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成果参评作品
《彝族歌舞》教学设计
丹凤县西街小学
  徐红丹
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教科书第九册
年级:五年级
课型:音乐综合课
教学内容:彝族歌舞【赶圩归来啊哩哩】
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新课标新课改精神,培养学生一定的音乐技能 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认谱、识谱的能力。更要使一部分学生转变思想,切切实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设计理念:依据音乐教学的总目标,结合本首歌曲的特点,我围绕彝族歌舞这个大标题进行教学,共设计了直观感受,激趣导入;欣赏舞蹈,视觉感受;学唱结合,情感体验;表演歌舞,注重实践;拓展延伸,多元感受等五个教学环节。
教材分析:本首歌曲选自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科书五年级第九册,本首歌曲具有浓郁的西北地区民族风格,四拍子,羽调式,两段体结构。曲调采用了民歌的音调为素材,旋律流畅明快,活泼,生动地描写了彝族姑娘在赶集回来的路上嬉戏欢笑,愉快歌唱的欢乐场面。歌曲以节奏贯穿始终,衬词“啊哩哩”不仅增强了歌曲的民族风格而且使歌曲的情绪表达更为热烈 。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学生情况有所差异有的乐感较好,学习能力强,模仿能力好;个别学生上课纪律差,表演时不活跃;还有部分学生性格内向,不敢表现自己因此在今后在学习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想方设法的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尊重他们的年龄和性格特点,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学习音乐的的兴趣。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彝族舞蹈、学习彝族舞蹈动作,培养学生对民族藏族歌曲视频
民间舞蹈的兴趣。
          2、用听唱学习法学习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并能有感情的进行歌唱。
3、通过欣赏不同版本的《赶圩归来啊哩哩》,让学生体会同一首歌用不同方法演唱风格就不一样。
教学重点:学习彝族歌曲和舞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体会彝族歌舞的内涵,进一步了解彝族文化。
教法设计:激趣法    引导法    欣赏法
学法设计:欣赏——学唱——比较——欣赏——表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课堂
      (师播放《爱我中华》音乐,学生随节奏打拍子进教室)
二、导课:
同学们,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风格,每个民族的歌舞都有着独特的魅力。请看屏幕上的四幅图分别是哪个民族的?
(学生一一回答后)
师简介:第一幅:傣族,散居与云南的大部分地区,最传统的节日就是泼水节,其实就是傣族的新年,傣族的歌舞源远流长,有名的是孔雀舞和乐器葫芦丝。
第二幅:维吾尔族主要居住在我国的西北边陲新疆的天山脚下,葡萄沟就在那里。维吾尔族的歌舞闻名中外,《顶碗舞》、《大鼓舞》都很有特,民间乐器有手鼓等。
第三幅:藏族,主要居住在我国的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2010年8月7日夜,甘肃甘南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了特大泥石流灾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族人民都伸出了援
助之手,支援灾区,我们在这里也祝愿“舟曲”能早日恢复重建,“舟曲”加油!
第四幅: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只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的西北部。彝族的传统节日就是“火把节”,每到节日,彝族男女老少,身着盛装,尽情的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幕降临,他们就手持火把,转绕在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起,烧起篝火,翩翩起舞。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首彝族歌曲。在学习歌曲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非常漂亮的彝族舞蹈,大家想不想看?(想!)
三、欣赏彝族舞蹈:
1、播放视频《情深意长》,学生欣赏。
师:《情深意长》是彝族舞的经典代表作之一。舞蹈非常的细腻柔美,给人以美的享受,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几个简单的彝族舞蹈的动作。
2、师讲解,示范动作,学生随老师练习,并指名上台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