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的民间节庆颇多,俗有“四大节、八小节、二十四个末节”的说法,其中“大节”有“春节”“惊蛰”“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节”“腊八”“小年”等。在这些节日里,都有固定而特别的节日饮食,因此也产生了许多不同的习俗。敦煌民间禁忌也很多,大多带有宗教性,是历代生活经验积累而成的习惯,有一定科学成份,起自我保护、调节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作用。
【敦煌的过年习俗】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
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都作了论述。
贴窗花和倒贴""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在人间 王建房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敦煌的春节食俗】正月初一,天蒙蒙亮就要起床,不能睡懒觉。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给“先人”敬香,接着放鞭炮,之后就是吃饺子。饺子是大年三十晚上包好的,要早吃,寓意新的一年人勤地富。初一早上吃饺子,是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即带有“招财进宝”的含义。正月初七,古代相传大年初一为鸡日,初二为,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俗称人七日)。人七日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长面,又叫“拉魂面”,预示着人人都能健康长寿。正月十五,俗称元宵节。这一天家家都要吃元宵。“汤圆”与“团圆”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敦煌春节禁忌】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人们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运程好坏的兆示期,因此“禁忌”特别多。言语方面,凡是“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也忌婴儿啼哭,因为啼哭是“没头彩”,兆示疾病、凶祸,故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祸,也不能打或呵斥,以免孩子啼哭不休。行为方面,端杯、盘、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坏。不慎打坏时,要及时说一声吉利话来弥补,如东西打碎了,要立即说上一句“岁岁平安”或“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加以化解。禁扫地这一习俗也慢慢被淘汰,因为春节期间燃放鞭炮、人来客往,地上纸屑、垃圾特别多,不打扫一下的确有碍大雅,因此,从讲究卫生出发,不少年轻人也就对这些禁忌习俗不怎么讲究了。
【敦煌民间节日饮食习俗】敦煌民间的节日颇多,俗有“四大节、八小节、二十四个末节”的说法,其中“大节”有“春节”“惊蛰”“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节”“腊八”“小年”等。在这些节日里,都有固定而特别的节日饮食,“宁穷一年,不穷一节”的说法足以说明节日饮食的重要。
大年三十“装仓面”腊月三十的晚饭(农村叫后晌饭),是这一年中的最后一顿饭,一般家庭都要擀长面,炝臊子,吃“碱面”。进餐时间还必须在“请神”(祭祖先)之后,全家长幼同桌围座,
老人们边吃饭边对儿孙讲说这一年家里发生的重大事件,如婚丧嫁娶、酬神祭祀、经济收入、来年生活安排等,也相当于家庭年终总结吧。这顿饭要求所有家庭成员都要吃饱到最大程度,称为“装仓面”。其用意就是人们辛苦劳作了一年,最后一顿饭一定要吃好,把“仓”(肚子)装得满满当当、实实在在,图个身强体健。之所以要做臊子长面,可能是求个长命百岁、诸事如意,并有期盼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意。晚饭之后,等天黑祭祀结束,全家人还要吃年夜饭,这也是“装仓”的继续。
正月初一包饺子按敦煌民间习俗,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无论穷富人家,除了正常准备的油饼子等食品招待来客外,正月初一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这与我们北方人过年吃饺子的习俗一脉相承。饺子的质量视家庭条件而论,一般用猪、羊肉拌萝卜或洋芋做馅。饺子一般要求除夕晚上都要包好,初一破晓吃。初一吃饺子有“招财进宝”之意。敦煌民间传说.人间的“招财童子”和天上的“进宝郎君”原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共享人间香火,同为众生造福,很受百姓拥戴。后来,“进宝郎君”被天庭擢用,分别时二人立下盟约,大年岁首“招财童子”以燃火为号(后来演变为放烟花爆竹),“进宝郎君”就将天宫宝物偷送人间。人们为了“得宝致富”,便以饺子为象征,从古到今沿袭传承。
正月初七“拉魂面” 正月初七,敦煌人称“人七日”。这天家家一律吃臊子面,叫“拉魂面”。相传正月初七这一天人的魂魄最容易脱离人体,吃了“拉魂面”就可以用长面把人的灵魂和肉体牢牢地捆绑在一起,意味着人们追求健康、平安的美好愿望。
正月十五“蒸老鼠”人们都知道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并以吃元宵寓意团团圆圆。但在敦煌,有条件的人家正月十五吃元宵,更多的人家都在蒸“面老鼠”。“面老鼠”是用发面做皮,将上好的炒面或春节期间吃剩下的馍馍渣用清油、糖等佐料搅拌在一起做馅,捏成老鼠形状上笼蒸制,因馅是用清油搅拌的,也叫“油老鼠”。在蒸“面老鼠”时一定要注意不能给老鼠做眼睛。称“瞎老鼠”,意为诅咒老鼠个个瞎眼,不再糟蹋粮食。
正月二十摊煎饼摊  煎饼是正月二十必做的食品,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摊煎饼献供敬神,以示补天补地。煎饼是采用精白面粉调成糊状,将适量面糊舀入平底锅摊匀,烙成一张张形似圆月、薄如绢帛的半透明薄饼,然后将炒好的豆芽、韭菜、肉丝、蛋丝放在煎饼上面,卷成筒状,一口咬下去,鲜嫩可口、味美无比。
二月初二吃猪头二月初二,民间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也称为“春龙节”。这一天,敦煌人都要吃猪头肉。宋代苏轼所著《仇池笔记》中曾记录了一个故事:王中令(即王金斌,后唐时太
正人,宋初官拜安国军节度,死后加封中书令)平定巴蜀之后,甚感饥饿,于是闯入一乡村小庙,却遇上了一个喝得醉醺醺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斩之,哪知和尚全无惧,王中令很奇怪.转而向他讨食。不多时,和尚献上了一盘“蒸猪头”,并为此赋诗日:“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时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浆浇。红鲜雅称金盘汀,熟软真堪玉箸挑。若无毛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王中令吃着蒸猪头,听着风趣别致的“猪头诗”,甚是高兴,于是封那和尚为“紫衣法师”。看来,猪头不仅是一道佳肴,而且也是转危为安、平步青云的吉祥标志。
惊蛰油炸鸡蛋拌炒面根据农历二十四节气,到了惊蛰气候开始转暖,冰消雪化,大地复苏,入土蛰居之草虫惊醒。这天,家家用油炸鸡蛋拌入炒熟的干面(俗称炒面),加上红糖,冲入滚烫的开水搅拌均匀食用,芳香开胃。在农村,这一天农民都要用清油或大油熬萝卜汤,强制给牛、马、驼、羊从嘴灌人,俗称“啖牲口”,用以清胃火。
五月端午做粽糕农历五月初五称端午节。端午节吃粽子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敦煌人则以吃米糕为主。端午一到,无论穷富人家都要购买糯米、红枣做米糕,也叫粽糕。粽糕的做法是分别把糯米和红枣煮熟,然后将熟米糕和红枣分层交替压在盆中,俗话叫“压粽糕
”。食用时再加糖或红糖水,甜香无比。这一天,至亲院邻之间还要互送米糕,以示亲善。端午节吃米糕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个故事已经耳熟能详。据《续齐谐记》中称: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长沙有个叫区曲的人忽然遇到了个自称是屈原的读书人。这人对区曲说:“多年来人们祭我的米饭都被江里的蛟龙水怪抢走了,今后大家再要祭我,就请用蒲叶包裹,外面缠上五彩丝带,水怪们就不敢抢了,因为山精水怪最怕五彩丝带。”区曲将这事告诉了大家,人们便照办了,从此就有了用蒲叶包粽子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