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探寻音乐作品背后的“价值美景〞-音乐论文
引领学生探寻音乐作品背后的“价值美景〞
        叶艳
    我认为,在高中的音乐鉴赏课上,除了要给学生一种主观听觉的享受外,更多的应该通过聆听体验,运用专业的音乐鉴赏知识,客观地去探寻音乐作品本身独特的艺术价值,从而培养学生较高的审美才能。判断一部音乐作品是否有价值,不应只取决于它是否完美表达了作曲家的内心情感,也不完全取决于这部作品是否满足了听者需要,或听者是否喜欢这部作品,是否觉得它“好听〞,而在于它在音乐开展史上极具代表性、独特的价值、地位。也就是说,在享受这些音乐作品带来的愉悦感之时,作品背后还有更多的“价值美景〞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欣赏!
    那么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教师该如何引领学生去探寻音乐作品背后的“价值美景〞呢?
    一、问题引领,启发兴趣
    在高一新生入学第一节“起始课〞上,面对厚实、沉甸甸的高中音乐鉴赏教材,我给学生提出了三个问题,让他们仔细阅读教材目录,认真翻阅整本书,根据自己已有的学习经历和真实感受来答复。〔以下小括号内文字是学生的反响与小结〕
    问题1:请出哪些音乐作品和作曲家是你熟知的?〔熟知的作品不多,作曲家较多。〕
    问题2:在不熟悉的这些音乐作品中,你比拟感兴趣的有哪些?〔不多,很少,没有〕
    问题3:本教材中哪些音乐作品是你很渴望聆听学习的?〔几乎很少、有些班没人举手〕
    接着我给出了下一轮问题:
    问题4:“同学们,封面上的音乐鉴赏四个字中,你们认为哪个字最重要?〔鉴〕
    问题5:“鉴〞的含义是什么?〔镜子、品鉴、鉴定〕
    问题6: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有个?鉴宝?栏目,以百姓众化的收藏品为对象,由各行业著名专家现场鉴定评述,从而开掘宝物所折射的深沉的历史文化内涵。面对各类或不起眼或炫丽的宝物,如何“鉴宝〞?〔要具备一定的文物鉴定知识和根本鉴别技能〕
蒙语歌曲网    “同学们,俗话说得好“藏物更藏知,品物更品识〞,教材中选编的这些音乐作品,就如同节目中的各类“宝物〞,也许如今你们觉得它们外表很不起眼,甚至暂时没有欣赏它们的兴趣,那是因为你还没有认识到它们真正的价值所在。所谓“知真〞才能“识假〞,只有掌握专业的音乐鉴赏知识和方法,才能真正品味、欣赏到教材中这些经典音乐作品背后的“价值美景〞。假如你们也想成为真正的音乐“鉴宝〞专家,请跟随教师一起走进音乐宝库的大门吧!开启我们的探宝之旅!〞
    教室里突然响起了掌声,在孩子们闪烁的目光里,我看到了他们求知的渴望……
    心理学研究说明:人在聆听音乐时,原有的自然感应才能、音乐修养与学习经历,对即时发出的音响刺激都会有一种“过滤〞或“混合〞作用,使生理与心理反响带有…定的主动性,这种现象被称为“心理定势〞。当倾听者当时的心理状态、心境与音乐音响具有某种相似构造,审美时就会产生人的心理与音乐“共鸣〞的现象。
    如上?高亢的西北腔?-课时,课前教室里正播放着高亢嘹亮的民歌?脚夫调?,学生们走进教室,脸上出现了一些奇怪的表情和动作〔惊讶、皱眉、捂耳朵〕:“教师,您这放的是什么歌啊?怎么这么难听?吵得很哎!不知道唱什么?〞我没有直接答复他们的问题。
    上课了,屏幕上出现了一张陕北黄土地人民居住的破旧窑洞和高陡荒坡的图片……
    问题1:同学们,假如你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如何与你的邻居打招呼?〔看上去隔得那么高、远,又那么荒凉空旷,应该是要大声喊叫吧!〕
    问题2:是啊!生活环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表达方式。这里很空旷,地形复杂,地域宽阔,房子之间隔得老远,需要很大声才能听见对方说话。同学们,每当你们感到痛苦、孤独、寂寞时,通常会用哪些方式来宣泄排遣?〔听音乐、唱歌、看电影电视、上网、睡觉、大哭一场、人诉苦〕
    问题3:那你们觉得,生活在荒凉黄土地上的这些贫穷而仁慈的劳苦人们,会用怎样的方式来排遣他们的寂寞、苦闷与孤独呢?〔大声喊?唱歌?哭?叹息?〕
    出示一组陕北高原恶劣的生活环境、脚夫背着重物跋涉的图片。
    问题4:在西北高原的黄土地上,有这样一赶脚的人,他们常年以帮别人运送生活用品、卖脚力为谋生手段,被称之为“脚夫〞,在西北高原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他们“菁〞吗?他们必须忍受着身心的劳累、疲惫和孤寂等多重痛苦的折磨。你们知道他们是采用何种方式
来宣泄痛苦的吗?〔不停地干活?大声吼几下?唱歌?〕
    问题5:陕北有句古话说得好:“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无法解忧愁。〞“信天游〞是陕北地区最常见的民歌体裁,从字面上理解,“信〞就是言语真实,是真人真情的表露,“游〞就是游走,边走边唱,随意即兴,想唱就唱。可见信天游和老百姓的生活史息息相关的。在陕北即使是目不识丁的农民也会唱几首信天游,脚夫们当然也不例外了。那么脚夫们唱“信天游〞到底想表达怎样的真情实感呢?下面请同学们再次仔细聆听课前播放的这段“难听〞的歌声,听听这位西北老汉演绎的质朴的脚夫情。
    教室里异常安静,没有人再有异议,随着?脚夫调?的响起,心灵的共鸣开场了……
    二、视角独特,方法多样
    1.从音乐要素入手捕捉作品中的音乐特性价值
    纯器乐作品在音乐鉴赏过程中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指导他们在音响中感受音乐情绪、关注音乐独有的语汇是学生学习音乐最直接的体验方法。我们可以先通过音乐作品的标题来引导定向联想,如柏辽兹的?梦想交响曲?,其创作背景、作曲家的生平和创作思想等虽是非音
乐因素,但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想象作品意境。其次可以通过有方向性的问题设计,引领学生听辨音乐中旋律、节奏、力度、速度、配器、音、曲式、和声、调式、织体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判断此音乐作品所表达的真实情感和深入的思想性,并探寻作品在音乐宝库中独特的价值和地位。
    在民歌教学中,我认为作品的价值主要取决于歌曲的地域特点和演唱特。如在上到蒙古民歌?辽阔的草原?时,学生听了宝音德力格尔的蒙语版演唱后,A同学举手说:“教师,假如我说听完心里毫无感觉,您信吗?甚至觉得唱得有些难听,不知道她凭什么能在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上拿金奖呢?〞〔以下小括号内是设计意图与学生反响〕我没有直接答复他的问题,示意他先坐下,然后说:“同学们,今天请你们来做个闯关游戏。〞第一关“听〞:听?牧歌?,清在歌曲中听辨歌者运用了什么演唱技巧?〔引出蒙古族长调中特有的“诺古拉〞,即指发音器官发出的曲折音或颤音〕;第二关“模唱〞。跟着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模唱歌词中“白云下面马儿跑〞的“跑〞字运用的“诺古拉〞唱法;〔歌曲比拟熟悉,一个字的“诺古拉〞容易学,激发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