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60年代反主流文化与嬉皮士相关资料反文化运动
概述:“反文化”运动是指美国60年代在青年人当中流行的以反战和反主流文化为特征的一种价值观、文化和生活方式。第一次将“反文化”归结为以60年代发生在美国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的青年人抗议运动为特征的,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海沃德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Hayward)历史学教授西奥多•罗斯扎克。他于1969年出版的《反文化的诞生:反思技术社会及其年轻人的反叛》一书,在嬉皮辍学者和学生中的激进分子这两个分裂的体中间到了契合点,那就是反文化,亦即反抗以技术为主体的工业化社会。在他的定义中,反文化运动是指60年代发生在美国社会的一切抗议运动,既包括校园民主运动、妇女解放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反战和平运动、环境保护运动、同性恋者权利运动等方面的政治“革命”,也包括摇滚乐、性解放、、嬉皮文化,及神秘主义和自我主义的复兴等方面的文化“革命”。
50年代歌曲通常,人们把那些激进的青年学生主张用激进手段进行社会政治改革的运动称为“新左派运动”,而把那些中途辍学、以期通过、放纵等方式进行的文化反叛,称为“反文化”运动。在此,姑且将60年代发生在政治及文化领域的反抗运动统称为“反文化运动”。这首先是因为,对主流文化、对现存制度的不满与批判,对妇女、对少数民族处境的同情,对和平的渴望,是这两种运动的共同特征,而他们又源出
于同样的历史背景。其次,从成员构成上看,很难在两者之间明确区分。不少反文化运动的参加者,同时也是新左派运动的成员。
⏹反文化运动的主要口号是:爱、正义、自由和和平。就运动本
身而言,它包涵以下几方面内容:⑴民权运动;⑵反战和平运动;⑶文化反抗运动,即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反抗一切现存文化的运动。
⏹反主流文化定义:
反主流文化是指与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抗争的文化,具体讲,是指的是当代西方社会中所产生的与传统的西方社会理性文化发生冲突矛盾的各种现代文化。
⏹反主流文化的兴起:
音乐的瞬间
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出现了极大的动荡,大规模的生产和消费不仅破坏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也造成了人际和人与社会的危机和危机意识,并直接威胁到了传统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从而导致了一股强大的反对遵从资本主义理性文化道德法规及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浪潮,这种对立的文化浪潮被称为反主流文化。美国社会学家贝尔评价说:“反主流文化是生活方式的一次革命,它主张对刺激的追求、对幻想的探索,以免于约束的名义追求各种形式的乐趣。它自称敢做敢为和反对资产阶级社会。”(《后工业社会的来临》,P530 )。
tukoh taka
反主流文化的形成志朋
首先,为什么把这批青年人的造反现象称为“反主流文化”(the Counter Culture)根据罗斯扎克的分析,所谓“反主流文化”是指青年人追求并创造的与社会主流文化不同的文化:
咚吧啦的确,把我们所看到的出现在年轻人中的现象称为“反主流文化”,实不为过分,即他们的文化同我们社会中代表主流的信念完全脱节……。
年轻人背叛我们的社会的行为之所以成为文化现象,而不仅仅是政治运动,是因为它所涉及的已远远超出政治原则的范畴。它关心的是人的自我意识,即?试图改变自我、他人和社会在人们心中的根本概念。“嬉皮士”曾受50年代“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的影响。代表“垮掉的一代”的诗人艾伦·金斯堡和小说家杰克·凯洛瓦克等人对50年代美国的“物质崇拜主义”(materialism)的社会风气和道德准则给予了无情的?抨击,表达了许多年轻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彷徨。这批年轻人用留长发、吸、穿着褴褛的方式来反抗人情淡薄、物质至上的社会。
到了60年代,“垮掉的一代”的反抗方式自然被“嬉皮士”采用,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山楂树之恋 东来东往反主流文化不是偶然的社会现象,它是战后十几年美国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化同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准则之间矛盾的不断扩大和总爆发。回顾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可以看出,“嬉皮士”反主流文化的出现主要有下面几个因素:
1 技术专家治理的社会(Technocratic Society)
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并且进入了一个由技术专家治理的社会。技术、理性成为衡量一切的水准。生活(life)被简单地理解为生存(living)。肯尼迪总统1962年在耶鲁大学毕业典礼上说,美国目前?的问题不是哲学或思想界的争论,而是为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应采?取什么具体办法和措施。经济决策所面临的问题也不是思想原则上的争执,而?是“实际上如何管理现代经济的……技术问题。”60年代的经济问题“需要?的是技术性答案,而不是政治性答案。”表现同一思想的还有肯尼迪的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他被认为是典型的“技术官员”(technocrat)。他认为:“对民主的真正威胁是让非理性的力量影响实际。美国统治集团的这两位头面人物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价值取向。他们心中的天平?明显地倾向技术和理性的力量。应当承认,技术和理性是有不可忽视的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但是,如果生活只被解释为技术问题,只由理性的力量控制,一切“情感”——像麦克纳马拉说的那样——都让位于理性,那么,人类不是同时也失去了另外一层重要的、区别于机器和物的生存意义了吗?主流文化同亚文化的矛盾和分歧就在这里产生,因为一个靠技术专家治理的社会需要的是懂技术的工程人员、有经验的经理和银行家、有专业知识的系统分析人员和计算机设计人员、受过专门训练的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是社会的骨干、受到社会的重视。然而,那些从事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人的知识受到社会的冷淡。人的需求(human needs)在一味追求物质成就(material success)和崇拜技术
的社会风气中被忽略了。正像英国哲学家斯图尔特·汉普谢尔(Stuart Hamphshire)指出的那样,60年代青年人的造反是反对以理性的名义忽略人的价值和需求。
2 代间隔阂(Generation Gap)
青年人造反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他们的中产阶级父辈的,这两代人之间在生活方式上和价值观念上都存在着相当大的隔阂。他们的父母经历过30年代经济萧条和饥荒,也饱尝战争的惊恐和痛苦。他们依然奉行传统的勤奋、节俭和竞争的生活原则。他们懂得,只有挣到更多的钱,把家底攒厚,才感到安全。青年人没有他们父母的那段艰难的经历。他们是战后出生的一代,到了60年代也不过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开始长大时,正值美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富足的社会”(The Affluent Society)。他们的家庭是舒适的(不要忘记,这批年轻造反者大多数是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电视机、小汽车、外出旅游等生活享受已习以为常;从吃的到穿的到用的,应有尽有。因此,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他们的父母乃至整个社会为什么如此强调拚命工作和竞争。他们认为,当社会还处在物质贫?乏的阶段时,人们生活的主要目标是发展生产,减少贫困,竞争、勤奋、节俭?是这种社会的哲学。但是,如今美国已成为世界巨富,再拚命工作挣钱和无情竞争反会助长认钱不认人的社会风气。他们认为,社会应努力充实人的精神生活和满足人的心理要求,不应再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搞成纯粹商品的关系,使生活变成无休止的奔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