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初一上湘教版3.6游击队歌教学设计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学科:音乐
2、课时:1
3、学生课前预备:
〔一〕收集有关抗日战争时期的感人事件及相关的史实。
〔二〕熟读歌词,了解歌词大意。
〔三〕看谱自行试唱。
二、 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学唱中,要把握好后半拍起始的弱起节奏。如:“XXXXXXXOXX∣”。
2、学习领会“XXXX”节奏型,务必要均匀,且要吐字清晰。
3、引导学生在处理这首歌时,用急吸缓呼的方法和富有弹性的、轻快有力的声音唱歌。
教育方面:
1、引起学生对抗日战争历史的关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2、鼓舞学生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都不要低头。
进展方面:
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通过让学生感受音乐意境,学习相关节奏、熟悉旋律,进而准确地表现音乐美;洋溢于歌曲中的不屈民族精神、昂扬斗志、团结的力量。
三、 教材分析
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14册第一单元难忘岁月第一节《游击队歌》
《游击队歌》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亮的进行曲风格。歌曲生动地刻画了游击战士在敌后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坚韧的体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在这一课中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分析、理解歌曲内容的能力。同时,对歌曲的演唱是重中之重。而难点那么是透过这首歌曲来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并将这种热情融入到歌曲的演唱中。
四、 教学方法
这是一首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我用视频的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并引出这一首歌。为了把这节课上的生动活泼,并富有民族责任感,我用百度在网上搜集到《南京大屠杀》图片。用此图片来让学生从直观的视觉再次感受到我们的同胞在南京大屠杀中所受到的侵害是令人发指的,面对如此的压迫,我国人民把不甘在沉默中死亡,而是在血泪中站起,拿起武器同敌人进行生死较量。以此来引出课题《游击队歌》,并在百度网页中收集这首歌曲。让学生们更好的观赏这首歌。
军旅歌曲
在歌曲的处理过程中我采取一边理解分析歌曲、一边学唱。并不断的设疑。让学生把应注意的问题重点化。在难点的突破中,我用战士们的机智、勇敢、坚决、坚韧的体英雄形象,来激发鼓舞学生,并要将这种气势连续下去,不止是在这一节课中,更要紧是在今后的学习生活的道路上,任何的艰难险阻都不应畏惧,只要努力坚持确实是胜利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学唱歌曲中,最多的节奏型是“xxxxxxx0xx∣”。而学生不熟悉和把握不住那个节奏型,我让学生先说会那个节奏型,再用手势表示最后让学生边演唱边打拍子。
在歌曲的学唱中,我也采纳了比较法,3453#45的演唱效果。让学生感受到4升高半个音的效果,同时也能联想到战士们高涨的气势。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首先请同学们讲一些有关抗日战争的故事。谈一谈你的看法。
2、接下来请看一段图片〔播放“南京大屠杀”视频〕。
3、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段视频后如今此刻的心情如何?
是啊,在那个年代,像如此的情况比比皆是。然而,我们英雄的中国人民不甘在沉默中死亡,他们从同胞的血泊中站起来,拿起武器,同敌人进行了一场生与死的较量。在敌人的后方,在敌人的心脏,到处都活跃着神出鬼没的抗日将士,你听……〔《游击队歌》渐起〕
【二】分析歌曲,学习歌曲。
1、聆听提问
这首歌曲刻画了一幅什么场面?反映了什么内容?〔学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歌曲生动地刻画了游击队战士在敌后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现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坚韧的体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师:那么我们游击队员的斗争生活和思想情感是怎么样的呢?歌曲又是如何表现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再次聆听这首歌曲到答案。〔小提示如下〕
聆听歌曲,分别从节奏、曲调、风格角度探讨〔学生答〕。
节奏——活跃、富于变化
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
风格——具有鲜亮的进行曲风格
2、歌曲以ABA再现单二部曲式为结构。
师:第【一】【二】四句相似,一在那个地方用的最多的节奏型?
xxxxxxxxxxxxxx〔学生掌握节奏型〕
A段〔第1—8小节〕
想一想,说一说:
第一二句的歌曲描绘、歌颂的是什么?〔学生答〕
师总结:本段采纳了弱起节奏形式及小军鼓号角的明亮音调。弱起小节、节奏密集、富于变化;附点那个短促具有冲击特点的音型,使得歌曲更加的跳跃、活泼,描绘出游击健儿勇敢、机智、自信、神出鬼没,英勇打击敌人的英雄形象。歌颂了战士们无所畏惧,誓把侵略者赶出中国的爱国豪情。采纳类似数快板的节奏,使人联想到摸进敌人前沿的紧张气氛。
设疑:我们应该如何处理A段的唱法呢?
力度上要轻巧地、有弹性地,声音饱满、洪亮、坚决的由弱渐强来演唱。
在多次出现的“XXXX”节奏型,要唱均匀,吐字要清晰。
这一段要紧讲了什么?〔生答略〕
B段〔9—16小节〕分两大乐句
第一乐句〔9—12小节〕
比一比,说一说:相比A段有什么不同?它又表现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师总结:它在节奏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显得沉着、坚决。其旋律线先抑后扬,并在结尾处出现离调。这一切与A段形成了鲜亮的对比,进一步展现了游击战士坚决、勇敢、豪迈、乐观的精神面貌。节奏拉宽,音调变得高昂,又象是充满必胜信念的游击战士在打击敌人后的引吭高歌。
师:比较:3453#454升高半个音使我们在演唱时能够联想到战士的气势怎么样呢?战士的气势更加的高涨。那个地方我们就应该用一种由强到特别强的力量来演唱,如此才能表现出来我们的游击队员战不败的精神,才有了没有,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的歌词。
第二乐句〔13—16小节〕
接着看,这一句再现了A段的第二乐句,从而与第一乐句形成统一。在那个地方,无比清晰地表达了游击战士抗战到底的决心。那么我们就应该带着一种坚决、有力、充满必胜的信心来演唱。
3、这首歌在演唱形式上还有不同,比如男生四重唱、合唱等。如此唱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学生探讨作答〕
如此唱会使歌曲更有感染力、更能表现出我们的游击战士在战场上打败敌人的英雄形象,也使游击战士乐观、豪迈、机智、勇敢的性格得到鲜亮简捷的刻画。
【三】学唱歌曲
整首歌曲我们差不多分析完了,相信大伙一定会用饱满的热情把这首歌曲学会。
1、师弹琴范唱,学生跟唱。〔唱到会为止〕
2、学生自己唱。
3、分组唱。
4、个人表演唱,然后进行评价,自评、互评、他评。
【四】歌曲作者及创作背景
我们差不多学习了这首歌曲,同学们一定会问,是哪位闻名的作曲家创作了这首歌曲?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
1、贺绿汀〔1903—1999〕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湖南邵阳人。作有钢琴曲《牧童短笛》、歌曲《游击队歌》和管弦乐曲《森吉徳玛》等。贺绿汀图片。
2、背景:“八一三”事变爆发后,贺绿汀随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一队沿沪宁、陇海、同蒲铁路线作抗日宣传工作,于1937年底到达晋西南的临汾,在城郊的一个八路军办事处,他们与指战员接触,并对我军游击战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他住在一个冰冷的煤仓里,然而他不畏严寒,在一夜之间连词带曲写下了这首闻名的军旅歌曲——《游击队歌》,“献给八路军全体将士”。歌曲随即在华北各敌后依照地传唱开来,并迅速流传到全国各地。至今仍广泛流传。
【五】拓展
同学们《游击队歌》一经问世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后又改编为芭蕾舞,被引用到大型音乐歌舞史诗——《东方红》中。下面请大伙和老师一起来观赏。〔播放视频〕《东方红》
通过观赏《东方红》歌舞诗史之后,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现对这首歌曲的理解。
六、总结
通过学习《游击队歌》,让我们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战争年代游击队员英勇杀敌的革命精神,让我们更加坚决信心,努力学习,今后为祖国贡献我们的一份光和热。老师坚信,你们确实是祖国以后的骄傲。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革命歌曲的学唱,在本课的开始,安排学生回忆抗日战争,能够引起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注意,激发学生了解历史,了解相关音乐文化的兴趣。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使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聆听歌曲,使学生循序渐进的理解歌曲轻松学唱,同时鼓舞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通过执教本节音乐课,我感受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能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有所收获,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