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和声及其发展
王飞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甘肃兰州730070宝鸡文理学院音乐系,陕西宝鸡721007)
摘要:和声是一个外来词汇.英文名,g,:harm ony,意为协调、融洽。和声在音乐中表现的意义是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则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中国在几千年的音乐传承之中。多声音乐虽然比较丰富。而作为多声音乐的理论指导——和声却发展迟缓。中西方音乐最开始虽然都是单声音乐.但是西方从15、16世纪开始。和声就逐渐得到重视和发展.并最终形成了完备的和声理论体系。民族和声却直到近.几十年,在几代音乐家的努力之下才获得了逐步的发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民族和声发展的滞后?传统音乐之中究竟有没有和声因素?民族和声近几十年获得了怎样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同时也指出了民族和声在今后的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民族和声民族调式和声风格三度叠王
和声是一个外来词汇。英文名称ha r m ony。意为协调、融洽。和声在音乐中表现的意义是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则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它包含:①和弦,是和声的基本素材。由3个或3个以上不同的音,根据三度叠置或其他方法同时结合构成,这是和声的纵向结构。②和声进行,指各和弦的
先后连接.这是和声的横向运动。因此,说到和声,就必然要涉及到多声部。但是。在中国几千年的音乐传承之中,民族音乐只能局限于“线”的表现手法范围。在“线性”方面表现出了极其细致的多变.这也成就了中国民族音乐在旋律上的丰富多彩。然而,多声音乐的发展相比高度发展的欧洲专业音乐的确是滞后的。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以及西方音乐的传入.特别是在西方音乐理论的影响和推动下,民族多声音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民族和声也因此孕育而生。民族和声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伴随着诸多疑问.如民族和声究竟以什么为前提?西方和声理论中的三度叠置的结构是否适合我们的民族音乐等等,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来探寻中国民族和声的滞后因素。
徐健淇
适合婚礼上唱的歌曲一、中国民族和声发展滞后的历史原因
与西方音乐相比。中国民族和声发展是比较落后的,导致这种局面.除了众所周知的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等原因以外.我认为还有以下原因:1.传统音乐理论的贫乏。从我们现今的音乐教育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不论是专业音乐学院、高师音乐院系或是中小学音乐课.所学之音乐内容大多是西近现代音乐.特别是音乐理论的学习,几乎不会涉及到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一直以来.传统音乐理论的学习也只是少数人的专利.这固然是和传统音乐理论艰涩难懂有关.但是传统音乐理论缺少一套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确是其根本原因。从而也导致了传统音乐的普及面不够广泛.制约了传统音乐的发展。特别是以民族和声为基础的多声音乐。
谁是谁的谁歌词
2.民族调式的影响。我国的民间音乐中,调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最为普遍的是以汉族调式为代表的“五声性调式”.即以五声音阶和以五声为骨干构成旋律的调式。这种调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一个正音都可以做主音.因而非常适合单声部旋律的写作。而西方音乐的七声音阶调式体系每一个音都有明确的导向性。在此基础上很容易建立功能和声体系。从而形成多声音乐写作的理论指导。而在五声调式基础上建立和声要么改变了民族音乐本身的风格.要么缺少了和声所必需的功能特性.这两个方面之间的矛盾至今仍然影响着民族和声的发展。
3.民族乐器的制约。我国民族乐器种类众多,每一种乐器都各具特。千差万别。这样的乐器特性对于发展单声部旋律。优势非常明显.但是,对于多声音乐的合奏形式来说却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为每一种乐器的音差别很大.那么在音上就不会有很好的融合性。还有点就是,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乐器几乎i正少有低音乐器.这也是制约和声发展的重要因素。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认为民族音乐完全就没有多声形式的音乐或者说完全没有和声因素呢?当然不是!民族音乐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绝非所有都是单音音乐。特别是民间合唱(劳动号子)、地方戏曲音乐以及民间乐队曲中.存在着明显的多声部音乐或和声因素,这是肯定的。
二、民族音乐中的和声因素
本兮死了就一般常遇到的情形来看.民间多声部音乐和下面几个方面有关:
好莱坞明星排行榜1.由声部音区的不同所产生的分声部和音。男女或
成人儿童的声部音区不同是自然的现象。在唱同一曲调时,产生分声部的情形也是很自然的。这时彼此的分声部旋律都流畅。使纵的关系上构成悦耳的协和音程。比如这样一段音乐:
这是两位演员(一男一女)合唱时出现的很有趣的分声部。这里构成的音程是四度,结束在八度。
whosthatgirl
2.接唱形式中声部重叠时的多声部。劳动号子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