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华对二胡艺术贡献及其作品分析
作者:蔡潇一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2年第03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刘天华的创作领域及其艺术贡献。通过对他的部分作品《病中吟》、《光明行》、《烛影摇红》等的分析,认为刘天华先生对民族音乐有着卓越的贡献,他创作了一批崭新的独奏曲;刘天华的二胡作品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同时把西洋一些乐器的技法也糅杂其中,在中西乐器的融合中开辟了新的道路,使二胡的表现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关键词】 刘天华;二胡艺术;贡献;作品分析
       
刘天华作品        一、刘天华的创作领域及其艺术贡献
        1、刘天华的创作领域
        刘天华的一生,创作了三首琵琶曲和十首二胡曲。后人习惯将他的音乐归为新文人音乐。
十首二胡曲即《光明行》、《独弦操》、《空山鸟语》、《良宵》、《除夜小唱》、《病中吟》(又名《安适》)、《月夜》、《悲歌》、《闲居吟》、《苦闷之讴》(又名《苦中乐》)。刘天华先生学习了琵琶、古琴、二胡、小提琴以及西洋铜管乐器,还搜集整理了京剧、民间锣鼓、昆曲、佛曲和丝竹音乐等。他的作品主要是从我国民间音乐、西洋音乐、传统音乐这三方面入手的。经过广泛深入的学习,创造性的构成了优美浓郁的民族音乐语言,这些在他的作品中充分地得到了体现。
        2、刘天华的艺术贡献
        1922年,27岁的刘天华被北京大学传习所、北平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北平艺专音乐系受聘教授二胡和琵琶。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光明行》、《良宵》等十首二胡曲。在近代音乐史上,第一个把民族器乐列入我国高等音乐院校课程的就是刘天华,他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开辟了一条道路。同时,他也是我国用近代记谱法收集整理民间音乐最早的人,《梅兰芳曲谱》就是经他听写编辑而成的。刘天华先生用了毕生精力,把教学、创作、学习、研究四个方面结合起来,为二胡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跨时代的贡献,这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