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
·9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加快推动教育系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教学环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当地民族的资源便利优势,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课程教学方面
(一)编写国家课程校本教材
进一步弘扬民族音乐,注重音乐课程的校本化建设,努力彰显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特。在建设中注重将巴尔虎蒙古族音乐文化课程置于整个《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框架之中,编写《巴尔虎蒙古族民间音乐》和《巴尔虎长调民歌集》校本教材。
(二)开展特课程
通过客座教授、民族音乐学者的讲座,让学生了解当地巴尔虎蒙古族的历史、习俗、生活方式等文化特征,把音乐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来认知,通过对巴尔虎蒙古族民族文化的了解,使学生能够更加热爱巴尔
虎蒙古族长调民歌,并能够担负起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发展的重任;同时,组织学生走出校园研学旅行到巴尔虎蒙古族居住的地区去体会巴尔虎蒙古族的风土人情,通过共同体验、分组活动、互相研讨等校外体验式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充分地利用地域特的优势,开展教学活动。
(三)资料库配合教学
采用现代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对民族民间音乐进行发掘、采集、再认识,保护好少数民族音乐艺术,并把潜在的更富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东西发掘出来建立一个全面的、内容丰富的资料库,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这无疑是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
二、社团建设方面
目前,我院在“政校合作”推动下,在民间成立了三个“传习所”,下一步将面向全院学生成立形式灵活多样的学生传习所(学生兴趣小组),在此基础上建设院级的巴尔虎蒙古族长调社团,通过定期的社团培训、社团演出,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加强对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推介和传播,推进校园文化创新建设。同时,这些院级社团可以与我们校外的民间合唱团相互学习交流。
三、工作坊建设方面
建设以传承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为主的实践工作坊,如:大师工作室、大型录音工作室、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合唱排练室、音乐厅等,有利于组织开展有关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的系列主题活动和现场实践体验活动。
四、科学研究方面
一是成立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研究中心:将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以及演唱者放置在整个蒙古人的生活、劳动、民俗、信仰的范畴中进行探讨,力图从中得到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族文化的内在关系。
二是建立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资源信息库: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信息库、传唱歌手信息库、文献资料信息库、创编创新信息库。
五、辐射带动方面
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呼伦贝尔地区独具特的传统文化。通过发扬和传承传统民族文化来带动地方的旅游业,促进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同时,利用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基地丰富师资队队伍、课程资源,通过定期职业培训、大师课程等形式辐射带动当地乌兰牧骑、中小学和现有的三所研习所,开展基于传承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文化普及教育活动,不断扩大覆盖面。
六、合作模式方面
(一)探索“政府、学校、社会合作”新模式
为加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政府与高校的联系与互动,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与新巴尔虎左旗开启“政校合作”新模式。
1.合作办学。主要包括组织普通教育教学活动和举办职业技能培训两种类型,双方合作共建教育教学项目、实践实训基地,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为新巴尔虎左旗中小学、乌兰牧骑培训“一专多能”型技术人才,民间优秀传承人以客座教授的形式进入到校园,为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演唱的学生进行演唱与技巧方面的指导。
2.合作科研。我院将依托政府、社会力量,加强以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为重点的草原文化教育研究。理清草原文化传承创新的价值与内涵,探索新时代背景下草原文化传承创新的理念与路径。申报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相关的“十三五”国家级科研课题,广泛征集有关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论文。
(二)建设以弘扬草原文化为主的“研学旅行”教育基地教育基地着眼于让学生深刻了解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蒙元文化,了解巴尔虎蒙古族的风土民情,感受草原的辽阔,增长见识、丰富知识,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学生从中可以拓展宽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体验巴尔虎草原的无穷魅力。
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以呼伦贝尔地区巴尔虎蒙古族长调为例
蒙古歌手王玲玲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拉尔 021000)
摘 要:职业教育传承“非遗”,要积极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和实施路径,才能推动中国职业教育“特”体系的建构,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教学环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当地民族的资源便利优势,通过社团建设、辐射带动、政校合作等方式传承保护少数民族非遗文化。
关键词:巴尔虎长调民歌 非遗 文化 保护DOI :10.12319/j.issn.2096-1200.2020.1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