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作背景及特点
19世纪70年代开始,柴可夫斯基进入创作的成熟期,创作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第四交响曲》、歌剧《叶普盖尼·奥涅金》、《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等。这一时期的作品无论是内容选材还是作曲技法都达到了一定高度,实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杜姆卡》这部作品也是这一时期诞生的,该曲创作于1886年,以“俄罗斯乡村风景”为副标题,应法国钢琴家马尔蒙特(Marmontel)邀请创作,并由F·M·布留蒙菲尔德于1893年12月2日在圣彼得堡首演。该作品的副标题为“俄罗斯乡村景”,预示着本曲具有民族性,在分析音乐本体时,也能体会到浓郁的民族风情。
全曲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具有三段体的结构形态,能体现一定程度的再现性,但由于再现部分篇幅较短,且同时充当尾声作用,笔者认为本曲不能作为标准的复三部曲式。
第一部分为1-45小节,c小调,具有忧伤、缓慢的特点,作者在这一部分多使用琶音织体,展现了民族民间歌曲风格。自46小节后,进入第二部分,音乐彩发生很大变化,从忧郁转变为热烈欢快,呈现舞曲风格。第三部分为114-138小节,对第一部分有一定程度再现性,但篇幅很短,织体也更为简洁,与中间的舞蹈性段落形成鲜明对比,音乐情绪再次转变为悲伤、压抑。
综上所述,这首作品以忧伤凄婉的旋律、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具有民族性的民歌与舞蹈风格描绘了一副优美的“俄罗斯风景画”。
(二)“杜姆卡”特征的体现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1.旋律中的“杜姆卡”特征
本曲的旋律符合“杜姆卡”的进行方式与乐句划分,以“杜姆卡”歌曲的代表作,莫纽什科的《科扎克》类比:在《科扎克》中,每两小节为一个乐句,旋律进行也以平稳的级进为主,展现平静哀伤的乐思,这也是“杜姆卡”歌曲中的常用写法。
本曲中也有相似的表达方法:借鉴了民歌的方式,每两小节为一乐句,层层紧扣,在旋律进行上也多使用级进,情绪彩也呈现忧郁、哀伤等风格,具有“杜姆卡”特征。
2.伴奏织体中的“杜姆卡”特征
传统的“杜姆卡”歌曲通常使用斯拉夫民族乐器伴奏,如班杜拉琴等。班杜拉琴是一种斯拉夫民族的拨弦乐器,外形上近似鲁特琴,音响上具有连绵不断的特点,清脆悦耳的特点。本曲虽然是纯器乐作品,但在音响上模拟了班杜拉琴的风格。
在《杜姆卡》开头部分,作者使用大量的琶音织体来模仿班杜拉琴弹拨琴弦时的音响特征,具有“杜姆卡”特征。
3.结构安排中的“杜姆卡”特征
“杜姆卡”作品通常有两个情绪类型对立的主题旋律,以舒缓、忧伤的旋律开始,发展到舞曲性质的欢快段落,通常以“悲-喜-悲”或“悲-喜-悲-喜”为结构,如下表所示,本曲在结构安排上也符合这一特征。
全曲以忧郁哀伤的歌唱性旋律开始,这一段具有缓慢、忧伤的特征。作品的第二部分进入炽热的舞蹈风格,音乐表情从一开始的“如歌的行板”变化为“有活力的、无拘无束的”,作者在这一部分使用了大量跳音与装饰音,织体变化十分多样,节奏上也运用了一些切分,展现了热烈的斯拉夫舞稻风格。第三部分为对第一部分的再现,但音区更低,以哀伤的情绪彩为全曲收束。
综上所述,本曲可以分为“悲-喜-悲”三个段落。作者通过对两种不同情绪类型的音乐段落的刻画,既展示了斯拉夫民歌式的凄伤风格,又体现了斯拉夫民族舞蹈的热烈风格,忧郁与欢快两种彩交相呼应,这种旋律风格迥异所形成的音乐冲突也能体现他在这一时期内心的纠缠与挣扎。因此,本曲在结构上具有“杜姆卡”特征。
三、德沃夏克《“杜姆卡”钢琴三重奏》(op.90)创作背景及艺术特征
德沃夏克是捷克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与斯美塔那、雅纳切克并称为“捷克三巨匠”,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代表作有《e小调第九交响曲》、《黑人四重奏》等。在他的创作中,民族元素贯穿始终,从早期的《斯拉夫舞曲》到本文所研究的《“杜姆卡”钢琴三重奏》等作品都实现了民族性的完美呈现。
(一)创作背景及特点
德沃夏克一生创作了六部钢琴三重奏作品,其中《“杜姆卡”钢琴三重奏》无疑是最具艺术价值的。该作品创作于1891年,是德沃夏克巅峰时期的作品,全曲由六首“杜姆卡”作品组成,在结构上具有很大创新,摒弃了传统钢琴三重奏作品常用的奏鸣曲式,而是在每个乐章中都彻底展现“杜姆卡”特征。
回顾德沃夏克的创作,我们可以发现他十分钟爱“杜姆卡”这种体裁,一生共创作了12部“杜姆卡”作品,这一现象与他的少年经历有一定联系,德沃夏克少年时家庭贫苦,居住在捷克首都附近的乡村地区,从小接受各种民间文化的熏陶,并将这种体验融入了日后的创作中。
《“杜姆卡”钢琴三重奏》由六个乐章组成,每个
发现重音位置的不固定,在慢板段落时,也常用弱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俄罗斯语言特点,但需要注意的是,俄罗斯音乐风格善用多变的节奏与重音,非柴可夫斯基的个性创作。
综上所述,柴可夫斯基与德沃夏克的这两部作品中都有一定程度民族语言特征,但德沃夏克更为凸显。
(二)“民族音乐素材”处理上的差异
1. 民歌式旋律的差异
上文中所提到柴可夫斯基与德沃夏克在作品中都有民歌式的旋律处理手法,但其中却有一些差异。
柴可夫斯基在尽可能地保留民歌风格的歌唱性的同时,又加入西欧音乐的复调思维,因此即便在“一旋律,一伴奏”的“歌谣式”段落中,也要在伴奏声部中加入隐伏旋律,使作品体现展现纵向的、多声部并行的美感,这也是西欧艺术音乐的作曲规范在柴可夫斯基创作中显现的重要标志之一。
德沃夏克在这一点上则有些不同,他尽最大可能展现民族旋律的魅力,多声部之间有着明显的旋律与伴奏关系,牺牲了一定多声部美感,却保留了更纯正的民族风味。
2. 结构安排上的差异
以德奥为主的西欧艺术音乐风格以严谨的、如齿轮般严丝合缝的音乐结构为规范,这种规范性在奏鸣曲式中最为凸显,发展性与再现性是这种结构的重要特征,而三部、复三部曲式则是妥协了一定的发展性,只体现了再现性。需要注意的是,笔者这里提到的再现性不仅仅是作品中出现了再现这一现象,而是这种处理手法形成的首尾呼应的结构。在本文所研究的两首民族性体裁作品中,音乐结构的安排也是具有差异的。
柴可夫斯基在结构安排上体现了“弱”三部性,即再现部分篇幅很短,即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又同时充当尾声。回到对民族音乐体裁特征的探讨,在民族音乐中,不对称的结构才更常见,更能体现民族风味。若对“杜姆卡”这一体裁思考,则可以发现,它所致力于展现的是“悲”到“喜”两种极致冲突的音乐情绪所带来的不平衡美,而不是西欧艺术音乐所推崇的严谨的、严丝合缝的对称美。我想柴可夫斯基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才尽可能弱化再现部分的存在感,但他终究没有打破这一规范的魄力,就像朗多尔米所说:
“他没有足够有力的个性来打破日耳曼艺术的束缚,他很早就受到这种艺术的影响。”
德沃夏克在结构处理上则有很多不同,他试图展现“悲”“喜”段落音乐冲突的极致,为了民族风格的体现,
牺牲了结构上的对称感与所谓的规范,这些特质在室内乐体裁的创作中,显得更加难能可贵,因为一部室内乐要求的结构规范性要远远超过一部钢琴小品的限制,但德沃夏克是绝对的民族主义者,他知道自己要走哪条路。
综上所述,柴可夫斯基在结构安排上贴合西欧作曲规范而牺牲了一定民族性,而德沃夏克则相反,抛弃了一些规范性,而展现了更极致的民族风格。
结  语
柴可夫斯基与德沃夏克都是善于创作民族风格作品的伟大作曲家,但二者的创作风格却有一些差异。柴可夫斯基生长在西欧音乐的土壤中,创作也难免受其影响,“他所表现出的特点与其说是俄罗斯的,不如说是德意志的”,这句话虽有些极端,却很好的说明了他作品中的民族性是被西欧艺术规范限制的。而德沃夏克,自小扎根于乡村的他对于民族民间音乐有着更深厚的情感,这种力量给他足够的魄力打破限制民族性的一切桎梏,展现民族风格的真正魅力。
因此,两个人创作的杜姆卡作品也体现了创作风格上的差异。柴可夫斯基的《杜姆卡》在展现民族性的同时也顾及了欧洲艺术音乐的作曲规范,展现了交响性与一定程度的再现性,而德沃夏克的《“杜姆卡”钢琴三重奏》则牺牲了这一部分而专注于挖掘音乐中的民族性。综上所述,前者是一部兼顾了民族性与西欧作曲规范的作品,而后者则是专注于展现民族性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钱仁康.柴科夫斯基主要作品选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7.
[2] 钱亦平.一个朴实的捷克音乐家 德沃扎克及其主要作品简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04).
[3] [法]P.朗多尔米著,朱少刊等译.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03).
[4] [俄]柴科夫斯基著,逸文译.柴科夫斯基论音乐创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6.
[5] 波汶(Bowon,C.),梅克(Meck,B.V.)编.陈原译.我的音乐生活——柴科夫斯基与梅克夫人通讯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3.
[6] 斯坦利·萨迪(STANLEY SADIE)主编;约翰·泰瑞尔(JOHN TYRRELL)执行主编.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第2版)[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10.
[7] 金娜.“斯拉夫”词源与斯拉夫民族文化探析[J].西伯利亚研究,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