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教创新导刊中国科教创新导刊I 2008N O .25
C hi na Educa t i on I nnov at i on H er al d 科教创新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所处世界的被动反应者,他们具有一种内部动机对接触的信息进行整合和阐释,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是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与突破[1]。以此原理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共识。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保护生物学教学中适当运用建构主义理论,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保护生物学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辨析、思考,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素质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尝试。1以建构主义组织实施保护生物学教学的必要性保护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保护生物学是伴随生物多样性锐减而产生的一门危机学科。生物多样性的锐减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是全球的重大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林业发生了从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战略转变,相应地,林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也必须随之改变,从过去重视资源培育、开发和利用向重视资源保护转变。保护生物学正是适应这种转变在我国林业院校最早开设的环境保护类新课程。保护生物学与传统的专业课程不同,其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人们主动行为的内容,同时又是一门自然科学,必然按着自然规律办事,所以这门课程不仅仅要求掌握自然规律,还要求学生具有自然保护的责任和理念。那么,如何既让同学掌握有关自然保护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和激发他们的保护热情?这是教学中的难点也是挑战。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
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教育模式对保护生物学的教学是非常必要而有效的。2建构主义教学过程的组织2.1设计适宜的学习情境,激发初始动机初始动机激发的目的是激起学生的兴趣并鼓励他们学习新材料。建构主义理念强调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选择文字、图形、音像等资料,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抽象性、阐述性的教学内容转变为生动形象的感性素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心理,加深对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的融合,推动集体的共同学习,帮助学生建构
珊瑚颂简谱完整的知识体系[2]。
例如在“生物多样性的危机”的教学
中,笔者首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国宝大熊猫
和白暨豚为对象,借助八十年代流行歌曲“熊
猫咪咪”的动漫、图片和影像等资料,引导同
学关注熊猫和白暨豚的生存状态,提出适当
的问题,如“为什么80年代箭竹开花会导致
大熊猫饿死,而历史上却没有发生类似情
景?现在我们国家对大熊猫的保护措施有哪
些,是否有效?相比之下,我国对白暨豚的保
护有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随着问题逐步深
入,通过对比二者命运的不同,分析影响因
素,从而引出对我国大量珍稀濒危动植物的
关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2.2收集和整理材料,协作创新
在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乐
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意识,搜集和处理信
顾又铭息、获取新知识、交流与合作以及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在上例中,在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的基础上笔者提出具体的要求:以任意一
种濒危珍稀野生动植物为对象,分析其现
状、受威胁原因和应采取的措施。鼓励学生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开展调研,从不
同渠道获得材料,进一步的分析整理,撰写
调研报告,并将调研结果以多媒体形式展
示,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2.3组织课堂教学,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
建构主义认为,通过师生的协作学习,
学习者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
慧可以被整个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体
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具体到课
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了讨论式、参与式八十年代流行歌曲
和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进行展示、交
流、讨论、答辩和分析活动,充分体现学
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则起监控、引
导、点评和总结延伸的作用。通过课堂交流
和讨论,引导学生通过同化和调整建构新的
知识平台,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促进fx hot summer
新旧知识的整合,建立完整的知识理论体
系,培养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对学生知识的拓展和能力的提高起着良
好的助推作用。
在“生物多样性的危机”的教学中,学
vk克
生以多媒体的形式交流他们对我国濒危珍稀
野生动植物如儒艮、、藏羚羊、白
暨豚、雪豹、珙桐、水杉等的调研结果。
通过展示将同学带入多彩迷人的生物世界,
央金卓玛的歌也唤起他们对这些动植物的关注、怜悯和责
任之情。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
析这些生物受危状态和致危因素的差异。通过进一步讨论、辨析,学生总结出不同生物的濒危程度和
致危因素的差异,例如白暨豚极度濒危,迫切需要保护,致危因素是洄游被切断,环境污染;藏羚羊的种数量没达到濒危等级,但种数量下降速度较快,过度偷猎是主要的致危因素。最后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元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和热情也得到极大地加强。3以建构主义理论组织保护生物学教学的反思3.1教学过程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的主体,是新信息的推荐者、学习内容与过程的设计及组织者和学生学习进步监控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建构者,二者同等重要。因此,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挥的主导作用,使教与学达到和谐统一,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2多种教育理论并重任何教育理论都针对一定性质的教学问题,不能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建构主义只是解决我国当前教育领域存在的根本问题的一种选择。“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极大地克服了我国传统教育“以教为中心”的不足,两者相得益彰,互相补充。因此应倡导“主导一主体相结合”和“传统教育和建构主义教育相结合”,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3.3渗透教学保护生物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这个目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应有意识地将这种思想融合在所有教学内容中,渗透于教学全过程,使学生潜移默化中同时接受专业教育和素养教育。参考文献[1]大卫.阿姆斯特朗,肯奈斯汉森,汤姆.赛威治著,李长华,李剑,汤杰琴译.教育学导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任叔辉.以建构主义中的随机进入教学法组织教学案例的尝试[M ].中国林业教育,2007(5):73~75.以建构主义组织保护生物学积极教学的尝试
侯继华李俊清(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建构主义是我国目前教学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介绍了建构主义在保护生物学教学中的尝试。建构主义教学的主要过程包括设计学习情境,激发初始动机;协作创新;课堂交流,建构自主知识体系。这种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情境教学,强调学生自我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素养。关键词:建构主义保护生物学自我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08)09(a )-0080-01
80Chi na Educa t i on nnov at i on H er al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