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吻赏英雄歌词汉字文化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中国娃》
李心洁电影    “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这是汉字的声音美;方方正正、横平竖直是它的字形美;汉字还有区别于其它文字的显著特征:表意。一字多意,意蕴丰富,这是它的表意美。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
人要寻根,文化也要寻根。今天我们一起开启文化寻根之旅的重要一站——汉字寻根。让我们一起走近汉字,感受它的美。
二、走进汉字
(一)汉字的起源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
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原姓侯冈,名颉,号史黄氏,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人。传说在很久以前的黄帝时期,黄帝命令他的臣子仓颉创造文字,仓颉是一个长有八只眼睛的怪人,他用自己的八只眼睛观察八方,看见各种各样的东西,他把这些东西的形状简化后刻在龟壳、兽骨上,就成了最早的文字。黄帝感他功绩过人,乃赐以“仓”(倉)姓,意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 这个神话当然是荒谬的,但也说明了一个事实--汉字是由象形字演变而来的。《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鲁迅曾对仓颉造字这一史实,作过精辟的论述,意即文字非一人独创,而是众智慧的结晶。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在历史发展中不断不完善,日臻成熟。它是如何演变的呢?
(二)汉字的演变
(1)古汉字阶段:甲骨文一金文一大篆(籀)、六国古文一小篆
使用器物              使用朝代              形体特点
甲骨文  刻在龟甲、兽骨上        商代后期              象形、字形方向不固定
金文    铸在青铜器上            商代后期和西周时期    线条化、平直化趋势
赵虹乔刘亮佐大篆    刻在石鼓                西周晚期     
小篆  可以书写在竹简等器物上 春秋战国晚期、秦国使用 字体规整匀称,字形有所简化,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2017年11月24日,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下面我们一起做个猜猜看,你能看出这些甲骨文都是什么字吗?从字形上大家能看出是动物,但是动物太多,形体相近的也很多,所以不太容易区分,我想这也是我们字形变化的原因之一吧,为了更好地辨识和表达。虽然甲骨文我们已经不再使用,但是,作为有王朝纪录以来,中国最早的汉字,它已经是一种文化象征,这些是甲骨文装饰品,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一种美的象征,文化寻根的体现。
金文,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朝把
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金文是研究西周、春秋、战国文字的主要资料,也是研究先秦历史的最珍贵的资料。
右面这个鼎就是有名的毛公鼎,是目前所见青铜器铭文中为最长的鼎。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乃请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勤公无私,最后颁赠命服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宝。
这件国宝有价值有多高呢?据说清朝收藏此鼎的陈介祺,曾将鼎内的铭文用纸拓下来,一共做了四张拓片,他女婿进京赶考缺少盘缠,陈介祺就给他拿了一张拓片,你才换了多少盘缠?1000两,这相当于皇后一年的俸禄!此鼎从发现到收藏经历了颠沛流离的过程,目前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两大纪念章之一。
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体。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广义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或称“钟鼎文”)与籀文宋仲基疑恋林心如(金文之繁化),而当代汉字学家推算秦朝应尚有甲骨文,所以现在也包括其中。
大篆狭义指籀文,遗存石刻石鼓文,以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所书而得名;石鼓文因刻于石鼓上而得名,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为石刻之祖。石鼓文具有遒劲凝重的风格。字体结构整齐,笔画匀圆,并有横竖行笔,形体趋于方正。大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留西周后期文字的风格,只是略有改变,笔画更加工整匀称而已。笔势圆整。线条比金文均匀,线条化达到完成的程度,无明显的粗细不均的现象。形体结构比金文工整,开始摆脱象形的拘束,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
小篆,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认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
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行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异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角。
周杰伦所有歌曲
2)隶书楷书阶段:隶书一草书一行书--楷书(正楷、真书)(宋代形声超过90%)
形体                使用朝代            形体特点
隶书          产生于战国晚期,汉代通用    形体扁方,较长横画呈微波起伏,右下斜笔带捺脚
草书          形成于汉代                  使用连笔,书写快捷,难以辨认
行书          出现在东汉晚期              比草书容易辨认,介于草楷之间
楷书          形成于汉魏之际,南北朝至今  形体方正严整,有撇、捺、硬钩,笔画平易圆转
隶书,一直到西汉末年,在篆书的基础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字体隶书。根据出土简牍,隶书起源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隶变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次重大的书法文化事件。发生隶变的内在动因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对文字应用的要求。“隶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字形结构的变化,既是对正体篆书字形结构的改造,这种改造的主要方向是简化;二是书写方式的变化,既是改变原有正体篆书的书写方式,这种改变的主要目的是简捷流便”。东汉是隶书的成熟和鼎盛时期,作品蔚为大观,美不胜收,达到了隶书艺术的高峰。曹全碑目前在陕西西安碑林物馆保存;《乙瑛碑》桓帝永兴元年(153年)立,碑在山东曲
阜孔庙;《张迁碑》现存于山东泰安岱庙。
草书有广义和狭义。广义的,不论时代,凡写得潦草的字,都可以算草书。狭义的,即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草书分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唐朝(618—907年)张旭的《肚痛帖》,黄庭坚的《李白忆旧游诗卷》,宋朝米芾的《论草书帖》,2014年5月26米芾的一副书法作品拍卖价格是106.00万。虽说金钱衡量艺术品难免庸俗,但这也是它价值的一种体现。草书之章法虽难以定形,但也有其必须遵循的原则。就是气势贯通、错综变化、虚实相生。
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而楷书是文字符号,实用性高且见功夫;相比较而言,草书则是艺术性高,但是实用方大同nothing
性显得相对不足。在汉末,行书没有普遍地应用。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行书到王羲之手中,将它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最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创立了光照千古的南派行书艺术,成为书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宗。
长期以来,学界盛行的说法是:《兰亭集序》被对之爱不释手的唐太宗李世民死后带进了棺材,作为殉葬品永绝于世。大唐贞观盛世,文韬武略的李世民对书法情有独钟,尤其喜爱“书圣”王羲之的墨宝,他利用帝王之便,在天下广为搜罗王羲之作品。每每得一真迹,便视若珍宝,馀兴来时摹揣度之,体会其笔法兴意,领略其天然韵味之后,便珍藏身旁,唯恐失却。不仅如此,他还倡导王羲之的书风,使得学王之风在贞观年间大为盛行。据载李世民曾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至太宗晚年,喜好王羲之更甚。虽然所藏墨宝甚丰,但始终没有到王羲之的《兰亭序》真本。一国君主,却不能得到前朝稀世之珍品,太宗每一念此,便闷闷不乐。
原来,王羲之自己也十分珍惜“神助”之作《兰亭集序》,把它视为传家之宝,一路传下,至第7代孙智永。智永少年出家,酷爱书法,对祖上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极为钦佩,决心将祖传书法再现风华。他练习书法极为刻苦,在永欣寺时,就曾盖一座小楼专做练字,誓
言“书不成,不下此楼”。就在这座冷冷清清的小楼里,他如痴如醉地运笔挥毫,经三十年之功,智永的书法名气也越来越大,《真书千字文》系智永的代表书作,历代评价颇高。智永年百乃终,逝前他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和尚也对书法很有研究,他知道《兰亭集序》的价值,遂将它珍藏在卧室梁上特意凿好的一个洞内。当李世民闻言《兰亭集序》在辨才和尚处,兴奋不已,多次遣人索取,可辨才和尚始终推说不知真迹下落。李世民看硬要不成,便改为智取。他派监察御史萧翼装扮成书生模样,与辨才接近,寻机取得《兰亭集序》。萧翼对书法也颇有研究,与辨才和尚相谈甚欢。待两人关系密切后,萧翼故意拿出几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给辨才和尚欣赏。辨才看后,不以为然地说:“真倒是真的,但不是好的,我有一本真迹,那才是王羲之真正的传世之宝。” 萧翼不动声地问是什么帖子,辨才犹豫再三,才神秘地告诉他是《兰亭集序》真迹。萧翼故言不信,说此帖早已轶失,怎么可能在你这里呢。辨才见其甚疑,一时起兴,就从屋梁洞内取出兰亭真迹予萧翼赏鉴。萧翼仔细察看了一番,果为真迹。只见他脸一变,迅即将其纳入袖中,同时向辨才出示太宗 “诏书”。辨才此时方知上当,但悔之已迟。
梦寐以求的东西终于到手了,李世民高兴得不得了。而辨才因受此事的刺激积忧成疾,一年后便撒手人寰了。
李世民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敕令侍奉宫内的拓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真等四人,各拓数本,赏赐给皇太子及诸位王子和近臣。因此当时这种“下真迹一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
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贴纵23cm;横14.8cm ,行书四行,二十八字,上有近一百个印章。乾隆皇帝不仅盖满了“乾隆御览之宝”,“古希天子”等大印章,写满了字,还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写了个“神”字在中间。他对《快雪时晴帖》极为珍爱,他在帖前写了“天下无双,古今鲜对”八个小字,“神乎其技”四个大字。又说:“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全书二十八字,字字珠玑,誉为“二十八骊珠”,他把此帖和王珣《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的晋人三帖,并藏于养心殿西暖阁内,乾隆御书匾额“三希堂”,视为稀世瑰宝。1949年,国民党军队在内战中败北,退踞台湾时除带走了大量黄金以外,还有2972箱南迁文物中的精品。如今“三希”《伯远帖》、《中秋帖》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唯独“一希”《快雪时晴帖》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三希”尚未聚首,国人深引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