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字幕功效与字幕美学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放映了《工厂大门》和《火车进站》,无声电影由此进入了观众的视野。直到1927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的诞生,早期的电影史几乎被无声电影所占据,而无声电影中的电影字幕是除了运动影像以外,辅助观众了解背景和情节,表达导演意图和交代影片幕后信息的重要媒介。无论是抽象电影,还是查理•卓别林的流浪汉喜剧,也无论是异域邦国舶来的影片银幕上的西文符号,还是华夏影戏留存影像上的手书汉字,字幕以不同的符号形态成为观众“阅读”电影的关注对象。有声电影的出现,无疑对字幕的媒介地位产生了挑战,观众无须再通过插入的字幕来获知银幕上的“口说无凭”的演员所言所语,而可以从导演们的自我意识强烈的引导性评述中抽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受众。声音技术的进步在破除了观赏电影时的延宕感、停顿感和“间离”感(布莱希特)的同时,也改变了观影方式。 
  然而,字幕依旧存在于几乎每一部电影中,并且以不同的样态呈现,承载着多种作用。虽然对于字幕的作用的研究并不如镜头语言和蒙太奇那样已成体系,不过亦有学者对电影字幕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在巴拉兹•贝拉的《电影美学》和《可见的人 电影精神》中都有专门的章节讨
论字幕。前作主要论述抽象电影中字幕和其表现情绪的关系,后者论述了文学字幕对于视觉连续性的破坏与合理插入字幕的积极意义,并且认识到字幕的存在价值:“如果保证无字幕电影的垄断地位,那么我们就会因此要放弃大部分电影的表现方式和产生效果的手段。”通过导演的实践和字幕功效的拓展,对于字幕的认识也不应该停留在字幕工具论的阶段,事实上许多导演尝试着将字幕作为自我的风格元素,使之成为影片中加强叙事效果或者蕴含美学意蕴的符号意象,因而可以从字幕艺术论的观点予以分析。由此不妨开拓视野,重识字幕的功效与价值。 
  一、何为字幕 
  根据《电影艺术词典》的解释,电影字幕是“以各种书体、印刷体、浮雕和动画等形式出现在银幕上的中外文字的总称。如影片的片名、职演员表、唱词、译文、对白、说明词以及人物介绍、地名和年代等。字幕的书体设计与书写、字的大小、布局、构图等,是影片造型因素之一。”以上从形式、作用和造型性来定义电影字幕。www.hh77xx
  电影字幕既有与影片叙事无关但又不可或缺的标识性作用,也有介入到影片文本参与叙事的阐释性作用,还有和电影整体的视觉美学风格和作者风格相关的造型性作用。在以往观念
中,人们往往只认识到字幕作为工具所承担的标识和阐释的作用,却很少将字幕看做一种具有独特美学意蕴的艺术载体。以下将从三个层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字幕的标识作用
  绝大部分电影都有厂标、片头和片尾字幕。厂标字幕是印有制片厂或制片公司名称和标志的字幕,一个具有视觉冲击力和代表性的厂标字幕可以让观众长久认同和铭记,如美国的20世纪福克斯、环球、米高梅等知名厂标字幕,就如同产品的商标一样。片头字幕往往是电影开头的第一组银幕形象,一般包括影片片名、演职员表等,有时还包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背景的简要介绍,而片尾字幕也有时包含演职员表和交代影片结束的“终”、“完”、“End”等词语。www.buleyy
  无声影片往往用插入字幕来代替演员的台词陈述,这种介入打断了观众欣赏影片的连续性。这一点在有声影片中有所改观,一些与演员台词发声同步的字幕,使观众既听到演员的话语也读到剧本的台词。插曲伴唱,将歌词同步呈示,这种形式和MTV一样,也起到了对影片声音的补充标识作用。如《夜半歌声》(导演马徐维邦1937年)中主题曲《夜半歌声》就采用了这样的形式,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书面化台词的形式影响了观众的观影习惯,虽然对于一些译制片而言,翻译字幕可以很好地弥补观众的语言理解障碍,译介功能的实现,使电影能够跨越国界得以传播。然而画面下方出现的字幕使观众更多地将注意力投放于此,从而分散了对于影片画面整体的感知。因而字幕的标识作用不应过分放大,不能够影响到视觉整体性和声音元素的表现。
  三、字幕的叙事作用
  其一,字幕对于影片结构的组织能起到关键作用。字幕贯穿于电影文本之中,划分段落,这种情况在很多影片中可以看到。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向文学形式靠拢,通过模仿小说的章节来串联段落或者场景。如昆汀•塔伦蒂诺的《无耻混蛋》(2009)采用交错的章节式的结构来叙述故事,将相去甚远的时空和情节联系在一起。另外,有些影片通过季节变换来交代时空,并以相关主题来统摄全篇。如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2003)这一部表现人生思考与意义的影片里,具有浓郁的佛学彩,导演将人生凝结为宇宙的四季,其方法就是用插入字幕交代季节的变换和主题的转换。不仅如此,诸如 “十年后”、“2小时后”等等具有时空跳跃性变换的字幕呈现在很多影片中被采用,这一点是由剧本的时空跨度来决定的。此外,
有些电影的将段落性叙事和文学对象结合在一起,侯勇的《茉莉花开》(2005)反映一家三代女性的爱情与婚姻的故事,通过三个人物“茉”、“莉”、“花”的人生遭遇将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三代女性体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插入字幕并未标识年代,标识的正是她们的名字。对于地点的变换亦如此,像《谍影重重》和“007”系列间谍片取景遍及世界各地,一些科幻片和灾难片往往将全球笼入视野,字幕对地点的交代就不可或缺。由此可见,通过字幕交代时空变换,来组织影片的方法广受采纳,并且手法也越发灵活多样。
  其二,字幕对于影片意旨的表达能起到点睛作用。在默片时期,字幕除了交代台词,还往往担负着表意作用。像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1925)除了如同交响乐的形式进行了章节划分以外,字幕描绘场景和补充叙述情节,战斗口号性的字幕还直抒了导演的创作意图。即便是有声片,导演刻意导入字幕,无疑也干预着影片叙事。王家卫的《花样年华》(2000)中将欲语还休的人物的内心通过字幕呈现出来:“那些消逝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看得到,抓不着。他一直在怀念着过去的一切;如果他能冲破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他会走回早已消逝的岁月。”《东邪西毒》、《2046》等作品中,王家卫同样对于字幕的表意性进行了挖掘,这种方式或许与世纪末港人的焦虑心理和“失语”症状相契合。这种夹杂导演意图的评述字幕往往起到了潜台词的作用,鲜明或者晦涩,而有些作品中
的字幕则起到了反讽和戏谑的作用。丹尼•博伊尔在《猜火车》(1996)中主人公马克冲入厕所,而后钻入马桶游泳的奇幻情节,厕所门上原本只标识了“Toilet”(厕所),当马克进入厕所后,导演通过字幕将其变形为“the worst toilet in Scotland”(苏格兰最糟糕的厕所)。讽刺着者深陷泥淖的处境,而在马桶中畅游又体现了主人公对于摆脱处境的潜意识。汤姆•提克威的《罗拉快跑》(1998)开头字幕引用了T.S.艾略特的名句:“我们不应该停止探索,我们所有的探索最终将回到我们的起点,并第一次了解该处。”和S.贺伯格的话“比赛之后即比赛之前。”巧妙地将故事中人物所经历的反复重启的游戏性叙事情节予以解读。因而字幕表达意旨可以直抒胸臆,亦可含沙射影。
其三,字幕可以作为影片关照对象的存在。前面所举的例子中,字幕往往处于次要的辅助地位。而有些作品中,字幕则是情节发展和主题表述不可缺少的部分,换言之,是少了字幕便不成。同样是丹尼•博伊尔的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2008)采用了电视有奖问答节目的形式,将一个贫民窟孩子成长的经历通过一个个问题巧妙串联在一起,影片一开始就以一种字幕提问的方式设置悬念:“贾马尔还有一个问题就可以赢得2000万卢比,他怎么做到?”然后戏仿电视节目列出四个答案:“A.他作弊B.他幸运C.他聪明D.命中注定”。影片结尾给出了答案:“D.命中注定”。而穿插影片过程中的问答字幕移植了电视节目的形式,换一种
方式就无法获得其效。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2001)中通过字幕来表现BBS交流的形式和内容,展现虚拟网络空间,从而营构了与电影叙事的现实文本并行的网络虚拟世界。在这些导演的影片中,字幕的作用无疑被放大了,担负起前所未有的作用,成为观众读解电影的重要元素。
  字幕对于叙事的作用并非只言片语可以道尽,并且在更多的影片中体现出多样化的功效,需要我们给予更多关注。 
  四、字幕的造型作用
  人们关照字幕的造型作用,往往是从美术的视角。因而对于字幕的造型性的研究,集中在字幕的大小、彩、位置、字体、运动性或是静态特征等方面。字幕形式设计也是十分重要的,“电影片头字幕的设计, 是整个电影艺术的组成部分, 也是导演整个艺术构思的组成部分。”也有人意识到了字幕艺术性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联:中国电影的字幕艺术会通了传统绘画“题诗”、“题跋”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影片中承载着“言志”、“叙事”、“前传”等功能。无声电影歌词
  英国导演彼得•格林纳威将字幕完全作为了呈示对象,他的《枕边禁书》(1995)通过人体
书法的形式将字幕附着在前所未有的载体之上,通过十三章《枕草子》的书写,来表述多重主题,并且通过实验性的电影语言将字幕和书法、绘画结合在一起,达到了叙事作用和美学意蕴的高度融合。
  作为电影视觉元素之一的字幕,同样可以被视为电影中带有文化内蕴的符号。根据索绪尔的术语系统,语言系统和言语是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无论是前面所说的《枕边禁书》中体现的导演对于东方语系的膜拜性的呈现,还是《指环王》三部曲中对于精灵语言的字幕创构(受凯尔特文化影响),字幕不仅仅作为造型美学形式的个体,不仅仅是在电影文本语境下表意的“言语”,还可以看作其所指涉的其他语言系统(与西方语言系统相对),从而满足观众文化猎奇心态。同样,法国文化符号学家罗兰•巴尔特还提出“直指”和“涵指”的概念,“一个意指系统都包含一个表达平面(E)和一个内容平面(C),意指作用则相当于两个平面之间的关系(R)……这样一个ERC系统本身也可以变成另一系统的单一成分,此第二系统因而是第一系统的延伸……第一系统构成了直指平面,第二系统构成了涵指平面。”那么电影字幕文本形成的第一系统(直指平面)成为第二系统(涵指平面)的所指,亦即一种语言系统成为另一种语言系统关照的内容。这种跨语言传播体现了文化交流的趋向,而字幕成为语言直观符号的存在形式,伴随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造型艺术风格成为观众消费的对象。 
  五、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字幕形态和作用的转变 
  前文提到的丹尼•博伊尔和岩井俊二的作品体现出后现代语境下字幕形式和作用的多样性,事实上,字幕已经无声无息地改头换面,存在于影片中可能出现的任何角落。它可以成为书信上的书写文字,也可以是电脑或者手机上的符码讯息。格林纳威所崇尚的造型字幕美学也极力将字幕的艺术表现力发挥到极致。载体的多样化,功能的多元化,是时下字幕体现出来的特征。从这样的视域来看,当下人们对于字幕传统功效的认知,未免显得有些保守和局限。唯有观念的改变,才能拓宽开拓视野。所以对于字幕作用和价值的理解,依旧应是“内容”和“形式”并重而不偏废。打通字幕工具论和字幕艺术论的壁垒,创作出既有多重功效又有造型美感的字幕,是需要电影人去致力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