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自艺术歌曲思乡》的艺术特字数:2551    字号:大 中 小   摘要:本文通过笔者对黄自艺术歌曲的学习和了解,从旋律特征、伴奏手法和演唱要领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浅议中国艺术歌曲《思乡》的艺术特。
  关键词:旋律特征;伴奏手法;演唱要领
  一、黄自的艺术歌曲介
  黄自的音乐创作多以歌曲为主,艺术歌曲是黄自所有音乐作品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种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古诗词性艺术歌曲。这类作品音乐上富于浪漫主义气息,具有一定民族风格,充满了宽广‘的气势和明朗乐观的情绪。《点绎唇》和《花非花》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二是抒情性性艺术歌曲。这类作品的篇幅比上述古诗词艺术歌曲要大,根据歌词的要求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上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大胆的构思,它们都是专供音乐会演唱的独唱曲。明显地表现了他的独特创作个性——在严谨的形式中,以洗练的笔调,鲜明的形象,丰富的和声语言表现情景交融和内在的戏剧性激情。例如: 《玫瑰三愿》、《春思曲》与《思乡》这三首代表作。三是现实性艺术歌曲。这类作品最接近现实生活,他反应了当时的时代性和现实性,表现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对劳苦的人民的悲苦,具有时代的进步意义,例如: 《天伦歌》、《睡狮》。
  二、歌曲《思乡》的创作背景、风格及特点
  歌曲《思乡》创作于1932年4月24日,词作者韦瀚章。这首歌风格雅致,技法精湛,结构规范严谨,句法清晰。音乐的意趣、句法、节奏等等一一与歌词吻合,同时还利用和声、伴奏经情感很透彻的表现出来。钢琴伴奏有流水的上下起伏感,同时伴有似杜鹃跳动的轻巧节奏型,左手与右手相呼应,歌曲最后又出现了柳丝轻拂的描写,暗示着又回到现实,仍怀着满腔离愁别恨,要随流水一同归去。
  这首歌曲虽然是一首抒情歌曲。但是他创作于19世纪30年代,这是中华民族特殊的年代,中华民族处于动荡不安的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贫穷落后,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日寇的入侵,国破家亡,民不聊生。黄自先生身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大背景之中,他的创作灵感,创作审美思维都受到了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的冲击,中华民族在流血,先生的心在颤抖,先生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情,期盼、激情与怒吼被交织在一起。
  三、歌曲《思乡》的分析
  1.旋律曲调特征
  黄自先生在创作中十分注重在表情达意方面所起的作用,应用变化音来加强歌曲的表现力,熟练地使用各种不同的变化音产生不同
万圣节歌曲的艺术效果,变化音的运用是歌曲《思乡》的主要创作特点。
  歌曲《思乡》中多次出现变化音,第一乐段首句“柳丝系绿,清明才过了”,乐句中出现了一个#F,#F—G小二度变化音,歌词的寓意在描述春天来了,万物都苏醒了,刚发新绿的柳丝在微风中摇曳,变化音在这里出现,增加了一种不稳定的感觉,为后面歌词的离别,做出了一个小小的铺垫。第二段首句“万种闲情,满怀别绪”使用连续的半音上行,这让离别的情绪不段的加强,旋律音的由低到高递进,出现了还原a、#c—d,有向d小调(F大调的关系小调)游离的倾向,表现出柔和暗淡的彩。是通过强调“万种”与“满怀”来表达杜鹃的啼声,“惹起”了思乡的复杂心情,同时为高潮“问落花随渺渺微波是否向南流”的出现作了情感上的堆积。“问落花随渺渺微波”使用的是旋律下行,接着“是否向南流”使用了一个六度大跳,此时调性又刚到了主调,不绝于耳的杜鹃啼声勾起了主人公复杂的思想情怀。
  2.伴奏手法
身不由己 丁当  歌曲《思乡》,是通过半音化的和弦塑造音乐形象的典范之作。这首词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寄景抒怀,看到杨柳轻拂,象征离情别意,听到杜鹃鸣啼,预示游子还乡。前奏首先把人带入了柳丝摇曳,和风煦日,令人千思万绪的春天。运用了上下起伏的分解和弦伴奏音型,来村托思乡的复杂心情和气氛。自古以来杜鹃的啼声就是人们思念的比喻,通过杜鹃声声啼血,生动地表现出“我”对故乡牵肠挂肚的情怀。15至20小节伴奏音型改变为柱式和弦,表现出强烈的情绪转换,形成全曲的高潮。在15至20小节中,“惹起了万种闲情,满怀别绪”,是由降E大调各类连续副属七和弦,使高声部与低声部半音化反向进行,副属和弦的应用,造成了情绪激动的效果有力地配合歌声推动高潮“问落花,随渺
渺微波是否向南流?”的出现,将心潮起伏乡思涌动的内在情绪表露无遗。从21小节起,伴奏回到流动缠绵的琶音音型,直至结束,再现了盼望回到故乡的热切之情。
爱情鸟 林依轮  3.演唱要领
  《思乡》是一首抒情歌曲,是歌词韵律和歌曲韵律、节奏紧密结合的一首经典的艺术歌曲,在演唱时首先要把握“文人思乡”这一基本的情绪,在声音的力度与感情、彩上加以控制和变化。起始句,“柳丝系绿”用轻、弱的音,气息要控制,到“清明才过了”音要慢慢渐强,表现出柳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状态,“独自个凭栏无语”情绪要调整,带上惆怅的情绪.音慢慢的减弱,表达内心的感叹,“更那堪墙外鹃啼”递进上行,“墙”字递进到高音F,音要强,把情绪
慢慢地推上去,“一声声道,不如归去”仿佛是自言自语,低声叹息,无奈,音慢慢减弱。第二乐段“惹起了万种闲情,满怀别绪”用不和谐的半音上行表达了身在异乡,抑郁的心情。音渐强到 “问落花,”的问字全曲的最高音G,是情感的一种释放和宣泄,要以饱满结实的声音将思乡的愁绪全部释放出来。“随渺渺微波是否向南流?”先抑后扬,自言自语,一种疑问的语调,要用略带伤感的音来表现游子漂泊在异乡的艰辛。
  四、歌曲《思乡》的艺术影响
我们好像在哪儿见过
苟芸慧和陈茵媺  黄自艺术歌曲是继萧友梅、赵元任之后中国艺术歌曲在20世纪30年代的代表。他的艺术歌曲中所体现出的思想感情更多地是代表了当时知识阶层文人的内心与精神世界。《思乡》作品,格调高雅,意境隽永,流传很广,特别是在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中很有影响。他根据歌词,对音乐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大胆的构思,注意发挥演唱者的技巧。这首歌篇幅不大,技法洗练,结构严谨,形象鲜明,较好地体现了歌词的意境和感情,使作品富f:独特的艺术魅力。
权志龙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