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a应用行为分析法的分辨正负惩罚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被认为是自闭症行为干预及康复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研究证明通过ABA训练,自闭症儿童的学习、逻辑、沟通与适应能力得到了提高。
但什么是ABA?
ABA的核心ABC代表了什么?
什么是ABA的三大原理?
带着这些问题,星海君和你聊一聊那个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应用行为分析法(ABA)
ABA的核心:ABC应用行为
通过一个案例,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ABC
“老板,我感冒了,我想请假。”
听到小东浓重的鼻音,老板于心不忍,让小东去医院看病,而且没有扣他工资。小东很意外也
很感动,他发誓要努力工作。他没想到的是,他的感冒很快就好了,在家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享受到了请假的好处。
繁杂的工作让小东感到厌烦,而且双十一前公司天天加班,他现在真的只想个理由好好休息一下。恰好,他又感冒了,不过远没有上次那样严重。但想起请假的好处,他心安理得说服了自己,老板心疼员工,让他偷偷回去了。
这之后,他的请假次数不断增加......
(真的是因为感冒而请假吗?)
好,那么问题来了:小东两次请假
行为(B , behavior)的
前提(A , applied)和
结果(C , consequence)是什么?
或许你已经知道了,第二次小东并不是因为感冒而请假,而是第一次请到假的结果(C),由第二次感冒的前提(A),形成了第二次请假的行为(B)。在不断得到请假所带来的好处之后,小东请假频率的趋势不断增强。
整个案例中小东请假行为模式的强化就是ABA的核心——ABC(应用行为),而上述所做出的分析,就是应用行为分析法(ABA)。
如果应用这个理论来分析自闭症患者的某些行为,或许有些家长会大呼:原来如此。
正如小东请假的原因并不全是因为生病,许多“因为患病,所以他.....”的观点其实是不正确的。
在《ABA改变孤独症》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童童是个高功能自闭症的孩子,总喜欢重复闻一个问题:“你们家住在几楼?”他一天基本上能问二三十回。所以妈妈就发愁了:“你看,他有孤独症,所以他能一天十几遍地问同一个问题。”
书中也给出了解答:“并不是患有自闭症让童童反复地问问题,而是每次他问完问题后,妈妈都会发火,童童喜欢妈妈发火的样子,于是他增加理论问问题的次数。”所以,是看似是后果的“妈妈生气”导致了前因“反复提出问题”。
这种行为并不是自闭症儿童特有的。很多时候,孩子的“无理取闹”也多源于此(不是因为不给买糖而哭闹,而是因为哭闹能买到糖)。因此,ABA的应用范围远不止引导自闭症患者。
但对于自闭症家庭来说,ABA的意义远比普通家庭来的更大。
针对孩子的行为,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应用ABA的三大原理(分解目标、强化和辅助),能够使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但要强调的是,通过密集式的ABA训练,改变的是孩子对某一特定情境作出的行为(障碍症状),并不能改变孩子的想法。ABA方法通过对孩子行为趋势的分析,由结果来确定改变的方法,能引导孩子的行为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它并不是“万能法”“救世主”,但的确可以让孩子的行为朝着有益的方向改变。
ABA的三大原理:
分解目标、强化和辅助
01前提:什么是“行为趋势分析”
ABA分析法的优势是它相对其他分析法更注重数据的处理,更具理性。其中用到的概念也就是我们已经提及的行为趋势分析。
在有人重伤倒地时,你拨打120,这时候你要说的是时间、地点、伤者的情况,而不是笼统的概况“他伤的好重啊。”;
和别人约吃饭或逛街,约的时间到了后,你不希望对方说:“快到了”,而是具体的:“5分钟后到”;
这里运用到了两个概念,也就是行为趋势分析的核心:
行为和数据描述
行为的可描述性
通过一个问答的模拟,我们来更具象化的了解:
A:“他不听话”
B:“他哪里不听话”
A:“我说过的事他都不去做,我不让他做的事他偏要做”
B:“什么样的事”原来心疼是种惩罚
A:“我让他做作业他偏不做,我让他别玩电脑他偏要玩”
在上述对话中,对行为的描述是越来越具体的。在ABA分析法中,行为趋势的分析更加需要具体化事件的描述,来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因为很多事件产生的原因并不是独立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