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吉德玛》
教学目标:
蒙古族歌曲1、能安静的聆听乐曲,能够感受草原辽阔、美丽的风景场面,体验蒙古族人们幸福的生活和热情奔放的情怀。
2、能在聆听乐曲的各种感受性实践活动中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即同一个曲调用不同速度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即同一个曲调用不同速度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乐曲的不同画面场景,体验乐曲表现的情绪变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课件音乐《草原赞歌》。
二、导入:
1、师:这节音乐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一个富有传奇彩的民族,去了解和学习他们的音乐文化。是哪个民族呢?老师先说两个这个民族的特点,请同学们猜一猜?一他们民族有个“一代天骄成杰思汗”。二他们民族有个特殊的乐器叫马头琴。(蒙古族)
2、师:你了解蒙古族吗?(学生自由说说)
3、师:下面就让我们来通过大屏幕进一步了解蒙古族。出示图片,解说:蒙古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人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蒙古族被誉为“草原骄子”,也叫“马背上的民族”。蒙古包是他们游牧生活的伴侣,雪白的蒙古包就像草原上盛开的一朵朵白莲花。蒙古族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他们喜爱摔跤运动,这也是他们的一种民族特。马头琴是蒙古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它演奏的乐曲深沉粗狂,具有鲜明的草原风格。蒙古人个个能歌善舞,到处可以看到他们精彩的舞蹈,听到他们美妙的歌声。他们的民歌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形式。长调民旋律悠长舒缓、气息绵长,字少腔长。短调民歌篇幅较短小,曲调紧凑,节奏整齐、节拍比较固定。我们前面学的《达古拉》就是一首短调。今天我们要听赏一首曲子《森吉德玛》就是一首著名的蒙古族短调民歌。
三、新课教学:
(一)导入新课:
1、介绍乐曲故事及作曲家贺绿汀创作乐曲的背景,引入课题。
师:下面我们介绍一下《森吉德玛》故事的由来。传说在很早以前,有一位聪明美丽的蒙古族姑娘,叫做森吉德玛,爱上了一位勤劳的青年。他们的爱情不幸受到阻挠,森吉德玛被迫嫁给财主家。青年日夜思念,常常远道而来,在她的屋旁留恋徘徊,但无法相见。有一天,他们终于冲破重重障碍相见了,但森吉德玛却不幸昏死,相传这首歌曲就是这个青年所
编。他在回家的路途中边走边唱,把歌词写在道旁和旅店的墙壁上。失去心爱的人,他悲痛欲绝,最后跳崖自尽以身殉情。草原美丽的风景,动听的歌声和蒙古族人们快乐的生活深深地打动了贺爷爷的心,于是,贺爷爷依据蒙古族歌曲《森吉德玛》创作了一首管弦乐曲,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这首蒙古族的管弦乐曲《森吉德玛》。
2、讲解管弦乐曲相关知识。(出示图片,让学生知道管弦乐曲是用管弦乐器演奏的)。
管弦乐队的组成:
近代大型管弦乐队通常由4组乐器组成。它们是:弦乐、木管、铜管和打击乐器。每组各包括若干件乐器,具体如下:
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竖琴
木管乐器:英国管,单簧管,低音单簧管,大管,低音大管
铜管乐器:圆号,小号,长号,大号,低音大号
打击乐器:定音鼓,大鼓,小鼓,钹锣,三角铁
除上述乐器外,作曲家可按作品需要减少或增加乐器。
以下是管弦乐队的排列:
3、常用的速度用语:
慢板——52/分钟行板——66/分钟中板——88/分钟
小快板——108/分钟快板——132/分钟急板——184/分钟
(二)欣赏乐曲:
1、聆听第一遍:
播放音乐,聆听全曲,师跟着乐曲轻声演唱旋律,让学生熟知旋律,并考虑一个问题,乐曲的速度发生了几次变化?
2、聆听第二遍:
播放第二遍音乐,启发学生说说这段曲子共奏了几遍?什么乐器在演奏?分别用右手表示出次数。
3、聆听第三遍,分析乐曲。
师:我们现在听到的是乐曲的第几遍。音乐的速度是怎么样的,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现了怎样的情绪?(慢板,音乐表现了大草原美丽、宽广的风景,让人听后感觉心情悠闲、舒畅。)
后两遍音乐的音乐和第一遍音乐有什么不同?什么发生了变化?表现了草原上的什么场面?表现了怎
样的情感?
(引导学生通过和第一遍的对比,后两遍和第一遍音乐截然不同,速度变快,情绪由舒缓转变为热闹、欢快,表现了蒙古草原上人们欢庆节日、载歌载舞的喜庆场面。)
4、启发学生给乐曲的两个乐段添加小标题。(安静的草原、欢腾的草原等)。
5、带领学生完成书上练习。
速度情绪联想到的情景第一遍慢速心情悠闲、舒畅表现了大草原美丽、宽广的风景第二遍、三遍快速热情、欢快表现了草原上人们欢庆节日、载歌
载舞的喜庆场面
6、情感升华:说说听完乐曲后感触最深的是什么?对美丽草原的向往。激发学生热爱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四、小结。
(1)今天我们听赏了管弦乐曲《森吉德玛》,在这个听赏曲里,我们学到了速度用语,大家要把这些用语记住,并记住每分钟的次数。
(2)大家自己视唱一下乐曲,下节课我们学唱主题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