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解析“教会、勤练、常赛”
作者:毛振明 于素梅
来源:《体育教学》2021年第01期
wow!春天
        关键词:体育走班制教学;教会;勤练;常赛;学不会;学不乐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在2016年中共中央颁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也已提出了“基本实现每个学生熟练掌握1项以上运动技能”的目标任务,而“教会、勤练、常赛”则是实现这一目标任务的必
要途径。(《意见》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的目标和“教会、勤练、常赛”的改革任务直接指向了当前体育课程教学严重存在着的“蜻蜒点水、低级重复、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的弊端,“教会、勤练、常赛”的提出会有利于推动“可选择性的专项化体育教学”即体育走班制教学模式改革。
        一、“教会.勤练.常赛”缘起于“学不会”“学不乐”及“大中小学体育低级重复”的课程难题
        长期以来,在学校体育界流行着几句话:“学生上了12年体育课什么技能都没有熟练掌握”“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学生上小学就学蹲踞式起跑,上了大学还学蹲踞式起跑,前滚翻从小学到大学一滚到底”。这几句话严重质疑着体育课的意义,考问着学校体育课程的基本逻辑性及科学性,极大地困惑着体育课程设计者、研究者和基层体育教师们。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学界关于体育课程的特性、体育内容的非阶梯性、体育课程排列原理等思考及相关的理论研究明显增多,面对着体育课程“非阶梯性”“非直线性”以及“非难度逻辑性”等客观难题,学校体育理论界努力地寻求着“学会”“学乐”和将体育课程有逻辑地连接起来的理论与方法。但遗憾的是“学会”“学乐”及“大中小学体育课程的衔接及其逻辑性”的问题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很好地解决,理论上没有有力的假说,实践上缺乏解决问题
的新方案。可喜的是,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推进了大学的“三自主教学”,终于使得蹲踞式起跑基本退出了大学体育课堂,但大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的“低级重复”以及“上了12年体育课什么技能都没有熟练掌握”“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与批评依然大量存在。“学不会”“学不乐”以及“大中小学体育低级重复”的问题至今没有解决。
        二.寻求“让学生熟练掌握运动技能的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逻辑性”的努力
转身之间        寻求“让学生熟练掌握运动技能的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逻辑性”最主要的努力方向是“追求具体内容与难度衔接的思路”。这是一种最直接、最简单、最学科化的思路:既然数学、物理等学科可以按照学生的成长和学科内容的难度排出顺序的话,那么体育学科应该也有可能而且也应该如此排列出内容的顺序,然后再将这个序列和顺序依次排序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体育课中即可。这个努力在过去《体育教学大纲》的编制过程中一直都有。其方法是:(1)出每个项目需要教学的技术和战术,(2)分析每个技战术的难度并按难易度排出顺序,(3)按照低年级简单、高年级复杂的难度进行年级内容的排列;(4)编制相应的教学要求和评价等。但在其他理科类学科通行的方法在体育学科却遇到了不可逾越的障碍:最佳爱情主题曲
        1.体育学科是一个庞杂的运动项目体系,常见(通常也被认为是学生应该学的)运动项目至少就有几十个,它们之间没有难易逻辑关系,很难说是先学乒乓球还是先学武术。
        2.如果将几十个运动项目都按各自难易度排列,那么就会存在各个年级同时学习几十个运动项目的现象,课时量显然不够,按每周平均三节体育课算,105学时÷20项~5学时,每个项目在一个年级的学习时数为5学时,教学陷入“蜻蜓点水”。
        3.如果去掉一些项目,实施所谓“精中选精”,那么依什么标准“选精”不得而知,历史上的体育教材争论就是例子,现实中运动项目进出课堂一直是“进多出少”。
        4.即便上述三个问题都能解决,但按中国的实际体育教学条件,在每个年级都按规定和顺序教学也会遇到教师不会教的问题(教师会篮球不见得会足球,会体操不见得会乒乓球)、场地器材不足的问题(学校可能有乒乓球台但没有足球场,有田径场但没排球场)。
        5.即便是“精中选精”后项目之间的逻辑性和顺序理清了,学时量也与学习难度匹配了,全国体育教师都经过培养和培训能教好国家规定的项目了,全国基层学校的场地器材
都能保障规定项目的教学了,是不是就可以按照理想的内容、难度序列按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顺序来进行教学呢?结论是依然不行,最终的障碍是个体差异,一样的教师、一样的教学、一样的难度,有的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吃不了就会被落下,落下了到下个年级就可能落得更多,最后跟不上。数学是这样,语文是这样,在身高、体重、运动能力等先天因素更明显的体育中更是这样。
        在体育课程研究历史上,寻求“让学生熟练掌握运动技能的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逻辑性”的努力还有“追求身体素质及发展衔接的思路及其实验”“追求体育发展与重点衔接的思路及其探索”。放弃内容逻辑和衔接的追求而改用目标和评价逻辑的思路”等,但由于各自理論的不够完备以及教学实践中的某些障碍都难以解决体育课程“学不会”和“大中小学断裂”的问题。
        三.导致。学不会”“学不乐”及“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断裂”的原因
        导致“学不会。。学不乐”及“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断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科视角错位:体育学科非常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理科学科,
也很大程度不同于语文、历史、政治等文科学科,甚至与貌似相近的美术、音乐学科也有很大区别,理科学科的逻辑主要是认知难度,知识积累和学生认知水平;文科逻辑主要是知识积累和相对难度。而美术音乐是素养积累和相对难度;但体育学科由于内容庞杂、项目之间没有横向联系、难度递进关系错综复杂以及场地器材影响大等多重原因,以此参照其他学科的逻辑性和内容衔接原理来寻体育学科内容的逻辑性和衔接原理是不可行的。
        2.现实条件障碍:其他学科讨论逻辑性和内容衔接基本不用考虑场地器材的现实条件,数学有教室桌椅、有数学教师、有黑板粉笔、有圆规三角板就能上课了,语文有教室桌椅,有语文教师、有黑板课本也能上课了,而体育则不行,学校里没有乒乓球台就打不了乒乓球,只有篮球场就学不了足球,有乒乓球台和足球场而没有会乒乓球和足球的教师还是学不了。因此讨论体育学科的逻辑性和内容衔接要比其他学科复杂得多,即使理论上行得通(现在是理论也不通),在体育教学条件的现实中也寸步难行。
        3.终极目标偏差:数学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每个人的基本数学知识(加减乘除和四则混合运算)以及一部分人深度数学学习的基礎,语文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每个人的基本文字数量(识字)和语言沟通能力(听说读写)以及一部分人的文学艺术的基础,那么,体育呢?
参照语文和数学,它应该是:每个人的体育基础和体育能力以及一部分人体育高度发展的基础,但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基本数学知识”的加减乘除和四则混合运算是清晰的也是每个人不能拒绝的,语文的基本文字数量(如中学生识字要求3500字以上)和听说读写也是清晰和不能拒绝的,但体育学科“体育基础”是什么,是不清晰的,是五大身体素质还是多种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是体操、是田径、是篮球、是武术、是乒乓球、是……?还是终身体育能力、是体育文化?是不清晰的,也都是有着其逻辑的问题,因此它们是可以被学生拒绝的,是任何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可以以教师和场地器材条件的理由予以轻松拒绝的。
        四.不可能也不应存在的“适应全部学生的统一体育课程衔接和逻辑”
        因学科特性导致的体育课程基本矛盾是“适应全部学生的统一体育课程衔接和逻辑性是不存在的”,对于终身体育的需要来说也是不应存在的,用排除法能清楚地说明这个道理:
        1.让全国学生在12年里学习统一的20~30个常见运动项目,按20~30个项目去排列12年的体育课程,没有逻辑性问题,没有衔接问题,教师和场地器材条件不允许。
此情不移
        2.那么如果学少一点儿项目呢,让全国学生统一学习10~15个项目是不是可以呢?但学哪些项目的依据成为问题,而且体育教师及场地器材等条件问题依然存在。
        3.那么再少学一些项目昵,让全国学生统一学习3~5个常见运动项目行吗?理论上讲,在全国学校体育界(包括教育界和社会)一致同意是在3~5个项目的前提下,在对全国体育教师重新培训后,重新配置全国各学校的场地器材后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但学生可能会不同意,因为体育教学内容会太过枯燥单一。
陈思成个人资料        4.那么让全国学生统一在小学学习3~5个项目、初中学习另外3~5个项目、高中统一学习另3~5个项目、大学再统一学习另1~2个项目是否可以呢?这与第三个假设基本相同,问题难度基本没有减轻,但教学“蜻蜒点水”的可能性却增加了。
        本文认为:应该没有第五个“让全国每个学生都统一学习体育项目”的课程设计了,这就是体育学科的特性所致,而其他学科则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形:数学要求全中国所有小学校的学生都在一年级学习加减法,在四年级学习“数的整除”不但可行而且必需,违反还要受到批评,语文完全可以要求全国的中小学生用同样的课本,按照同一进度和要求学习语文,新中国成立以后有50年间就是这么做的,化学、物理、历史、地理、政治都是类似的情形,但体育学科却不行,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五.“可选择的专项化体育教学”是最终解决。学不会”“学不乐”及。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断
裂”的唯一途径
        那么,是不是体育课程的大中小学的衔接问题就无解了呢,体育学科编排的逻辑性就不存在了呢?不是的。
        本文认为:体育课程的大中小学的有机衔接是“在各个学段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与爱好充分地发展运动技能的选择性和专项化教学的延续机制与制度”,而体育学科内容编排的逻辑性是“每个学生瞄准自我终身体育发展由浅入深地掌握好1~2项运动技能的科学发展过程”。
        从2017年开始,北京市教委在8个区12所不同类型的学校中进行了
        “体育走班制教学”的改革实验工作。“体育走班制教学”就是“可选择性的专项化体育教学”的具体教学形式,其实质是“在同一年级内打破行政班级界限的走班选项教学”,现在高中的体育“模块化教学”以及大学的“三自主教学”基本属于这一类课程教学的形式。北京的实验对“体育走班制教学”的排课方法与难度、校长的态度、其他学科教师支持度、运动项目选择、体育教师适应性、体育教师的培训方法、集体备课方法、体育场地适应性、学生选
课能力、选课方法与调整、身体素质全面发展情况、学生反应、教学质量变化、体育教学评价方法、与其他体育工作关系、学生技能掌握情况等进行了全面的实验,根据12所学校的实验情况来看,“体育走班制教学”虽然会遇到各种困难与问题,但都能到相应的解决方法,教学改革的难度适中,效果良好。
新成吉思汗        六.体育课的。学不会”是不是因为体育课外的体育问题
        有人说:学生上了12年没有掌握运动技能虽是个真实的问题,但那主要是因为当下的体育教学质量不高所致,还有就是学生们在课外的体育活动太少了,所以未必非得是推进“体育走班制教学”才能解决问题吧。本文对此做出如下的解答:
        第一,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运动技能确实有体育教学质量低下的原因,而且还是主要原因,所以才有“三无七不体育课”的说法存在。但是,我们要思考,是什么导致了体育教学质量低呢?质量质量,一个是质的问题,一个是量的问题。先说量的问题,体育课教学连最基本的时间都保证不了又何谈量的问题,一个项目的教学单元多的7~8学时,少的3~4学时,没有足够的教学量、练习量、负荷量、比赛时间,教师和学生即便是天才也无法实现掌握运动技能。再说质的问题,“蜻蜒点水、低级重复、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的体育
课教学即使质量天高,但只有3~4学时,而且是很初级初步的教学。教师即便有事业心、有很高的教学技能,在这样“蜻蜒点水”的体育课里也无法施展拳脚,最后连优秀的体育教师都变成了“什么都教得好,但什么都只教一点儿”的高水平“万金油”体育教师。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先从教学时间的保障抓起,倒逼体育课的“质”和“量”全面提高,这就是“体育走班制教学”的必要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