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嘉禾伴嫁歌与土家族陪十姊妹歌之比较
李迪;陈超
【摘 要】湖南嘉禾的伴嫁歌作为汉族的代表,以其丰富的唱腔早巳闻名遐迩.而土家族陪十姊妹歌,作为土家族婚嫁音乐中的一个部分,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本文拟对这两个不同民族而又各极具代表性的婚嫁音乐作一个简单的比较.
笑傲江湖片头曲【期刊名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28)002
【总页数】4页(P11-14)
【关键词】土家族;陪十姊妹;湖南嘉禾;伴嫁歌;比较
【作 者】李迪;陈超
【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湖南,衡阳,421008;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J605
在风俗歌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婚嫁歌(nuptial song),主要流行于南方各民族和地区。它历史悠久,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就记有:“岭南嫁女之夕,新人盛饰庙坐,女伴亦盛饰夹辅之,叠相歌和,含情凄婉”[1],以此描述南方伴嫁唱歌之习俗。在由众多的婚嫁习俗相伴而生的婚嫁歌曲中,湖南南部嘉禾的伴嫁哭嫁歌(以下简称伴嫁歌)和武陵山区土家族的陪十姊妹歌(以下简称陪十姊妹)是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婚嫁歌曲的典型代表。对它们的异同之处进行比较研究,将有助于人们加深对婚嫁这个习俗及其音乐的了解,同时推动社会各界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开发和保护。下面就对这两种婚嫁歌作一个简单的比较。
1.土家族概况。土家族是分布于武陵山区,即鄂西南、湘西、川东南(今重庆市)、黔东北的一个少数民族,人口有570多万(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境内海拔多在400米到1500米之间,气候温和,雨水丰富。以种植农作物为生,主要有小麦、苞谷、油菜、桑叶等。
土家族历史悠久、渊源极深。早在殷末周初,其祖先就曾协助周武王讨伐殷纣王。其族源有多种说法,如今大众较为赞同土家族乃古代巴人的后裔。
土家族能歌善舞,山歌、号子、小调、风俗歌应有尽有,戏曲、舞蹈、曲艺等艺术形式竞先开放。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些艺术互相融合、彼此贯通,造就了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同时又与周边民族音乐文化相协调的、丰富的土家族音乐艺术。摆手舞、民歌、婚嫁歌等音乐形式为其典型代表。源于该地的《龙船调》、《黄四》等民歌闻名全国,深受人们喜爱。
2.湖南嘉禾县概况。嘉禾县地处湘南山区,面积仅为699.16平方公里,人口33.87万(2000年数据),是湖南省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县。地势东南西三面高,东北低,形成两个簸箕形盆地,大部分地面在海拔200米以下,年均温18度。境内土地肥沃,山川毓秀,景宜人。
嘉禾古名禾仓堡,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发源地。据明代王万树所著《衡湘稽古》以及清初李元度著《南岳志》载:“《管子》曰:神农种谷于淇田之阳,九州之人乃知谷食。”又云:“天降嘉谷,神农拾之,教耕于骑田岭之北,此地曰禾仓,后以置县。”现属郴州市。
在几千年的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历史进程中,嘉禾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独具魅力的地方传统音乐文化,如山歌小调、戏曲花灯等等,像瑰丽的奇葩,竞相吐艳。嘉禾与湘西桑
交响情人梦下载植同为湖南两个著名“民歌之乡”,其花灯与桑植、麻阳、平江一起被称为湖南“四大花灯”。作为世界口头文化遗产的昆剧中的一支——湘昆,也是在嘉禾发掘而出的。但在嘉禾境内流传最广、受众最多、影响最大、最具代表的是婚嫁音乐中的伴嫁歌。
3.产生的社会文化之异同。
(1)不同点:一是民族属性:伴嫁歌属于汉族,陪十姊妹属于土家族;二是区域位置:嘉禾在岭南山脉,湖南最南端,地理位置底;土家族主要在鄂西南、湘西北等地,武陵山脉贯穿其中,地理位置较高;三是自然条件与生产力水平:嘉禾地理位置较为平坦,易于耕作,土地肥沃,生产力及生活水平相对稍高;土家族居住地地势较为崎岖不平,不易于作物耕种,生产力及生活水平相对稍低。
(2)相同点:都属丘陵山区,都以农耕为主,生产力整体都不高,都产生了各自的婚嫁习俗。
伴嫁歌与陪十姊妹同属口头传唱的民间音乐,其起源史书都不曾记载。所以,除了民间传说之外,这些活动起于何时、何地我们已不得而知。但这种活动也曾见于古代诗文中。如上面《岭外代答》中叙述,还有同治七年撰写的《桂阳直隶志》(嘉禾县曾隶属桂阳州,作者附注)27卷载:“明曹友白教谕作芙蓉竹枝词十余章”。其中一首写道:
采茶末了又蚕桑,萝婢荆妻镇日忙;
闻道邻家新嫁女,花筵约伴唱娘娘。
伤信
在嘉禾,花筵即为坐歌堂,唱娘娘就是唱伴嫁歌。无独有偶,陪十姊妹也有竹枝词。清乾隆时期土家族诗人彭秋潭就写有:
十姊妹歌歌太悲,别娘顿足泪沾衣;
宁山地近巫山峡,犹是巴娘唱竹枝。
“巴娘”即土家族妇女。除此之外,在各地方县志也有描写。如同治版《嘉禾县志》载:“嫁女前夕,具酒馔,集妇女歌唱,歌阙,母儿及村姑伯姨们,相向而哭,循叠相继,达曙乃止。”[2]乾隆年间湖北《长阳县志》中:“宁乡(长阳安宁乡)地近容美(今湖北鹤峰县)、巴东,民杂苗蛮(蛮即土家族)。其嫁女上头之日,择女八九人,与女共十人为一席(即所谓“陪十姊妹”)。是日父母、兄嫂、诸姑及九女执衣牵手,依次而歌。女亦依次酬之……歌为曼声,其哀,泪随声下。”
从上面描述看,伴嫁歌起源肯定早于宋代,两种民歌形式在明清时期已经极为盛行。
经过千百年来的发展,两种音乐形式在演唱程序、演唱形式、演唱内容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模式。这些模式具有很多共同点,也有一些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1.举行的时间地点。相同:都在结婚之前的晚上通宵进行,场地是在女方家的堂屋里。
不同:陪十姊妹一般只有出嫁前一个晚上;伴嫁歌的时间更长,一般有两到三个晚上,前两个晚上从晚饭过后,入夜即散,出嫁前一晚通宵,有的甚至到出嫁三天后新娘与新郎回娘家才结束。
2.参加表演者。相同:都为女性,数量较多,至少在10人以上。
不同:伴嫁歌歌者分工很细,有歌头,伴头,歌舞手等种类,并各司其职。歌头是率众人歌唱之人,由最能唱、歌最多者担任;伴头是边唱边招呼客人者,一般为两到三人,由新娘最好朋友或亲属担任。歌舞手中,亲朋好友都有,老少婚否不限。位置等不作规定,随意性强。陪十姊妹则包括新娘只有十人,其他女眷亦可参加,人越多越好,但至少是十人[3]871,且都为未婚姑娘,其中有两位身份不同者,叫“陪姑娘”。位置有规定,比新娘大的坐上方,小者坐下方。
3.演唱形式。在演唱形式上,伴嫁歌与陪十姊妹都极为丰富,如下表:
从上所列来看,伴嫁歌表演形式比陪十姊妹稍丰富,形式更多,唱中带骂、歌舞相伴,生出无限趣味。伴嫁歌在演唱过程中不曾有乐器伴奏,而陪十姊妹既有无伴奏演唱,亦有用唢呐丝弦伴奏的[3]871。
问情诗4.表演程序。经过千百年来的不断发展,两种婚嫁歌都形成了一定的表演程序,这些程序各具特。伴嫁歌有安席歌、耍歌、射歌(即如今的拉歌)、长歌(分节歌的形式,歌词很长)、舞歌(边唱边舞)、骂歌(边唱边骂)、哭歌七个程序。这些程序犹如现在的大型声乐套曲一样,又各自成体系,表演时一般依次按以上排列顺序进行,但有时也可依现场情况随意微调,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陪十姊妹开始是开台歌,最后是圆台散场,中间为轮唱或互相挑战的对歌。
对两种形式进行分析,开台歌同安席歌,耍歌同轮唱,射歌同互相挑战的对歌,仅仅是名字不同而已,实际形式都一样。伴嫁歌的哭嫁是在新娘上轿时分进行的,到这里也就说明伴嫁活动快要结束了,这也就相当于陪十姊妹的圆台散场。因此,相对来说,伴嫁歌的形式更多,更丰富,过程也更为清晰。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表演过程中除了唱相关歌曲外,
还都会演唱一些时令民歌小调。刘易飞
5.演唱内容。伴嫁歌与陪十姊妹作为特定的婚俗的产物,其活动都是以新娘为主线,以女性为主题展开的。因而,它们所表现的内容大体上相同。主要表现在: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兄妹手足之情;抒发同龄妹情深,倾诉分离之苦;埋怨不幸婚姻,抨击旧时婚姻制度对妇女所造成的伤害;讲述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身边闲情趣事;劝慰新娘、恭祝吉祥等等,是旧时妇女生活的形象写照,妇女心声的由衷表白。但在趋同的情况上,所诉情感在一些地方轻重有异。具体分析有:伴嫁歌更多的注重离情别绪,嘉禾俗语“送送三百三”,就说光送之类歌曲就有三百多首,而陪十姊妹则是离情与劝慰并重;陪十姊妹有许多劝新娘遵从“上孝下敬、三从四德”的[3]871,很少触及到封建婚姻制度的[4]28,但在伴嫁歌中,这类歌曲几乎没有,而是通过众多的骂媒歌和其他诅咒婚姻歌曲来影射、抨击封建婚姻制度。这也是两种内容之最大不同之处。
陈奕迅 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