“三生一体”的整体氛围之中。浙江的非遗音乐自 鲜的生活,无论是民歌、民间小调,还是宗教、戏音乐,
都是劳动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它们是人们生活和
劳动的民间艺术的地缘性记录,也是劳动人民在生产中创 的文 与精神 富$ 高校音乐
行非遗音乐
的教学传承,必考虑 非遗音乐的地域 和生环
境, 尤其是非遗音乐资源所 的教 生 与文化生 ,
教学 承中 的行动, 推动非遗音乐
$
二、非遗音乐进课堂传承的基本路径探讨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与方 , 基 护 主的 、
承 主的
和 发 主的三 体的 , 方 音
乐类非遗项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形成 音乐类非遗名
录体系并加
档存,作为校本
教学资源, 方文旅融合中 音乐类非遗 的
承 护和
这条街原唱发 , 将非遗
的 护和
承、 教学 体化推
, 实现
文化的音乐类非遗 的 化
和 发展$
1.从浙江音乐类非遗项目中选择合适的曲目,形成系列
化的非遗篇目。如民歌类的,有家喻户晓的《
》的“溪
清清 , 两 ”,系 先生
-
231
教学研究
千山 刘恺威据温州泰顺山区的美丽风光创作的民歌。“采茶”是江南的
民间歌舞体裁,主要表现产茶区的种茶、采茶的欢乐情绪!
周大风先生创作时保留了传统采茶歌舞的基本风格,采用
民族的五声徵调式,曲调欢快、跳跃,再现了江南采茶姑娘青春焕发的风情风貌。如乐清民歌《对鸟》,原是牧童方言传
唱的“对山歌”,对的不是花名而是鸟名,曲调高亢响亮,旋律
清新爽朗,,曲中还不时传来山涧鸟鸣声!富
有江南味的嘉善田歌,是江南吴歌中具有代表的品种,唱清亮,歌、、声、歌、
头歌、平调等多种曲调,时而平稳流畅,时而悠扬高亢,时而如,代表曲《五姑娘》传唱。族民歌
的最具代表性作品—
—畲族民歌《高皇歌》的形式,
了族不的传
说,民歌旋律悠扬,风格简朴,充满着历史感、神秘感。如
乐的,,,《花》乐,欢乐、热情!、、二胡、中胡、、三弦、古板、种乐器,弹各种乐器,演奏各种典曲,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戏曲的,浙江拥越剧、婺剧、昆剧、绍剧、瓯剧、甬剧、姚剧、台州乱弹、杭剧等多个剧种,更细分的浦江乱弹、兰溪滩簧、西安高腔、西吴高腔、侯阳高腔、包山花鼓等,都有脍炙人口的经典曲。
2.对进入选目的非遗音乐系统化处理,形成校本性非遗课堂资源。首先整合浙江省音乐类别的非遗资源,把民歌类、乐、戏曲类的本土化传唱资源视同一个整体,储存碎片化、零散化的非遗音乐,选择能够进入课堂的音乐素材和曲,归梳理,搭建浙江省非遗乐的教学资源库!即使像《梁山伯与祝英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十五贯》《白蛇传》的戏曲唱腔和戏曲音乐,!是对进入非遗乐教学资源库的乐作品,课堂教学要,进行教学需要的选择性细分。以高乐教学大纲为依据,制订乐教学的的、任务,明确非遗乐的选原,曲式裁,乐分,情区分,高乐教学乐理、视唱、唱歌、器乐、音乐欣赏等的要!再次是对非遗乐教学资源进化理,教的化
教教学、建新的传与教学式。
潘玮柏 壁虎漫步3.结合教学课堂实际,选择两类班级,合理融入非遗音乐内容,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与非遗音乐的课堂传承。一类是表演,教学为首要任务,结合 乐教学的实际,入浙江省非遗音乐,丰富传统音乐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使专业音乐课堂教学现代与传统接轨、外来与本土合、用和本体,非遗乐的教学和传、传方式!是非的教育,入浙江非遗乐作为教学的要,非遗乐教材,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非遗音乐进课堂传承的实践意义
浙江非遗乐的课堂教学和传,是理
是,对非遗乐的本化资源建和乐教学,是方非遗乐的传保都
的意义!
1.方法论上的意义。本次非遗音乐课堂实践教学活动,
基于通常意义上的、田野考察等研究方法,在教学
:一是时与时合,非遗乐进课堂,传统乐、民间乐发 乐非遗的传,向同同同向乐类非遗的生存状态和相互关系;二是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合,非遗乐教学,浙江乐非遗
非遗和浙江整体化的进,对乐非遗项目乃至乐非遗作品作致分析,条分缕析,教学;是与合,对乐非遗深刻的本体教学,合社会、化、
的发展变化作动态的考虑。
2.文旅融合教学模式的意义。基于非遗音乐课堂教学前
提,进一步探讨文旅融合的浙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非遗+旅游”的教学模式,包括正在显现效力的“非遗+特小镇”“非遗+博物馆”“非遗+特街区”“非遗+景点”“非遗+会展”“非遗+扶贫”“非遗+养生”
等N种打开方式,为高学生提供向社会合理利用非遗资源的经验和方,培养学生方面的技能与素养。如“非遗+特小镇”,像丽的古堰画乡、遂昌的汤显祖小镇,就是开展非遗音乐教学文旅模式的很好的样本。古堰画乡除了画廊,还有乐,小镇乐即乐的狂欢,设计小镇音乐的乐曲式、风格、流程,融入浙江民间、民族、民俗音乐的元素,就是规、效的音乐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深入!
遂昌的汤显祖小镇,以汤显祖戏曲为主线,传唱戏曲经典和声、乐,不失为非遗音乐教学的式。浙江音乐学院还建立了非遗音乐博物馆,如“敦煌乐舞一——常书鸿、李承仙丝绸之路乐舞艺术展厅”,既展览敦煌石窟壁画中的乐舞,示敦煌卷的曲子、变、乐谱、舞谱料,还展示西两套不同风格的主要乐器。,浙江音乐学院图书馆与博物馆合一的做法,开创了非遗乐教学“非遗+博物馆”模式的先河。
总的来说,文旅合背景下非遗音乐进课堂传承的教学实践,对乐课堂教学疑是命的尝试,拓宽了乐教学与边,了乐课堂教学式与手段,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的课堂教学方式的传与保护,增加了非遗
乐传保方式方,更使非遗乐的传乃至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成为一种更的行为。
注释: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
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
:人民出版社,(下转第235页)232
本课知识重难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精准地掌握声乐演 唱理论知识,并将这些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日常演唱练习
当中,将实际练习与理论知识完美结合,强化学生声乐演唱 专业技能[7I(17/18)O (四)运用夸张教学手法,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与乐器教学相比,声乐教师在日常授课中要让学生掌
握发声器官的运用方法及配合技巧,然而这些授课内容都 是学生无法用肉眼直观查看到的。另外,声乐理论知识及相 关声乐概念内容都较抽象, 学生在学习声乐 中存
在较 难。 这 ,声乐教师在日常教学 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若教师 运用 较,深学生对声乐知识的理解掌握。倘若教师语言应用水平较
,就会无中 学生声乐知识理掌握的 & E ,教师 运用能力的强直接关到学生声乐理论 知识理掌握 &
,教师应强 运用能,将原
本 难 的声乐理论知识
的 ,
、 、比喻、类比生
的 教学方法,增强
学生的 理能力, 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理与知&
外, 教师 要 运用
, 将
声乐教学的辅助工具,让学生在教师 备的指导下,更好地掌握本课知识内容&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
, 学生
的学习 , 学生在教师的
, 发学习
,增强课 教学直观&在日常授课 中,教师 将
作 教学 ,
让学生
教 知识点的 ,而且能让学生 应教师的 &在
学生 教师 声乐练习 ,教师 用眼 学生
,学生在教师的 与 中增强学习自信心&由
,高校声乐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必须着实事
(上接第 232 页)2017.10.
参考文献:
心语心愿吉他谱
[1]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 ].北京:文化艺术出 版社,2006.
[2] 王次5.音乐美学新论[M ].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
社,2003.
求是的教学原则,科学合理地运用肢体语言开展日常教 学,在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确保各项教学活动顺利
开展,提高声乐课堂教学质量&
四、结语
校声乐教师在开展声乐演唱教学的
中, 应
发挥 教学优,将课归 学生,让学生成课主
,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学生课堂参与积极, 学
生在
多样的教学方法中,
声乐知识的理与记
忆&另外,选择声乐作品,教师要依照学生音特点及 兴趣爱好,科学合理地为学生选择声乐作品, 发
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帮学生树立学好声乐自信心,让学
生在教师规范用语的引
,依照声乐作品的理传达
,提声乐演唱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屈盈君.谈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语言的重要性[J ].艺 术评鉴,2020(17).
[2] 尹楠.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语言的重要性探析[J ].艺 术科技,2019,32(01).
[3] 陆伟.试析高等师范学校声乐演唱教学中语言的重
要性[J ].北方音乐,2017,37(23).
[4] 张楠.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语言的重要性探究[J ].黄 河之声,2017(19).
[5] .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语言的重要性探讨[J ].
戏剧之家,2017(05).
[6] ‘刻.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语言重要性探析[J ].音乐 时空,2015(20).
[7] 王国峰.浅谈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的语言的重要性 [J ]潢河之声,2013(17).
[3] 陈华文.文化学概论[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4] 杨和平.浙江音乐史[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
[5] 叶志良.文旅融合时代的国内旅游演艺研究[M ].北 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9.
[6]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好腔调[M ]. 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6.
-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