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哥利圣咏】是天主教仪式中重要的圣歌。是在公元6世纪由教皇格里哥利一世命名。格里歌利圣咏的基本功能是服从宗教礼拜活动,音乐肃穆、节制,最大限度地排除世俗的感性欲念。它是无伴奏的纯男生歌唱的单声部音乐形式,以拉丁文为歌词,即兴式而无明显节拍特征,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之上。其旋律音调平缓,以级进和三度进行为主,偶有四度、五度跳进,整个音乐音域较窄。格里哥利圣咏的歌唱方式有四种: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应答歌唱。
【奥尔加农】奥尔加农是9世纪至14世纪的复调音乐形式,根据其历史发展,可分3种类型:1.平行奥尔加农。它是在格里哥利圣咏的上方或下方附加一个平行声部,构成四度、五度、八度音程的平行关系。2.稍加变化的平行奥尔加农。它的两个声部从同度开始,其中一声部上行进行,到两声部构成 四度时,再平行进行,最后两声部再回到同度。3.华丽的奥尔加农。大约在12世纪,奥尔加农的上声部越来越表现出流动性和装饰性,形成花唱式的华丽奥尔加农,它没有明显的节拍特征,活跃、华丽的上声部与下方缓慢、静止的圣咏声部形成鲜明的对比。
【狄斯康特】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主要有:演员谭涛1.常被拼成discant,用以指12世纪多声部
作品,即所谓奥尔加农。2.指由一位歌唱者用即兴方式演唱一个声部,同时一个不是即兴的声部由另一位歌唱者演唱。3.多声部音乐创作中,运用音对音的织体形态,运用节奏模式,使乐曲整体上显示出分句的结构特征,这与奥尔加农即兴的松散结构有很大区别。
【孔杜克图斯】是12-13世纪的一种拉丁文格律歌曲。它既可以是复调,也可是单声部的。单声部的孔杜克图斯的特点是音乐不受格里哥利圣咏的支配,旋律自创,词曲关系是音节式的,它常常是分节歌式的歌曲,内容有宗教内容,也有世俗内容。复调的孔杜克图斯一般为二至四个声部,常见为三声部,其织体规整。各声部节拍基本相同。其歌词采用拉丁语,每声部都唱歌词,且是比较规整的格律诗体,音乐采用分节歌形式。复调的孔杜克图斯盛行于12-13世纪,到13世纪下半叶被经文歌取代。
【经文歌】13-16世纪被使用的一种无伴奏合唱的复调音乐形式。它通常为三个声部,最低声部是经文歌的基础,称为定旋律声部,一般采用格里哥利圣咏,另外两个声部配以宗教性或世俗性的不同歌词。
法国的游吟诗人、德国的恋歌诗人、名歌手,流浪艺人。
【清唱剧】产于意大利罗马,是17世纪产生的一种大型声乐体裁。它最初是一种宗教题材的音乐剧,因此也有人称它“神剧”,后来也多有世俗题材,故不能称为“神剧”了。在音乐形式上,它与歌剧相似:包含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也是主调音乐的范畴。所不同的是仅仅让人们通过听觉而不是用视觉来感受戏剧事件的过程。可以说它是只唱不演的戏剧。清唱剧实际上分为两种:一 是使用拉丁文的清唱剧,以《圣经》为题材,属于宗教音乐,成为“拉丁清唱剧”;二是使用意大利文的清唱剧,其取材自由,不局限于《圣经》题材,称为通俗清唱剧。到17实际后半叶,前者消失了。使拉丁清唱剧产生很大影响的是卡里西米。他写了许多清唱剧。
【古希腊罗马时期】(公元前12世纪之前——公元476年)
【古希腊悲剧著名的三位作家】爱斯库罗斯、索福克利斯、欧里皮底斯。
【古希腊弦乐器】主要有里拉琴、基萨拉琴和巴比托,主要管乐器是阿夫洛斯。古希腊四音音列 :多里亚mi-re-do-si  弗里几亚re-do-si-la 利底亚 do-si-la-sol 混合利底亚si-la-sol-fa  古希腊的悲剧起源于对酒神的祭礼,这种悲剧是由合唱、独唱、对话交替出现而成。
【中世纪时期】(公元476——1460年)
【【古希腊四种正格调式】edcb为主音,调式由高向低排列;教会调式以defg为主音由低向高排列。在16世纪,才由瑞士音乐理论家格拉瑞安加上了以c为结音的伊奥利亚和下伊奥利亚调式,以及以a音为结音的爱奥尼亚和下爱奥尼亚调式,成为第九至第十二调式。 妞姆普是用符号记谱,是欧洲万芙伽7-14世纪的一种记谱法,用于记写中世纪教会音乐。规多是11世纪法国的僧侣、作曲家,他使用四线谱,创始六声音阶和阶名唱法。有量记谱法李佳琦被永久封禁了吗是在13世纪后半叶建立并沿用至1600年的记谱法体系。
【法国和意大利的“新艺术” 】“新艺术”是14世纪欧洲新的音乐风格的总称。由14世纪法国籍天主教主维特里写著作《新艺术》,代表了14世纪以及法国为首的欧洲各国新的、不同以往“古艺术”的音乐风格的出现。特征1.通过导音的引进,使古代的调式发生了改变。一切调式逐步融汇成现在的大小调:2对位理论日臻完善,尤其表现为禁止平行五度和平行八度的连续使用:3和声风格开始形成,它逐渐摆脱了对位风格:4时值节拍的结构日趋规律化,力求节奏的简明与匀称。
【代表人物】法国是玛肖,意大利的新艺术的代表人物是兰第尼。
【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30-1600年前后)16世纪,已经是世俗音乐和宗教音乐平衡发
展的年代。
【法国歌谣曲、意大利牧歌  勃艮第乐派】代表作曲家杜费、班舒瓦  法国-佛莱芒乐派 代表作曲家奥克亥姆、奥布瑞赫、约斯堪,拉索  罗马乐派 代表作曲家帕勒斯特里那  威尼斯乐派 代表作曲家威拉尔特,威尼斯乐派的特点是双重合唱,建立两个合唱队  马丁路德的宗教音乐改革  新形式的圣咏合唱众赞诗 1 经过特别节奏处理的格里歌利圣咏,以德文代替拉丁文2在宗教改革前的非礼仪性的宗教歌曲3原来是俗乐,填上宗教性质的歌词4新创作的宗教音乐  这些音乐开始为单音歌词,后成为四部合唱,主旋律在高声部。
【巴洛克时期】(16世纪末——18世纪中叶)早起的意大利歌剧  歌剧是将音乐、文学、戏剧、美术等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佩里写出第一部歌剧《达夫尼》
罗马的歌剧】产生于17王子的新衣世纪初的30年内。巴尔第和卡列里著有《灵与肉的体现》罗马歌剧着重于宗教题材,而非希腊神话,音乐上常常有诙谐、滑稽的喜剧插段。被视为后来喜歌剧的前身,这些都是有别于其他地区歌剧的特征。
威尼斯歌剧】第一座歌剧院——圣卡西亚诺,威尼斯歌剧与其他地区的歌剧相比,有许多特殊的地方:特别重视抒情调形式,开始采用美声唱法,合唱与管弦乐使用较少,戏剧情节复杂且多无根据,用简短的器乐曲作导奏,形成了序曲的前驱。威尼斯歌剧代表人物蒙特威尔第,他的第一部歌剧《奥菲欧》  17世纪后半叶,拿波里歌剧兴起。
代表人物亚历山大-斯卡拉蒂  A——B——A的“返始咏叹调”。斯卡拉蒂创作了114部以上的歌剧。快————快的结构形式,这是近代交响乐的先声。法国是意大利以外发展歌剧最盛的地方。代表人物吕利,其歌剧序曲为慢————部分,他创作的宣叙调带有歌唱性,而咏叹调则带有朗诵性。他的代表作有《阿尔且斯特》《爱神与酒神的欢宴》等。
拉摩】建立起和声学的理论基础,他是吕利之后法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假面具”它是一种宫廷内娱乐性的话剧,题材多属神秘性和寓言性。
【普塞尔】代表作《狄东与伊尼》
【德国作曲家序兹】  1678年汉堡建立了德国第一座歌剧院。
【亨德尔】 清唱剧  《弥赛亚》《哈利路亚》
【正歌剧】其题材多取自古代神话和历史传说,音乐以意大利式的序曲开场,由表现复杂情节的宣叙调和富有激情的返始咏叹调交替,极少使用重唱,无合唱和芭蕾舞场面。
胎教音乐100首下载【受难曲】是清唱剧的一种。受难曲在巴赫时代达到高峰。
【康塔塔】是和清唱剧同时平行发展的两种体裁。其规模较小,多是些抒情场面的描写
巴洛克时期的奏鸣曲】泛指一切乐曲,分三重奏鸣曲和独奏奏鸣曲两类。分为教堂奏鸣曲和室内奏鸣曲两种。
巴洛克时期的协奏曲】分为三类:1乐队协奏曲或协奏交响曲它是一种多乐章的乐队曲,其中全部乐器的合奏常常和某种发挥华丽技巧乐器相照应。2大协奏曲它是以小组乐器和大组乐器的对比竞奏。3独奏协奏曲它是一件独奏乐器同乐队协奏组曲由一组同一调性的舞曲构成,在节奏、速度上形成对比,它们是各国舞曲的精华。 张睿家演过的电视剧德国的阿列曼德、法国的库郎特、西班牙的萨拉班德、英国的基格  巴赫复调大师,宗教音乐  亨德尔主调音乐,清唱剧 
简要论述巴赫与亨德尔的异同?】亨德尔与巴赫在欧洲的音乐艺术发展史中,亨德尔和巴赫站着特殊的地位,他们都是承前启后的枢纽任务,他们在一方面总结、继承了前辈和同代人的重要艺术创作经验,一方面为了表达时代的新思想,新内容,探索并积累了新的经验,为后来启蒙运动时期的音乐艺术的发展做了准备。这两位大师的艺术装作题材,在不同程度上都还和宗教在保持联系,在创作风格上,也在不同程度上还保持着旧日的复调音乐传统。在艺术创作的主要方面,他们都在力图解决新的思想内容与旧的音乐形式之间的矛盾。巴赫与亨德尔的艺术在大多数特点上都是相对立的。  巴赫的音乐并不是华丽浮夸、充满戏剧性的,不是那种宫廷的音乐、节日盛会的音乐。他的音乐基本上是内向的,他并没有考虑到他的听众,他是在作自我反省,倾吐他的沉思默想,流露出他那温柔的衷肠;即使是在他那些“受难曲”中最宏伟壮丽、雄辩滔滔的时刻,他始终都在内在含蓄的。我们还应补充,巴赫的这种精雕细琢的艺术确切得说是写给知音的。 亨德尔为上流社会、为宫廷和剧院而创作;他的音乐当然是辉煌灿烂的;他特别擅长创作嘹亮、节奏强烈的音乐,这就给听众产生一种感官的印象,使人激奋、着迷。布局的宏大、明朗使作品清晰灿烂。他深受众的欢迎。巴赫的艺术是一种充满力量的不朽技艺;他想一下子,并只用一句话就把一切都表达出来。他那丰富多彩的构思不断地超越了他的表现手法,何况他还一
意把自己禁锢在最狭隘、最严谨的那些曲式之中。尽管这种艺术本身是如此的伟大,但巴赫同时代的人却几乎不能理解它,他们把巴赫看做属于过去时代的人。亨德尔舍弃了一切有损于作品的明朗或整体和谐的东西,而选用了那些他所要说的东西。他质朴、简洁;如果他运用复杂的多声部,却能摆脱它的束缚;当他力求使之温顺柔和时,往往又抛开复杂的多声部,而回到加有伴奏的单声部的简单曲调;亨德尔已预示了另一个时代的来临;他几乎是一个古典派作曲家了。
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2030年代)两大时段:“前古典主义时期”和“维也纳古典时期”也称为“后巴洛克时期”  洛可可风格、华丽风格、激情风格  CPE巴赫的交响曲与键盘奏鸣曲为代表)18世纪的意大利喜歌剧。第一部喜歌剧是佩格莱西的《管家女仆》 18世纪的法国喜歌剧,法国的喜歌剧的前身是一种在民间流行的集市剧,它是一种有说、有唱的小型音乐剧。  卢梭写出法国第一部喜歌剧《乡村占卜者》18世纪末期,法国出现 了一种“严肃的喜歌剧“ A‘格里特里创作的歌剧《狮心王理查》就是这类严肃喜歌剧的代表作。18世纪的德国歌剧,在德国出现了一种被称为歌唱剧的喜歌剧形式。
格鲁克的歌剧改革】格鲁克德国作曲家,格鲁克改革的主旨是“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作
品的美的伟大原则”;歌剧中音乐的“真正使命”是“和师配合,以便加强情感的表现”在他的歌剧中,宣叙调占有重要地位,并加强了旋律性,使其具有细致的情感表现力。他精炼戏剧结构,删去咏叹调中华丽的炫技段,追求朴实无华的真情的表露;他的序曲不再是脱离歌剧整体构思的孤立的东西,而是预示剧情的有机部分;剧中的合唱、舞蹈都随需要而存在,不能任意添加。他还在记谱时废弃了数字低音,而代之以具有明确的各声部的近代写法。他的歌剧仍然采用神话传说题材,却使之面目一新。他的代表作为《奥菲欧与优丽犹斯》《阿尔契斯特》《帕里与海伦》《伊菲姬尼在奥利德》等。他的歌剧改革与传统意大利正歌剧之间的对立,掀起了巴黎舆论界的论战,得到普遍的反对。但是,以卢梭为代表的启蒙主义者坚决支持格鲁克的歌剧改革。格鲁克的歌剧改革获得了重要的成果,不仅影响着18世纪末到19世纪的法国歌剧的面貌,而且影响到整个欧洲的歌剧。
曼海姆乐派】在意大利歌剧序曲快--快的结构基础上,又加入了快速度的第四乐章,从而奠定了古典交响乐套曲的基本结构布局。
柏林乐派】18世纪末在柏林形成的一个乐派,其代表人物是C P E 巴赫,他主要的贡献在于开创了近代钢琴奏鸣曲的先河。 18世纪的奏鸣曲首先,奏鸣曲逐渐摆脱了乐器重奏
为主的演出形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以一件乐器独奏,或一件独奏乐器与钢琴的合奏为主的演出形式,音乐也逐渐由复调风格转变为主调音乐风格。更重要的是,18世纪的奏鸣曲在结构上的的变化。它的结构通常是由快板的奏鸣曲式为第一乐章的三个乐章构成,第二乐章是慢板的歌谣风的三部曲式,第三乐章又是快板的奏鸣曲式、回旋曲式或奏鸣回旋曲式所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