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人生音源与发烧(中)
以下是与个人所使用的传统音源设备相关的一些情况,无拷贝功能的稍作简述,既听也录的着墨多些。
(一)只听不录的传统音源设备1、CD | 使用机型:Marantz SA-10, Cayin CDT-17A▲ 网络调谐器和Marantz SA-10、Cayin CDT-17A CD机
CD是近四十年来最为主流的音源,初期由于价格的因素仅为少数人拥有,后来逐渐普及。我在18年前发过一篇文稿《CD二十年不会隐退的八个理由》,现在看来再加二十年也不为过,或许还会更久。数码流音乐逐渐兴起后,有人预测会逐步取代CD,当时确实有一些CD机生产厂家停止了CD机的生产,但实际的发展趋势定是CD与数播共存,个人以为其中最重要的两大因素,一是CD唱片的存世量太浩瀚了,二是获得CD听音的方式太容易了。为什么CD之后的所有碟机包括影碟机都兼容CD,就是确认了CD的广泛性和生命力。高烧体可以用几万元的CD机听几百元一张的CD唱片,普通爱好者也可以用几十元的机子听几元一张的CD唱片(一些高端CD机中的SACD播放功能,虽一直未能成为主流,但也一直依附于CD实际存在着)。多年来本人购用过纯CD机5台,兼有CD播放功能的各种碟机二十余台。另外,
本人有一台蓝光机专门用于播放刻录的SACD和音频DVD(因业内出于版权保护,至后来的设备都无法读取这两类用户自己刻录的音乐碟片)。
2、黑胶 | 使用机型:DENON DP-300F(日版)▲ DENON DP-300F 黑胶唱机
火风的儿子黑胶的历史很长,但普及率不算高,其因主要是:唱片较贵,新唱片和成好的古董唱片每张都在几百元甚至更高(有一类价格很便宜的塑料薄膜唱片,经实际听音比黑胶唱片音质差距很大),黑胶唱片只要成好,无须考虑生产年代,良好的保存环境和方式使其经过数十年甚至百余年音质不受影响(可认为是半永久性的)。高端黑胶唱机要数万至十数万元,且调校起来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低档黑胶机虽价格很便宜但音质也很差(例如市上竟然有售价百余元且自带功放和喇叭的唱片机)。本人的黑胶唱机仅3000余元(自带功放,经与中高端功放上的黑胶唱放比较音质差距明显,所以自带的功放对我来说没有使用价值),黑胶唱机在本人的听音系统中使用不太频繁,当然寻到特别喜爱的唱片(特别是在不到同内容的其它音源介质时)依然还是要购买和聆听,例如我在网络平台听过意大利女歌手葛兰·奎蒂演唱的“西班牙女郎”后就一直在唱片,最后基本认定不到CD,就购买了几张她的黑胶专辑,终于在第二次买时得到了包含这首歌曲的唱片;再如日
本女歌手五轮真弓,我虽然有她的CD,但在看到多张黑胶时(包括只是单面单曲的7英寸盘)还是立即买下。
3、调频广播和网络收音 | 使用机型:TEAC T-R670调谐器,海弦WR-10网络收音头,歌华机顶盒(兼有线调频),仙籁M1T(网络串流音乐)
李厚霖现任妻子
便携式广播收音机虽有不少兼具AM调幅和FM调频,但调频一般为单声道,以FM调频为主的收音头(调谐器)则都有双声道接收、分离功能,经功放、音箱达到欣赏立体声音乐的目的。早先收音头有很大的可玩性,网络可见有人搞过收音头前80名排行榜,排在前几名的机型售价不菲。本人买过3台收音头,曾开盖看过其中的TEAC T-R670是使用了一些高端型号常用的芯片LA3450。听调频广播要受到住地环境两方面的制约,一是若离有调频发射信号的大城市很远就没有好效果,二是在高楼林立的住宅区如果不是住在高层,也收不到好效果(实际体会是调频天线的高比近更重要),三十多年前本人住宅楼顶有接收电视信号和调频广播的公用大天线,听音效果相当好(调频广播音乐的低音有一种很特殊的迷人味道),后来没了那个条件,周围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音效不错的电台就越来越少,加之商业广告的大量植入,收音头已不是听音的主要来源了。现在有线电视自带一些有线风云决歌词
调频,网络收音头收音机能清晰接收数万个电台,还有可听网络在线串流音乐的数播,FM调频广播的地位就不再那么显赫了(实际上很多调频电台已包括在网络收音备选目录中)。
(二)、既听音也录音的设备已经有那么多现成的音乐,为什么还要自己录音?
听音是所有发烧友共有的,而录制音乐则是极少数发烧友的爱好。多年前我用磁带录像机、盒式磁带录音机、光盘录像机、硬盘录像机录制过不少影像和音乐,也刻录过数千张网络下载的CD-R。这些都早已停止,现在所说的录音主要是从自己的近万张各类唱片和十几T硬盘的音乐文件中,把自己特别喜爱的歌曲乐曲提出来重新组合。之所以使用几种不同的载体录音听音,是在操作中有不尽相同的具体感受。别人不理解既然几乎所有的录音资源都已在自己的“曲库”中,为什么还要再录制,因为我的体会是,经常在听音中,自己真正特别爱听的歌曲乐曲所占比例很小(总量并不小因为基数很庞大),而且象撒芝麻盐一样的分布在各处(听音时对不爱听的经常跳过),若可将它们集中在一起听,那是一种非常惬意的享受。我对重录音乐的选择因素非常明确:第一旋律,第二音(不同乐器有不同的音,同种乐器音也有明显区别,人声因嗓音和演唱技巧、水平的不同同样有区别很大的不同音),第三音响效果。
过去除录磁带外,也把多张CD中喜爱的内容抓轨集中到几张CD-R上,后来放弃了这种方式。现在录音采取的方式,一是将硬盘中的无损音乐经简单聆听后,把确定重录的曲目集中在一起,用foobar2000播放,经USB A-B输出到外置解码器上进行录音;二是把CD光盘中选定的曲目翻录到电脑中,制作成某种格式的音乐文件,再按第一个方式操作。如果喜爱的音乐在例如黑胶、磁带、手机等难以做成数字音乐文件的载体里,那只有直接做模拟连接后录制一个或多个单曲(即手动操作两曲之间的录制、暂停和再录)。
个人录音虽然不很复杂却也不简单,要经过一定的实践才会准确掌握,例如用数字方式传输录制DAT、MD,并不是前端、后端都有相同的数字接口就行,对于高码率数字音乐信号,这些早期设备无法识别接收,此时就要改由模拟方式进行传输录制。有些机器对输出、输入都要进行专门的调整设定,否则通道不开启,也有些需要做细微的调试(例如不同类别的磁带录音,即需要调整相对应的偏磁等)。
由于拥有的音乐数量很多,做这些工作就成为一项工作量不小的“工程”,然而有乐趣有期待就会做下去,没人下达指标任务,做舒缓些,不可让惬意的事成负担干劳累。
有时也想,是不是我这种做法真是没事事的多余无用功?但当录制完重放经过精心挑选
重新组合的音乐一首一首响起时,一种成就感、满足感甚至由喜悦到激动之情油然而生,就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完全值得。
自用录音设备的相关背景和情况是:
1、DAT | 使用机型:PIONEER D-C88,PIONEER D-HS5倒退几年十几年,虽然早就知道DAT、DCC、MD这些东西,但却从来没有真正去了解过,特别是在脑子里一直有一个严重的误解:认为这些东西都是先于CD出现的音乐设备种类,在声音更好的CD出现后,这些东西就逐渐被淘汰。其实,以全球第一台播放机上市说,CD是1982年,DAT比CD晚了5年(1987年),DCC、MD比CD晚了10年(1992年)。曾看过一篇发烧友测试评价CD、DAT、DCC、MD的文稿,最后的结论出乎我意料:音质最好的不是CD而是DAT。那么为什么CD普及如此之广,而DAT却从未普及,不仅不为很多人所知,而且几近于销声匿迹,DAT上市不到十年,播放机和原版带就全面停止了生产(DAT空白磁带的生产延续了一段时间,以支持已存在的DAT客户)。带着由此产生的浓厚兴趣,我后来看了一些有关DAT的背景资料,才有了逐步清晰起来的大致认识。DAT是一种高密度数字磁带录音介质,由索尼公司研制,爱华第一个推出原型产品。DAT的最终消亡,非但不是因为它的表
现差,而且正相反是由于它太过优秀,从而遭到了几乎所有CD软、硬件制造商的集体抵制(因为它可轻松复制CD内容和音质,CD的频响范围是20Hz-20kHz,而DAT是2Hz-22kHz),以后的命运一是DAT只在专业领域使用,二是由于销售数量少,各厂家便陆续停止了DAT机的生产。DAT机很少进入家庭的另一个因素,是由于销售数量少等因素带来的成本高价格贵。尽管如此,DAT机(品牌、型号)还是有不少的存世量(到今天基本上都为二手机),本人以为对于喜爱录制音乐或虽不录音但有较多的音乐DAT磁带来源者,买一台成不错的DAT机是一个好选择(即使用DAT机作为音频解码器也很有价值)。
简美妍整容本人在购买了先锋D-C88后,又网购了同品牌D-HS5,这样双机工作即使有一台出故障罢工也不怕;两机同品牌可以共用一只遥控器。D-HS5是最晚上市的型号,使用了本家Hi-Bit圆滑转换线路,上市晚的机型一是技术成熟,理应有出的表现,再是也大多有更好的成。
▲ 先锋DAT机和亿格瑞4K网盒
由于较难到DAT原版音乐带(即使有也价格昂贵),几乎所有购用DAT的用户都是为了自己录音,有DAT用家说,用DAT录制的音乐,比原来的音源(例如CD或任意格式的数字
音乐)更好听,本人经过实际体会完全认可这个结论。
▲ 先锋DAT和马兰士3磁头卡座
在人间 王建房在所有的DAT品牌中,先锋是唯一可用96kHz录音的(其它都为48kHz或44.1kHz),我以96kHz录制了少量音乐,效果当然好,不过大多还是选择用48kHz录音,因为经过实际操作和感受,觉得两者的音质音效区别并不明显,即48kHz音效已足够好,而由于96kHz走带速度快,每盘就要少录一些内容。DAT磁带空白带(主要是DDS1、2)市场上较多,价格仅为每盘小几十元,录制过一些内容的成很新的裸带一般价格仅为10元(重新录音没问题),DDS3、4价格更低,但不适宜家用,主要原因是带基材质偏硬扭力相对大,用多了会减少磁头使用寿命。
天天好时光▲DAT音乐磁带
2、MD | 使用机型:TASCAM MD-02B,Onkyo MD-105X▲ MD 录音机和解码器(蓝光机兼)
MD是迷你磁光盘的英文简称,也是索尼公司研发并于1992年正式批量生产的一种音乐存
储介质。MD集合光、磁、机、电等于一身,应该说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其优点除了磁光盘本身很小巧外,突出优势是可以(象录像带一样)用几种速度(即存储量)进行录音,且一张磁光盘的反复擦写功能,在理论上能够达到足以令人瞠目结舌的百万次(事实是不是真如所宣称的那样,永远不可能有人去尝试)。在我看来,仅凭这一点,喜爱录音或有较多MD已录资源的发烧友,就可以收入自己的录音听音系统——虽然这也是早已停产的一种设备。MD的获得成本较低,二手市场上MD机(座机和随身听)有不少,MD碟更多,其价位大都不高,本人的2台MD机都在千元以内(二手价),但一分钱一分货,其中天琴MD-02B是准新机(可能是最晚退市的机型),背板有同轴、光纤、平衡、RCA多种输入输出接口,功能很周全,看似很高档,但其RCA模拟输出音质平平,而数字输出到我的三台解码设备任何一台后,音质音效立即大幅度提升,说明机内的数字播放音质不错但DAC一般(与其相比,上述两台DAT机虽是二十多年前的产品,但其解码部分在今天看来也非常优秀,在听感上不输现在的很多中高端解码器,机上的耳机插口也有很不错的音质和推力)。总体来说MD可作为听音设备的补充,加之有录音方面的突出优势,还是有存在、使用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