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许地山一生创作以小说、散文为主。小说多以闽、台、粤和南亚、东南亚、印度为背景,有鲜明的浪漫传奇彩和馥郁的异域情调;散文富有平民气息、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倾向。(  V   )
苏颂有《苏魏公文集》72卷。其中收录20余首科学诗,题材涉及天文、地理、农牧、矿产、动植物等自然科学领域,是古代诗海中的瑰宝,足证苏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写作科学诗的人。(   V  )
闽南歌曲蔡其娇是对中国当代诗坛有着重要影响的闽南籍诗人。1987 年英国欧罗巴出版的《世界名人录》收入了蔡其矫等7位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   V  )
林语堂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  V   )
在国内,闽南方言主要分布在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和浙江。(   V  )
李贽以“童心说”改变历来轻视通俗文学的偏见。肯定传奇、院本、杂剧的价值,进而把《西厢记》、《水浒传》列为“古今之至文”。 ( V    )
一剑轻安在上世纪“最接近诺贝尔奖的7位中国作家”(鲁迅、林语堂、巴金、老舍、王蒙、北岛、李敖)中,林语堂是唯一一位获得4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人,这源于其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在世界尤其是西方的广泛影响力。(  V   )
洪欣莫少聪闽南文学产生的前提、基础在于中原文化的南移和闽南方言(河洛话)的形成,同时还基于以中原文化为基本框架和核心价值内容、又融合了百越海洋文化性格的闽南文化的形成。(  V杨千霈 屈中恒   )
林语堂长篇小说虽然以英语写作,在国内的影响远不如在国外影响大,但小说中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丝毫不逊于任何现代汉语作品。(     )
吴鲁《百哀诗》是闽南近代著名感时伤世的爱国诗歌,分上下两卷,集中反映八国联军攻掠津京,慈禧太后挟帝出奔,人民备受凌虐的悲惨情况;同时有力鞭挞那些丧师失地、媚外辱国的奸佞之徒。(     )
闽南舞蹈上身动作十分讲究“摆”和“浪”的韵律特点。摆”似蛇的静态;而“浪”则似蛇爬行时的动态。由此可见,闽南舞蹈这一动律风格的形成与古闽越族蛇图腾崇拜是密不可分的,它的发展有着深深的古闽越图腾印记。(    )
李光洙熊黛林
演戏酬神,是闽南人自古以来的民俗传统。闽南戏剧活动与宗教祭祀密不可分。闽南的民间信仰最少有四五十种之多。各个宗教信仰均有自己的宗教祭祀活动,而形形的宗教活动、民俗活动离不开搭台演戏。(    )
闽南民间舞蹈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盛演不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是以俗文化的形式存在的,渗透在闽南地区人民众的日常生活实践之中。(    )
闽南民间舞蹈的形成与发展,是和古闽越族舞蹈文化、中原秧歌文化,以及外域舞蹈文化密不可分的。它既是古闽越族舞蹈文化的延续,更是吸收了中原秧歌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受海外异域的深刻影响。也正因为这样,才使得闽南舞蹈独树一帜,带有鲜明的闽南地域特。对外来剧种的吸收和本土化,一直是闽南戏剧文化丰富发展的重要途径。清代,一些大的声腔剧种开始流传各地,如湖南的祁剧、安徽的徽班、江西的赣剧、浙江的“北路戏”和京剧等先后入闽,它们作为较成熟的戏剧样式,促发了闽南的歌舞说唱表演纷
纷向民间小戏转化,各地的戏剧在闽南文化兼容并包的胸怀中揉合成为新的戏剧剧种。(    )
闽南地区的一些歌舞小戏,如《彩球舞》、《车鼓弄》、《火鼎公火鼎婆》等,男舞者身上所穿的长衫及所用的长烟杆,丑婆身上的大红袄、大红裤,手上拿的扇子、手绢等等,均与中原汉族秧歌表演时的扮相是一样的。(    )
小村之恋“掷闹钹”,为男性舞蹈,原本是道教为超度亡灵在“做功德”(祭奠仪式)上所跳之舞,以慰众鬼魂,为亡魂开道。后慢慢分离出来,成为单独表演的舞蹈形式,并搬上舞台。(    )
竹马戏班初称“子弟班”,早年竹马戏班每到一地演出,开场节目总要表演《打四美》(或称《跑四喜》),即由四个旦角分别扮演“春、夏、秋、冬”四季角,演员胸前臀后扎着纸糊的马头、马尾,手拿竹竿子,边舞边唱四季曲。由于当时没有固定的剧种名称,众便称它为竹马戏或子弟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