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与颜的关系音乐现场
就象绘画离不开颜一样,音乐艺术也离不开音,而音与颜之间存在着自然的联系 从物理角度上说,它们都是一种波动,只是它们的性质和频率范围不同而已。人们耳朵能听到的声波大约从每秒十六周——每秒二万周左右,人们眼睛能看到的光波(电磁波)大约从每秒四百五十一万亿周——每秒七百八十万亿周之间。

  在音乐作品中运用不用的音与在美术作品中运用不用颜是极为相似的。音与颜同样能给人以明朗、鲜明、温暖、暗淡等感觉。有许多音乐家把音乐与颜相比拟,把它们分别联系起来,1876年,当时著名音乐家波萨科特提出了一个音乐家们可以接受的比拟:弦乐、人声——黑。铜管、鼓——红;木管——蓝。而指挥家高得弗来提出的见解是: 长笛——蓝。单簧管——玫瑰。铜管——红。这种比拟得到更多人的赞同。例如在欣赏贝多芬第六交响乐第二乐章时,我们不妨想象一下:明朗的长笛声部吹出了蓝的天空,而单簧管的独奏乐句,从它那纯净而优美的音中。似乎呈现出了玫瑰花一般的美丽彩......

  至于铜管的音与红颜联系起来的确是很恰当的。它强烈、红火、振奋而又雄壮。另外,
我觉得双簧管的音常常是绿的。 这种音与颜的联想是人们在艺术欣赏中逐渐获得的。但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绝对的。因此过去研究过彩与音乐的人也指出这种联想往往是随意的。 著名作曲家柏疗兹的乐器法中说:要给旋律、和声、节奏配上各种颜,使它们彩化。而他的作品在音上确实是很丰富多采的。他和瓦格纳、德彪西等人被认为是彩感强的作曲家。 音与颜之间的联想,产生于生活实际和艺术实际。又了这些联想我们可以在音乐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得到更加形象的多彩的艺术感染力。

  (二)彩音乐

  彩音乐是音乐艺术的一个流派。 音乐与彩在人的感觉上的联系是多方面的,除了音与颜之间的联系之外,还有曲调、和声、节奏、掉性、音区等等。它们都能使人与各种彩联系起来。人们提出这种联系是很早以前的事了。早在二世纪古希腊的伟大科学家托勒密就有过这方面的设想,以后就陆续不断地有人来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最早指出音乐与彩(光)在性质上有联系的要算阿其那修斯.柯撤尔,他认为音乐是光现象的模仿者。1697年,沃根里尔在他的《名歌唱家》一书中有这样的形容词:晚会上的红音调蓝的矢
车菊般的音调黑琥珀的音调等等。

  十八世纪伟大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了光的粒子性质以后,不久人们又认识到光的波动性质,并从白光中析出了七种彩,即红、橙、黄、绿、青、蓝、紫。从此人们就试图出音频与光波之间的联系规律,最简单的是把音阶中七个音与七种颜联系起来,但那毕竟没有什么意义。其它有许多作曲家、美术家也进行了各种探索,在1720年路易斯.卡斯勒就写过一本《现代音乐与彩》的书,有的人曾把人的耳朵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与可见光的光谱带按比例地联系起来,即最低音开始是红直到最高音紫。这仍然一种机械地联系。还有许多人从节奏、曲调、掉性、和声等多方面去寻音乐与彩的联系,而且想出一个规律能使音乐与彩可以互相反译,在这种意图下,第一个有趣的实验开始了。

  1789年,科学家、诗人达文一一个油灯的光线通过可以活动的彩玻璃射到银幕上,它可以随意变换彩,然后将它与一架竖琴连结起来,使琴声与彩按设计好的联系规律而同时改变,这样就产生了称为可见的音乐。这可以说是彩音乐的开端。 在历史上有人把不同风格的作曲家的作品与彩联系起来,有人说莫扎特的音乐是蓝的,肖邦的音乐是绿的,
瓦格纳的音乐则闪烁着不同的彩,曾有一位心理学家说古诺的音乐引起紫的联想等等。这些说法虽然有些过于笼统,可是却说明了人们在欣赏音乐时是可以理想到丰富彩的。 著名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与斯克里亚宾,对音乐与彩的关系都发表过各种见解。譬如,他们都认为调性的彩是明显的,而且提出了具体的见解: 里姆斯基 斯克里亚宾 C G 棕、金 橙、玫瑰 D 黄、明朗地 黄、辉煌 A 玫瑰、明朗 绿 E 蓝宝石般的彩 浅蓝 B 铁青、暗 (同上) #F 灰、绿 湛蓝的 bD 暗淡 bA 暗紫 紫红 bE 黑、沉闷 铁、有光泽 bB (同上) (同上) F 绿 我们可以从上表中斯克里亚宾对调性彩的见解中发现,随着升种调号的增多,它的彩感由红向紫按光谱顺序移动,这恰巧符合两者自然的联系,可见人们主观感觉和现象,也往往能表现出一定的客观规律性。斯克里亚宾是彩音乐的理论家和倡导者之一,在这方面他作过许多实验

  十九世纪末以来,随着各种艺术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彩音乐也就形成了音乐艺术的一个流派,人们不再去分析音乐(声音)与彩(光线)的具体联系了,而着重研究彩本身的艺术性,音乐家们以各种彩光,以及通过不同折射二产生的图象去伴随音乐演出。在二十世纪初,这种彩音乐表演颇为流行,有许多音乐家与美术家,以及科学家进
行这种形式的创作和表演,这种表演最初要算里明顿图教授于1895年在伦敦皇家学院进行的彩风琴表演,这架风琴以它所产生的彩光线映在乐队和钢琴上方的银幕上,以它伴随乐队所演奏的肖邦、瓦格纳的音乐。到1911年,他还写了《彩音乐——流动彩的艺术》,同时他还在音阶的12个半音上拟出一个彩音阶,这个音阶不只是一个8度,而是好几个8度。 彩音乐发展中的重要创造是制成了Clavilux(克拉维拉克斯)彩投影机,它是一个能调制出各种彩光与图象的仪器,由一个在美国工作的科学工作者威尔弗莱德创造的,形状有如一张斜面的写字台,面上有产生各种彩、图象的控制开关、旋扭等装置,它能放映出富有幻想性的彩图象,有的如轻纱飘渺,有的如动物轮廓,这些富于变化的彩影象伴随音乐演奏,使人们感到音乐与彩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1922年在美国公开表演以后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人们形容音乐与彩是在感情的平行线上奔跑的,从此以后几乎没有人再去研究声音与彩的具体联系和互相反译了。 1926年威尔弗莱德在费城交响乐队的合作下演出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天方夜谭》,取得很大成功,听众形容现场彩气氛时说:音乐几乎被一种俄国芭蕾舞式的鲜明节奏和流动的激情所融合,在广大众中也普遍确认了由文学、美术、新的彩艺术与音乐融为一体的彩音乐。
在彩音乐的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音乐家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和创作,著名的如: 亚历山大.拉兹罗发明的彩钢琴,它能在演奏过程中射出彩图象到银幕上以伴随音乐,他还著有《彩光线——音乐》一书。 弗里德里克.本顿发明了彩控制台。 阿德里安.伯尔纳德作了一个练习曲《彩音乐——光的艺术》,1913年出版了他的《彩音乐的作曲》和《线条和形象的练习》。 .斯契尔巴契夫写了一个钢琴、竖琴、弦乐四重奏、小提琴、舞蹈和光的九重奏曲 1922年布利斯写了《彩交响曲》,乐章标题是:1.紫,2.红,3.蓝,4.绿。并寄各种颜以特定感情,如他认为:艳绿表示希望、幸福、春天、胜利等。 彩音乐的名著——斯克里亚宾的《普罗米修斯》(即火的诗)与勋伯格的作品联合表演,使彩音乐获得了更丰富的艺术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激光技术也应用到彩音乐中,在1973年美国芝加哥天文馆内就表演了激光彩音乐,由于激光具有与普通光线不同的视觉效果,而使彩音乐又进入了新的领域。

  彩音乐在我国还未有过有影响的实验与创作。作为一种表演形式,我认为音乐家们也不妨同美术家们合作,进行一些尝试,说不定它真的会使我们的音乐生活名副其实地更加丰富多彩起来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