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智贤 朴炯植马拉松 在奔跑中追寻青春梦想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儿女》 2016年第4期
    让马拉松继续火下去,需要城市的智慧、社会的包容,当然也需要赛事品质升级与参赛跑者水平提升
    本刊记者 李菡丹
    忽如一夜春风来,你今天跑了多少步?在朋友中排名第几?……不知从几时起,在朋友圈里,跑步已成为朋友间的一种谈资,成了一种时尚,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具备相当挑战性的马拉松(Marathon)长跑项目,在最近几年也越来越火。最新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备案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达到134场,全年150万参赛人次涵盖了全国各行各业的长跑爱好者。
    北京、上海、广州、厦门、兰州……国内几乎所有马拉松赛事,网络报名堪比购物秒杀,现场通宵排队的热闹景象与春运别无二致。跑着跑着就火了,这是国内马拉松赛事的幸运,也是诸多长跑爱好者的幸运。而让马拉松继续火下去,则需要城市的智慧、社会的包容,当然也需要赛事品质升级与参赛跑者水平提升。
    马拉松,让我们在奔跑中追寻青春梦想。
    马拉松咋这么火?
ace of base
    其实,越来越多的城市看重马拉松赛事可以推介旅游资源与城市形象的特殊作用,这是马拉松赛事由冷转热的外在基础;而跑步爱好者与日俱增,则是马拉松运动热度不减的内在动因。
    上海体育学院肖焕禹教授指出,马拉松实质上是一项营销城市的赛事,城市马拉松将成为新的城市名片。“在马拉松比赛中,参赛选手以跑步的方式在城市中穿行,场所更为流动,再加上现在宣传报道中的航拍、跟拍等多种方式,能在运动中很好地将当地的风土人情、人文地貌以及城市的现代活力充分展示出来,对提升城市形象,带动城市相关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而马拉松为城市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毋庸置疑的,厦门市副秘书长阮敦梁说,参加马拉松赛的选手和观众在参与比赛之余,也为厦门市的饮食、购物、住宿、交通、旅游等相关行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据统计,厦门国际马拉松赛10年来给厦门带来的直接营业收入累计高达10.72亿元。
    此外,有研究报告显示,全球运动装备、运动服、运动鞋和自行车的年销售额约合3330亿美元,而跑步产业占据了其中的30%,约合1000亿美元。在大众参与锻炼的项目中,跑步永远是第一位的,中国的锻炼人中有60%的人是在进行跑步。王珞丹韩寒
    在肖焕禹看来,跑步是最简便易行的运动方式,不需要专业运动基础,也没有经济门槛和阶层限制,“以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为例,这是国际金标赛事,等于是世界上最高等级的赛事。这就意味着,你可以与世界上最优秀的选手同场竞技,这种优越感对普通民众而言,是参与其他运动项目无法体会到的。”
    的确,马拉松所蕴含的积极的精神力量和人生态度,让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从中收获到快乐。有媒体评论说,任何一个体育项目,只有真正融入民众、融入生活,才能如鱼得水;反之,只满足于在特定人打转转,则难有突破与收获。
    社交工具也是促成不少年轻人跟潮跑步的原因。从事软件工作的子贤坦言,他是被朋友圈晒出的各种路线图给带动起来的,“又是微博,又是、QQ,一些朋友一边跑一边直播,强迫朋友们关注。他们还会经常讲解跑步的好处,后来就被拉入伙。现在我就自己跑、自己晒。”
    此外,跑吧、跑步圣经、豆瓣跑组、乐跑、爱跑步网、自由马等民间跑步团体,以及各个运动品牌的跑步俱乐部,固定的跑步社交圈,让大家的跑步劲头也越来越高涨。随着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化,多种跑步类APP陆续上线,免费下载,可以记录路线图、分享跑步心得,甚至是约跑,让更多青年人乐在其中。
    汗水与欢乐在奔跑中飞扬
龙游天下片头曲    马拉松原为希腊的一个地名,在雅典东北30公里。马拉松长跑是国际上非常普及的长跑比赛项目,全程距离为42.195公里(也有说法为42.193公里),分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四分马拉松三种,以全程马拉松比赛最为普及。
    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比赛项目的起源要从公元前490年9月12日发生的一场战役讲起。这场战役是波斯人和雅典人在离雅典不远的马拉松海边发生的,史称希波战争,雅典人最终获得了反侵略的胜利。为了让故乡人民尽快知道胜利的喜讯,统帅米勒狄派一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回去报信。菲迪皮茨是个有名的“飞毛腿”,为了让故乡人早知道好消息,他一个劲地快跑,当他跑到雅典时,已上气不接下气,激动地喊道“欢乐吧,雅典人,我们胜利了”,说完,就倒在地上死了。
    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在1896年举行的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设立了马拉松赛跑这个项目,把当年菲迪皮茨送信跑的里程作为赛跑的距离。
    1896年首届奥运会后,马拉松赛在世界各地广泛举行,美国从1897年起举行波士顿马拉松赛,至2000年已举办了104届,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马拉松赛。马拉松在公路上举行,可采用起、终点在同一地点的往返路线或起、终点不在同一地点的单程路线。比赛时,沿途必须摆放标有已跑距离的公里牌,并要每隔5公里设一个饮料站提供饮料,两个饮料站之间设一个用水站,提供饮水或用水。赛前需经身体健康检查,合格者方可报名参加比赛。
刘恺威微博舌吻照
    每天热忠跑步、在超市工作的郭志彪说,马拉松的魅力是巨大的,比如比赛场地的开放。其他体育项目,只要是可以用来比赛的,要么是似曾相识的一块地,要么是司空见惯的一个圈,而马拉松赛的场地多从城市道路选取,对参赛者来说,每跑一步、每过一段都是不同的风景。其次,对参赛者的包容。其他体育项目,只有同等选手才能同场竞技,业余爱好者几乎不可能与专业运动员pk,而马拉松赛不同,无论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爱好者,大家都可以挤在一起比赛。
    当然,马拉松的魅力不止这两个,但正是开放与包容让马拉松给人们带来了更多欢乐。
    马拉松冠军安比·波尔富曾说过:“跑步与人生都没有所谓的失败,只要你拒绝停下来。”如今,在中国很多城市,约跑成了新时尚,跑步成了很多青年的一种生活方式。2011年,郭志彪爱上了跑步,每天坚持跑,周末更是约上三五个好友一起跑,“我喜欢跑步的感觉,喜欢用脚丈量距离,喜欢沿途的风景,喜欢一起努力的人。而跑步也让我变得更阳光乐观、更平和豁达、也更快乐”。
    2014年和2015年,他还兴致勃勃地跑了北京国际马拉松。“从天安门到鸟巢,我跑了5小时10分钟,过程可以说是既艰辛又愉悦,最终豁然开朗。曾经我以为马拉松离自己很远,但现在,随着我对马拉松的不断了解,看似与自己遥远的马拉松俨然成了很多青年生活的一部分。我在这其中也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2 016年,郭志彪毫无悬念地称自己还会再跑。
    与马拉松热恋要有度
    时间的钟摆刚刚踏入2016年,在福建厦门和晋江两座城市,马拉松大赛接连鸣拉开帷幕。1月2日举办的厦门马拉松赛被誉为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马拉松赛事之一,吸引了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近3万人参赛。1月10日的晋江马拉松赛规模则要小得多,参赛者只有不到2000人。距离不足100公里的两座城市,接连举办马拉松赛事,正是中国城市热恋马拉松赛事的一个缩影。
    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马拉松办公室张永良主任曾公开表示,到2016年底,国内的马拉松赛事有望达到20 0场,如果加上没有备案的赛事,全年的马拉松赛事将远远超过2015年。这意味着,2016年,我们将在更多的城市看到马拉松赛事。
    对此,有专家对过度的马拉松热表示担忧。厦门大学罗思东教授指出,对于一些国际化程度不高的城市,想利用办马拉松来推动城市国际化,是小牛拉大车。他说,一个城市的国际化,本质上需要依靠产业结构的优化布局,使人员、物流、信息等要素融入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分工中,而不可能依靠个别的体育赛事来实现。厦门市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外向型经济特征十分明显,厦门的产业经济已经很自然地处在国际资本流动所需要的产业链条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举办国际马拉松是水到渠成。
    抛开组办方,关于参加马拉松赛的运动员,据悉,目前我国马拉松比赛中99%都是大众选手,这也就意味着,我国马拉松赛事在促进全民健身方面的意义要大于赛事竞技。
你到底有没有爱过我
    而对于年轻的运动员和未经系统训练的运动员来说,马拉松是一项非常艰苦的比赛项目,因此长距离跑选手在参加马拉松比赛时,必须经过系统的训练,具备了长跑能力,比如速度和耐久力,并在调整好身体和精神状态后再去参加比赛。
    如今,在北京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朝阳公园、在上海的滨江大道和世纪公园、在厦门的环岛路……跑步大军构成中国大中城市一道新的风景,而在这支大军中,尤以青年居多。跑步本身是一项个人运动,但因为相关装备的普及和等传播渠道的出现,让跑步变成了一项体运动。戴上运动手表,打开GPS,一次跑步下来,行程、时间和速度,全部都可以在手机上一目了然,还可以与跑友PK,相互督促、共同提高。
    马拉松热恰好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提高,也彰显了挑战自我,不断超越的运动精神。马拉松不仅是一种运动,更能折射出人民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我们,需要更多高品质的马拉松赛。
    对话跑者——奔跑吧,青年!
    王飞,33岁,北京市君本律师事务所律师。他参加过5个马拉松赛事:2013年北京国际马拉松(半程),成绩2小时20分;201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全程),成绩5小时37分;2015年北京国际马拉松(全程),成绩5小时12分;2015年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成绩2小时02分;2015千岛湖马拉松,
成绩4小时41分。
    《中华儿女》:在您看来,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热衷跑步,跑步对您的工作生活有什么促进?
    王飞:我在大学时期就喜欢跑步,工作以后也坚持跑,平均每天跑8公里左右。跑步是一项很容易上手的运动,一身运动服,一双跑鞋。只要你迈出第一步,就已经在路上了。跑步使我精力充沛,生活态度更积极,同时长距离耐力跑也让我的意志更加坚强,更有信心面对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中华儿女》:您第一次参加马拉松赛跑是什么时间,有什么感受?
    王飞:我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较偶然,因为我参加了一个公益机构叫大爱清尘,是一个帮助尘肺病农民工的项目,我做了志愿者。2013年,这个公益机构报名了北京马拉松的公益跑,我作为其中一员,任务是在比赛进行中给其他成员拍照,没打算跑完整个半程21.097公里,但实际上,如果我不跑步跟上其他伙伴,我就不可能拍到他们跑步过程中的精彩瞬间,所以我就一直紧跟着他们跑,不知不觉就到达了半程马拉松的终点。有了这次马拉松的经历,也使我坚定了在2014年完成42.195公里全程赛事的目标和信心。
    《中华儿女》:您共参加了5个马拉松赛事,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
    王飞:我参加马拉松源于公益,但到了第二次、第三次,我不仅为公益,也是为自己。参加2014年
、2015年的北京马拉松前,我在个人朋友圈发起了为尘肺病农民家庭的子女筹款的活动。2014年是4219.5元,因为全程马拉松是42.195公里,我设定了每公里100元的筹款目标,这是4个尘肺病农民家庭子女一年的助学费用,当时两天就完成了。2015年是10000元的筹款目标,10个尘肺病农民家庭子女一年的助学费用。我在挑战自己的同时,也给这两次马拉松赋予了特殊而神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