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作曲技法的有机融合
作者:王军在太行山上合唱
来源:《戏剧之家》俞敏洪妻子照片2016年第17
草原舞曲
        【摘 要】当前我国民族音乐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受到西洋音乐全球化的冲击,我国民族音乐如果只是固步自封,不进行改革创新,就无法在这个多样文化齐聚的时代占领有利地位,同时也不利于民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我国只有将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作曲的技法有机融合,借鉴西方音乐技法中的特和优势,结合西洋作曲技法,才能创造出具有我们中华民族特的新音乐。
再见吧喵小        【关键词】民族音乐;西方音乐;有机融合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志码:我和春天有个约会mv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西方音乐09-0053-01
        在当前世界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将不同民族文化进行融合是我国民族音乐发展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重大问题。音乐是一种文化交流形式,同样也会在世界文化交融的趋势中得到有力的发展。论文从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共性开始分析,对中国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作曲技法的有机融合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体会中西音乐的共性,分析中西文化的功能
        虽然西方音乐与我国的民族音乐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在音乐形式、乐曲演奏、音乐创作、音乐审美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中西方音乐都是以人类共同的情感方式来表达诉求的。音乐是可以超越国界相互沟通的,民族音乐与西洋音乐在情感表达和社会功能方面是有共性的。音乐是通过节奏来宣泄情绪,表达心理诉求的。中国的民族音乐与欧洲的西方音乐在表达同一情感反应时,在速度快慢和节奏强弱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比如在表现人类哀伤和忧郁的情绪时节奏沉重缓慢;在表达喜悦、欢乐的心情时所使用的节奏旋律轻快而富有弹性;在情感抒情时使用的是悠长、舒缓、缠绵的节奏。无论是民族的还是西方的,观众在听到相应的旋律时都能感受到音乐表达的是什么样的心理情感。
        在社会功能方面,无论是西方音乐还是民族的音乐,都是作为一种宣传工具用来教化人民的。音乐为了当时的文化经济发展而服务,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审美教育功能。比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曾经主张以乐辅德,用音乐来陶冶人的情操,用音乐来宣扬当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伦理,让人们安居乐业,维护一个的社会秩序。西方的亚里士多德也同样认为,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音乐文化艺术要与政治制度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