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例:napster
NAPSTER的发展历史:
1999年5月,为了让歌曲文件在网上更容易寻,肖恩·范宁创立了Napster。Napster专门提供交换MP3格式音乐的服务,每个用户都可以把他的收藏拿到网上与人交换和供人免费下载,网友们可分享200万首免费音乐文件。Napster网站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吸引了3800万用户,成为有史以来成长最快的网站,曾经有一段时间其用户增长速度达到480%。相比之下,美国在线花了10年时间才发展到2500万个用户。
    然而,Napster的发展很快引起了音乐制作商的不满。1999年12月,全球五大唱片公司BMG、环球、索尼、华纳和EMI以及美国唱片协会(RIAA)联合起诉NAPSTER,称其侵犯了唱片公司版权。随后还有一些歌星分别起诉Napster,其总部也一度成为反对者集合抗议的地点。
    2000年7月,旧金山地区法庭判决Napster侵权成立,在版权官司结束之前禁止该网站继续经营。但两天后,美国第九巡回上诉法庭接手该案件,宣布暂缓判决的执行。
    2000年10月,版权官司的原告之一BMG唱片公司退出诉讼,其母公司贝塔斯曼(Bertelsmann)传媒公司与Napster结成联盟,向Napster投资5000万美元,并试图与Napster一起,将现有的免费歌曲交换服务改变成会员制服务,并承诺向歌手和作曲者支付版税。之后,Napster又与德国Edel及美国的TVT两家音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
    2000年10月,美国第九巡回上诉法庭举行听证会。
    2001年2月12日,美国第九巡回上诉法庭做出裁定,判定Napster侵权。 
自信:
2000102日,Napster被判侵犯版权,但创始人肖恩·范宁对上诉获胜充满自信
在听证会召开前,Napster首席执行官汉克·巴里(右)和范宁召开新闻发布会,寻求新闻界的支持
迷茫 
200010月,在听证会上,范宁已不知所措
黯然
2001212日,第九巡回上诉法院裁定Napster的侵权行为,范宁黯然神伤
Napster的官司进展过程:napster诉讼案.htm
南方周末对napster的评论:献给Napster的悼词[IT直通车].htm
其他评论:评论:唱片公司才是强盗2000年05月22日 1449.htm
  去现在的www.napster/ 看看:曾经该网站仅仅放置了Napster的一个墓碑。
  Napster的现在:
  几个napster的flash:
  record_deal[1].swf
如何认识Napster现象(讨论):
预备知识:
MP3/P2P技术/BT技术
关于NAPSTER的法庭辩论:
原告(RIAA)
争论焦点
被告(NAPSTER)
1. 协助性侵权
1)NAPSTER明知客户侵权
理由:
I)在NAPSTER创始时,制定的一份文件中就明确:NAPSTER有必要掩盖用户的真实姓名和IP,因为其交换的文件是盗版
II)RIAA曾通知NAPSTER有侵权的歌曲,但NAPSTER没有做任何处理
2)NPASTER帮助用户侵权
NAPSTER提供了软件/硬件/工作人员和连接
要点:知情+协助
判例:图书馆员明知道读者借书的目的是为复制并盗版发行,而仍然为其提供协助,则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法庭:
1) NAPSTER人员有音像从业经验
2) 在其他情况下,这些人员承担了保护版权的责任
3) NAPSTER人员下载过侵权文件
4) 在NAPSTER进行宣传时,使用并提到过侵权的文件
5) 1)SONY没有足够的程度达到协助侵权的程度
1) 责任方应该对每桩侵权行为有所了解,而不是对直接侵权有概括性了解。而NAPSTER尽管有所了解侵权,但是NAPSTER并不能从众多文件中区分出侵权文件。
2)引用免责条款:
若一项科技主要用于非侵权性用途,则足以免除其侵权责任(SONY的录象机案例)
2. 代理侵权
1)NAPSTER从侵权中获利(间接):用户数量增长,带来其他收益
2)NAPSTER有能力和义务制止侵权。在NAPSTER陈述中,经过改进的防火墙可以阻挡非法的登陆。虽然还会有其他情况出现,但是至少说明NAPSTER有部分制止的能力。NAPSTER虽然未管理内容,但是可以管理内容列表。
要点:义务+不作为+获利mp3在线试听
判例:雇佣关系
合作关系
法庭:
1) MP3不是改编,也不是为新目的,或者加入了新特征(变化的数量决定是否合理使用)
2) 使用在市场上不影响原产品销售(NAPSTER使得光盘销售下降,有调查数据为证明;NAPSTER造成了原厂商进入数字市场难度)
3) 取样试听
取样试听短,且文件不能在用户方保留
4) 合理使用仅适用位置变换/时间变换
5) NAPASTER是否ISP值得商榷
6) 在诉讼开始后才公布其保护版权措施
7) ISP的主动和被动
1) 用户的合理使用
取样试听:用户使用NAPSTER是为了试听之后决定是否购买
位置变换:RIO(RIAA诉帝盟),用户将MP3复制到RIO中听;诉SONY:录制电视节目
其他使用:经作者允许的其他使用。
3)数字化时代版权法(ISP免责法案)
如果ISP只是被动提供网络连接,或者提供搜索而不知道具体侵权行为,只要ISP未从中获利,就可以免责,但在知道侵权行为后,要中断这些连接以防止进一步侵权行为。
美国版权法及NAPSTER案影响:
1710年 《安娜法案》(英国)
1976年版权法(RIAA的依据法律)
主要目的:(作者版权专有性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平衡)
1、 帮助作者保护作品,刺激他们进一步创作
2、 通过保护,要求作者向社会公开,促使大众更方便的接触作品
正方(政府)
反方(民间人士)
互连网是一种新媒体,版权保护自然及于数字作品
不能因保护版权牺牲传播者和公众利益(一般还支持网络言论自由,反对绝对的版权垄断)
冲突:网络的匿名性导致实际侵权者不容易被发现,因此集中到如何认定ISP责任问题
既然网上侵权要借助ISP完成,因此ISP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 网络信息量大,ISP无法时刻过滤检查信息内容
2) 即使要求ISP检索过滤,ISP也缺乏足够的知识作出正确的判断
3) 如果强迫ISP对此负责,那么会导致从业者无法生存而退出市场,从而影响民众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权利
NAPSTER的影响:
1) 强化了对网上代理侵权的认可
2) 降低了协助侵权的认定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