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原湖北辞职县委书记的告别信和演讲稿刷屏了!
提⽰:
陈⾏甲,男,汉族,1971年1⽉⽣,湖北省兴⼭县⼈,1992年8⽉参加⼯作,清华⼤学公共管理硕⼠。
陈⾏甲26岁时担任共青团湖北省兴⼭县委书记,32岁任湖北省兴⼭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35岁任湖北省宜昌市发展和改⾰委员会副主任,38岁任湖北宜昌经济开发区⼯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正县级),40岁起担任全国百强县——宜昌宜都市市长。2011年10⽉,出任恩施⼟家族苗族⾃治州巴东县委书记。2015年5⽉,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
号。
主要简历
2007年03⽉--2008年05⽉,任湖北省宜昌市⼈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党组成员
2008年05⽉--2009年12⽉,湖北省宜昌市⼈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党组成员、湖北宜昌经济开发区⼯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2009年12⽉--2011年01⽉,湖北宜昌经济开发区⼯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正县级)
2011年01⽉--2011年10⽉,湖北省宜都市委副书记、宜都市⼈民政府代市长、市长
2011年10⽉--2016年12⽉,任湖北省巴东县委书记,曾因⾼调⾔⾏多次引发舆论关注。为了推介巴东旅游,曾从3000多⽶⾼空跳伞;为了宣传和推介巴东,2015年,陈⾏甲发布了⾃⼰的⾸⽀MV《美丽的神农溪》,⽹络点击量达73.5万次、社交⽹络转发量⾼达12万次以上。
2016年9⽉7⽇,拟为湖北省恩施州领导班⼦换届新提拔(重⽤)⼈选考察对象。2016年9⽉,陈⾏甲正式向湖北省委提出辞职。
2016年12⽉2⽇中午,陈⾏甲在朋友圈发出⼀篇《再见,我的巴东》告别信,宣布离任湖北恩施⼟家族苗族⾃治州巴东县县委书记。
再见,我的巴东
就要离开巴东了,⼼⾥有太多不舍。窗前是⼣阳下西壤⼝远⼭的轮廓,连绵起伏若波涛,就像我此刻的⼼绪。五年多时间,似乎⼀晃就过去了,有很多的话想说,⼜不知从何说起。
来巴东之前,我⽣命中和巴东只有两次交集。⼀是⼩时候11岁之前,在兴⼭县⾼桥乡下湾村长⼤,那⾥离巴东县边界的⽩湾村只有⼗⼏⾥路,我知道姨妈就嫁在巴东县⼀个偏远的村⼦;⼆是⼗年前从宜昌坐船到重庆,曾经在烟⾬濛濛中经过巴东,同⾏介绍巴东县城旁边的巫峡⼝就是五元⼈民币背后的
图案。
2011年10⽉9⽇,接到省委组织部通知要来巴东⼯作。“巴东”两个字遥远⽽模糊,我只能通过⽹络来了解我的新家。⾄今仍记得最初在百度键⼊“巴东”之后,给我的深深震撼。在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风光背后,邓⽟娇、冉建新这些个名字,把“巴东”两个字牢牢地链接在天量⽹络负⾯信息中,夹杂着怨⽓、戾⽓,汹涌扑⾯⽽来。
我⽤了⼀周时间全⾯地搜索巴东,了解巴东,我的笔记本上记满了整整⼗页,⼈未到,⼼已先⾄。2011年10⽉15⽇,我离开宜都,踏上巴东的⼟地。我带着沉重的责任⽽来,带着深深的担忧⽽来,带着满腔的热情⽽来。
2011年11⽉,第⼀次登上⼤⾯⼭,在漫⼭红叶簇拥的轿⼦岩上,远眺穿越巫峡从天边奔流过来的长江,⼼⾥涌起莫名的感动,想起了泰⼽尔的那句 “这是最最遥远的路程,来到最接近你的地⽅……”,我觉得我在这⾥到了“⾃⼰的门”。那天晚上,我写下了来巴东后的第⼀⾸诗:
终于,我来到这条河流,
终于,我来到这条河流,
穿过斜阳,穿过密密的⼭林,
我看见了你,
谢羽亿牵手在红叶尽处,你孑然⽽⽴,
这就是梦中遥远⼜清晰的你么?
你在这⾥默默地等候了多少年哪?
亲爱的,我来了!
我到了你,就在今⽣!
我要告诉我前世的前世,/我们已经在今世相遇;
我要告诉我来⽣的来⽣,
因为爱,我愿意做⼀块幸福的⽯头……
这些年就这么过去了,此刻,我觉得我就是⼀块幸福的⽯头,在⽣命中最好的时光,落到这⾥。清晨在云雾霞光中醒来,⽩天在⼤⼭⼤⽔中穿⾏,傍晚在船笛灯影中漫步,⼊夜枕着阵阵涛声⼊眠。回望在巴东的每⼀天,都是幸福。
⽤最简单的词汇来表达此时的⼼情,就是“感谢”。
感谢巴东五⼗万⽗⽼乡亲,感谢你们的接纳,让我在第⼀时间就感觉回到了故园。我在巴东的⼗多万穷亲戚们,虽然不为你们直接服务了,我还会牵挂你们,还会尽⼒为你们做⼀些事情。
感谢我的同事们,感谢你们的⽀持,县委这⼏年每年确定要⼲的⼏件⼤事都得到⼤家的拥护。希望你们将来念起我时,能体谅、忘记我的严厉和苛刻。以后我不再是你们的领导了,但我还是你们的微友,你们的笔友,你们的球友,你们的驴友。
感谢我苍⽼的亲亲姨妈,妈妈⽣前最牵挂最⼼疼的⼤。还有我的三个表哥,你们在偏远的村⼦⾥默默地劳作⽣活,这些年,你们从来没过我,没有让他⼈知道你们是县委书记的⾄亲,哪怕姨妈病重到县医院来住院,都没有让我知道。
感谢众多的⽹友们,感谢你们满怀热情地⿎励、监督和批评,其实这⼏年我⼀直和你们在⼀起。我在论坛有ID,名字是五个字(别猜,管理员也不知道那是我哟),偶尔也发过⾔,参加过讨论……,也要特别感谢⽯头、⾍⼦、⼩只只,你们爱之深,责之切,⼀直坚持从批评⾓度发声,对我的⼯作是很好的帮助。
最后感谢默默奉献,⽀持和服务巴东乡村公益的王名⽼师、濮存昕⽼师、狄森、邓飞、袁辉、陈静⼩
师妹、李杰⼤哥、鹏飞、安⽟、周健、⽶燕……以及所有长期或短期,有名和⽆名的⽀持者们。你们不图名不图利,对弱势者充满悲悯,并付出满腔热忱,你们的精神和情怀温暖着这⽅仍然贫瘠的⼟地。巴东五年,与你们为伍,也让我时时直⾯来⾃草根的真正的⾃⼰,深深感受到服务于草根才是我⼀直追寻的幸福。
我在巴东所做的⼯作,⾃⼰最满意的是和⼤家⼀起凝练了“⼲净、⾃强”的巴东精神,并带领⼤家⼀起⾝体⼒⾏。我不敢说⾃⼰不负苍⽣,但我敢说⾃⼰不负本⼼,敢说⾃⼰是个不收钱的县委书记,敢说⾃⼰已经拼尽全⼒。
狼吻门我最遗憾的是,近五年来,巴东的产业发展⼀直步履艰难。这⼏年我们⽤⼒最⼤的⽣态⽂化旅游业直到今年才算是真正地起势了。去年底和今年启动的⼏个⼤项⽬国⽹光伏扶贫、⾼铁⼩镇、长江盈彩⽔岸让我们看到了曙光,但实施过程中困难不会少。我的后任同事们,你们带领全县乡亲们脱贫奔⼩康的任务还很重。
艳平⼜勤奋⼜正直,郭玲有情怀有担当。相信我的后任同事们会⽐我⼲得好。相信未来的巴东⼀定会政治⽣态⼭清⽔秀,社会⽣态⼭清⽔秀,⾃然⽣态⼭清⽔秀,是长江边上最⼲净最美丽的⼩城,是⼀个外地⼈来了都不想⾛的地⽅,是⼀个⽣活在这⾥的⼈们都感到幸福的地⽅!
⼀个⽣活在这⾥的⼈们都感到幸福的地⽅!
佳木斯快乐舞步完整版下载
清清的我⾛了,正如我清清的来;我挥⼀挥⾐袖,不带⾛⼀⽚云彩。再见了,我的巴东!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我已飞过。此去经年,⼭长⽔阔,你在我的⼼⾥,在我的梦⾥。
为什么辞职
陈⾏甲辞职后去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辞职?2018年5⽉31⽇下午,陈⾏甲在浙江⼤学紫⾦港校区所作的演讲给出了答案。
尊敬的各位⽼师,亲爱的同学们:
⼤家下午好!
感谢阮⽼师和忻皓的邀请,让我来浙⼤的紫领问政讲堂演讲。这是第17期。我查了⼀下前⼗六期的演讲嘉宾阵容,吓了⼀跳,⾥⾯有⽼省长、现任厅长、⼤企业家、⼤学者,让我这个后来者很有压⼒。稍感庆幸的是,上这个讲堂的公益⼈,我是第⼀个。我希望我能讲得有点不同,让⼤家有⼀点启发。
我曾经是⼀个官员,是⼀个⾃认为合格的官员。这个衡量的标准,⼀是我服务过的⽼百姓绝⼤多数对我的认可,曾有朋友说互联⽹上⽼百姓对我那么多⼀边倒的匿名评价,是许多⼈花钱雇⽔军都买不到的效果;⼆是党曾经给我的巨⼤荣誉。⼈民众认可,党认可,我可以⾃豪地说我⼈⽣上半场的⾏政⽣涯是成功的。
我⼈⽣下半场选择辞职从事公益,当时曾经引起过⼀些猜测和讨论。其实没⼤家想象的那么复杂。现在,我可以轻松快乐地跟⼤家说,那只不过是我的青春记忆的⼀次复苏⽽已。
今天⾯对同学们青春的⾯庞,我想跟⼤家分享我的过往⼈⽣中三次难忘的成长体验。希望我的这些体验能对你们未来的⼈⽣选择有所裨益。
曾经看到过这么⼀句话,如果⼀个⼈⾜够幸运的话,其⼀⽣中会有三次成长。第⼀次,是发现世界不以⾃⼰为中⼼;第⼆次,是发现有些事⾃⼰⽆能为⼒;第三次,是明知道⽆能为⼒还去做。今天我想和⼤家分享我⾃⼰的这三次成长的故事。
第⼀次成长的体验
闫妮最新新闻
⾛出⾃我,对我来说是来得⽐较早的
我在农村出⽣长⼤,从⼩跟着妈妈⼀双脚板⼭⾥来⼭⾥去。妈妈是我的⼈⽣中第⼀个导师,也是最重要的导师。妈妈只念过两年书,没给我讲过什么深刻的道理,但是她的⾔传⾝教深深地影响着我。
童年记忆中我们家门外的阶坎是过路的背脚夫必须要歇靠的地⽅。⼀是我们家门外总是扫得⼲⼲净净的,⼆是每个背脚夫都会在我家讨到⽔喝。我们那个村⼦很偏远,很穷。村⼦⾥有⼀户很特殊的⼈家,男主⼈姓潘,我叫潘伯伯,⼥主⼈姓王,我叫王伯娘,他们家有七个孩⼦。记忆中潘伯伯⼀家在
村⼦⾥不受⼈待见。潘伯伯常年佝偻着腰,拿着个烟袋,⾛到哪咳到哪,吐到哪;王伯娘似乎永远没梳过头,总是蓬头垢⾯,因为潘伯伯动不动打她,她总爱哭,眼⾥总有眼屎。就是这家⼈,经常会到我家借盐吃。我很少看到他们还过。⼤抵因为⾯⼦的缘故,他们时常换不同的孩⼦来借。但是,我妈妈从来没让他们空⼿回去过。少不更事的我曾经问过妈妈,他们总说借,总不还,为什么还要给他们借?还记得当时妈妈拉下脸呵斥我:⼈不到活不下去的地步,怎么会借盐吃?我们不给他们借,他们就没地⽅借了,以后不准你说这种话!
还有⼀次,夜晚妈妈给我洗完脚,准备招呼我睡了。这时窗外传来断断续续的哭泣声,打开门⼀看,是王伯娘。原来是她家三⼥⼦有媒⼈上门提亲了,可是没有⼀件穿得出去的⾐服。王伯娘⼤致也是⽆路可⾛了,⼜到唯⼀的求救处来哭泣。那⼀晚,我亲眼看见妈妈把她出嫁时穿的⽩⾊带暗红格⼦的确良⾐服,送给了三⼥⼦。从我童年到少年的过程中,我亲眼见到或者听到潘伯伯家⽼少⼀个⼀个死去,到最后只剩下⼤⼉⼦⼀⼈,坐牢回来继续在村⾥⽣活着。他们家多数是病死的,也有到外地卖⾎感染艾滋病死的,还有在外地做⼩偷被⼈追到地⾥打死的,⽐余华的《活着》讲述的徐福贵⼀家⼈还要特别。他们家因为太穷,葬礼都很寒酸。记得童年的⼀个清晨,得知王伯娘夜⾥去世了,我远远地看见妈妈赶过去帮助料理王伯娘的遗体时痛哭失声。回想起来,我妈妈虽然也穷,但是她就像村⾥的菩萨,悲天悯⼈。她在⽤她不⼤的⼒量,⼩⼼翼翼地呵护着⽐她更弱的⼈活着的尊严。
童年和妈妈在⼀起的⽣活,虽然穷,但是我们不缺少⼈世间最宝贵的东西——爱。爱是⼈世间最具发
散性的物质,不以
童年和妈妈在⼀起的⽣活,虽然穷,但是我们不缺少⼈世间最宝贵的东西——爱。爱是⼈世间最具发散性的物质,不以⾃⼰为中⼼,体恤他⼈的感受,才是爱的本质。妈妈亲切的笑容,温暖得可以融化冰雪,是我⼈⽣⼒量的源泉。妈妈离开多年,我辗转过很多地⽅,但是⽆论我⾛到哪⾥,⼀直带着妈妈的遗像,在她的笑容中感念她留在世间的温暖。妈妈给我的爱,给⽐她更弱的⼈的爱,像⼀颗种⼦深埋在⼉⼦的⼼底。
童年和家⼈在⼀起
在我前半场的⼈⽣中,⽆论是求学⽣涯还是⼯作经历中,与⼈为善,愿意为他⼈着想,是我周围的⼈给我的标签。⼤学时曾有⼀个平时交往并不多的隔壁寝室同学,毕业前⼤家⼀起聊天时说:如果将来我临终前有⼀件放⼼不下的事要托付⼀个⼈,我托付给陈⾏甲。我⾄今把他的那句话记着,视为我的⼀个极⾼的荣誉。
我后来当了官,妈妈留在我⼼底的种⼦慢慢地⽣根发芽,开枝散叶,让我怀着和妈妈⼀样的悲悯态度来对待弱者,让我耻于在穷困的⼟地上锦⾐⽟⾷从⽽坚守⼲净的从政底线。
我曾经做过五年多县委书记。有⼈说县委书记是中国权⼒最实的官。我在这个平台上,以我服务的⽼超级星伴奏网
百姓为中⼼痛痛快快地做了⼀些事情。⾯对当地曾经浑浊的政治⽣态,我借党中央强⼒反腐的东风,下重⼿扭转风⽓。曾经⼀年多时间⾥,我亲⾃签字或者亲⾃部署抓捕的⼯程⽼板和官员就达87⼈;为了逼着官员眼睛朝下,我打造了⼀个创新的平台,让全县⽼百姓公开评价⼲部;在那个⼏乎全省最穷最边远的⼭区县,顶着⼤家不看好,甚⾄时任县长都不⽀持的压⼒,通过信息化实现了农民办事不出村,办起了农村信息赶集;为了省钱并考虑宣传效果给当地旅游代⾔,我亲⾃出镜唱歌录MV,⼿持旅游宣传旗帜直播3000⽶⾼空跳伞……
陈⾏甲巴东3000⽶跳伞
王曼昱个人资料虽然我为官时的“特⽴独⾏”曾带来⼀些质疑和掣肘,个别我的主要领导坚定地认为我是在出风头搏政治前途,但是我不以为意。只要不违背组织原则,我会做⾃⼰认为对的事情,别⼈怎么看不是我考虑的重点。
任职期满后我被省委提拔公⽰了,但是我最终决定辞职从事公益。在这⾥我也想澄清⼀下,我辞官从善并不意味着我认为从政有什么不好。从政在中国⽂化中⼀直都是主流的效率最⾼的为民服务的⽅式之⼀,现在也是如此。很多我⾮常敬佩的⼈都在各级岗位上从政为民,他们的奉献值得尊敬。只不过那个时间点上,综合我的处境、我的理想,以及时代提供的机会,我认真思考后认定辞职从善对我来说是⼀种更好的⼈⽣选择。
在外⼈眼中,我放弃明显的仕途前景,⼀定经历了内⼼的波澜壮阔。其实对我来说只不过是顺⽔⾏⾈⽽已。以前我说想为⽼百姓做些事,没想当⼤官,那些⼈说我是在装。现在,我⽤⾏动证明,⼀个不以⾃⼰为中⼼的⼈,功名利禄真的没那么重要。他可以听从⾃⼰的内⼼,只分对错、不论输赢。有些时候,⽣活的逻辑是你越是不论输赢,你赢的概率反⽽越⼤。我不当官了并不是输了。我赢得了内⼼,赢得了尊严,赢得了在公益领域继续为⼈民众服务的机会,这是更⼤的赢。我辞职后⽹上曾出现很多写我的让⼈动容的⽂章,其中有⼀篇《前途多艰,甲哥保重》,⽂章最后⼀句话就
是:“ 单就⽼百姓都喜欢他这⼀点,他已经赢了!”。
和百姓在⼀起
第⼆次成长
转场公益的最初,⾯对⼏乎远在天边的理想,那种深深的⽆⼒感
我在决定转场公益之时,理想就是做这个时代的晏阳初,去做乡村平民教育,我甚⾄在给当时省委主要领导的辞职信中附上了我的晏阳初计划。但是,就在我辞职后的第⼆天,爆发了⼀个全国热点——罗尔事件。以前在我⼯作的县⾥发⽣的好⼏起⼉童⽩⾎病导致倾家荡产的例⼦曾触痛过我,罗尔事件让我更深更细地关注到这个社会痛点。
上⽹深翻,发现早在2011年3⽉4⽇,当时的国家卫⽣部就曾表态从当年起全国的急性⼉童⽩⾎病要推⾏免费,可是罗尔事件表明这个政策并没有落实。这激起了我的热情,我想这⾄少说明了两个问题,⼀是⼉童⽩⾎病免费这件事有必要性和可⾏性,否则当时的国家卫⽣部不会表态;⼆是这件事很难,否则不会这么多年没落实。再深⼊研究发现,这件事难就难在底数不清、路径不明。
所以,我反复考虑之后决定先搁置我的晏阳初计划,这个可以留到以后再做,我先着⼿从公益的⾓度来尝试为推动⼉童⽩⾎病免费探底、探路。
⽩⾎病免费探底、探路。
开始之后才发现这谈何容易!可以说,当初的我除了理想和热忱,⼏乎⼀⽆所有。⼀是没有⼀丁点⼉⽩⾎病专业医学知识,⼆是没有任何公益从业经验,三是没有钱。我和家⼈讨论想法,和他们⼀起画树状图分析该怎么做。他们客⽓地听着,也从价值观⽅向的⾓度说⼏句⿎励的话。但是,不光是他们都不看好,我有那么⼀刻也在反思⾃⼰是不是想蹬着⾃⾏车上⽉球,太⾃不量⼒了。
⼀开始去拜访⾃认为潜在的资助⼈的时候,也吃过闭门羹或变相的逐客令。有时联系曾经对我很亲热的朋友,要么不回复,要么回复时那种疏远和冷淡隔着屏幕都能让你感觉到;有时我充满热情地给介绍我的想法,得到的却是慵懒的呵⽋或者刻意转⾛话题的尴尬。不⽌⼀次,从别⼈办公室⾛出来的时候,脚步⽐进去的时候沉重很多。最初的⼏个⽉,时常伴随着深深的⽆⼒感。那个时候经常在内
⼼⾥跟⾃⼰说,要象曾国藩说的那样打碎⽛齿和⾎吞,使笨⼒⽓坚持住。
第三次成长
明知道⽆能为⼒,还是决定去做
彼得圣吉⽼师曾经对我的激励在那个阶段成了我精神上的⽀撑。如果看清了⽅向,就坚定地往前⾛吧,让未来那个更好的⾃⼰,在途中遇到你。我⾃⼰觉得,这个⽅向我是看清楚了的。就像远在天边的微弱星光,但是我确定那微弱的光亮不是幻觉,是真实的,它在召唤着我。哪怕脚下的路漆⿊⼀⽚,看不清楚,我也决定迈开步⼦向那个光的⽅向⾛去。我们⾯对不确定性时,通常选择“因为看见,所以相信”,这⼀次,我选择“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当所有的客观⼒量都暂时没有的时候,你还有⼀个⼒量,那就是信念的⼒量。
我开始埋头学习,搜索⼀切相关的知识点,在电脑前⼀遍⼀遍地写项⽬计划书到深夜;我开始彻底打开天线雷达,扫描我的新旧朋友圈,寻可能的链接点;我继续跟所有我觉得可能对此有兴趣的⼈讲述我的理想,寻可能的⽀持……
很快,柳暗花明⼜⼀村,奇迹⼀个⼀个出现。在跟好朋友⼀诺深聊时,⼀诺告诉我,国内做⽩⾎病救助公益做得最好的传奇公益⼈物刘正琛,是她的奴⾪社会的作者——正琛因病成医,因病从善,是疾病救助的专业⼤神和公益慈善的精神标杆,她现场拉,介绍我们认识。
我和正琛在第⼀次通话后决定要合作,第⼀次见⾯后就决定要深度合作,合作两个⽉后他就决定让出理事长的职位邀请我和他⼀起给我们的团队领头;在和⼀个⼤爱⼤情怀的企业家深聊时,他慷慨地表态拿出⼀千万来⽀持我起步,⽽且不要任何名分的回报;在和深圳⽂科园林创始⼈从⽂爬⼭深聊时,意外地直接链接上公益实验意向地点河源的主要领导,并很快取得他的认可和⽀持;在偶然得到拜见中兴通讯创始⼈侯为贵⽼前辈的机会时,半⼩时的汇报后侯总现场表态,中兴通讯深度⽀持我的公益探索;在向国家权威医保专家郑功成教授汇报后,得到他的热情⿎励和加持;上门拜访北⼤公卫学院、复旦公卫学院、⼭⼤医药卫⽣管理学院领导,得到他们热情欢迎进⽽深度合作;在⼴泛的扫描中,⼜拉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健康研究所研究员陈秋霖、美国诺华制药著名青年科学家李治中这两个超级专业⼤⽜做公益合伙⼈……
有了这些基础,我们⼀起尝试在⼴东省河源市开始⼉童⽩⾎病的综合试点。河源市的各级领导⾮常欢迎我们,给了我们极⼤的⽀持。第⼀步,我们为社保基⾦提供⽀持,将⼉童⽩⾎病的医保⽬录内报销⽐例增加到90%,这个⼯作从2017年8⽉15⽇启动,到现在已经⾯向54个河源地区的⼉童⽩⾎病患者展开了服务。第⼆步是邀请两个国家卫计委重点实验室,对这个公益医保补充基⾦政策和临床已在⼴泛使⽤但不在医保报销⽬录内的新药做“医疗技术评估”,本⽉已经完成了基础的评估⼯作。第三步是邀请医保的决策部门来审核我们委托做出来的医疗技术评估报告,预计将在2018年6⽉底完成。通过这样的流程,我们希望医保的决策部门可以逐步委托独⽴第三⽅来做医疗技术评估报告,从客观中⽴的
⾓度来评估药物,以合理的价格纳⼊医保。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对医⽣的⽀持,帮助河源消灭⼉童⽩⾎病能⼒的空⽩,帮助他们建⽴⼉童⾎液科,并启动了对河源当地医⽣的培训。
我们还启动了对华南地区⼉童⽩⾎病多中⼼协作组的⽀持,让协作组来做更好的临床研究,积累证据。这是⼀个融合了公共卫⽣、临床医学、保险保障和肿瘤社会⼯作的综合⼯程。我们的项⽬内容简称为“⼉童癌症综合控制”,英⽂正好是4个C(Childhood Cancer Comprehensive Control)。我们给这个项⽬命名为“联爱⼯程”,愿景是“联合爱,让因病致贫从现代中国消失”。
随着这些进展,我也在不断地Update最初的公益计划。⽉初和团队⼀起头脑风暴,我们把我们的公益事业升级到了3.0版本。1.0版本是疾病救助,就是体察弱势者的疾苦,讲好故事,富⼈筹钱帮穷⼈付医药费。2.0版本是政策推动,就是在公益实验地救助患者的同时,建⽴数据库,探索因病致贫规律性的解决办法,争取形成可复制的模式,推动医疗保障政策不断完善。3.0版本是搭建平台,就是在公益实践的过程中探索创新,让公益变得更透明更可信,更容易参与。“我们国家历来不缺扶贫济困的爱⼼和⼒量,我们缺的是有效可信的平台和参与渠道。”
我们和美国⽐较起来,国家财富差不多了,甚⾄有专家认为按购买⼒评价我们已经反超;民间财富也差不多了,有英国媒体称现在全世界50%以上的奢侈品都是中国⼈在购买。但是,有统计表明美国社会每年的公益捐赠额是我国的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