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这是清代诗人袁枚的《苔花》诗,诗中写苔生长在阳光照不到的背阴处,却长出绿意展现自己的青春,米粒般微小的苔花,像那美丽高贵的牡丹一样自豪地盛开。
近来这首诗广为传诵,触动了无数心灵。读了这首诗,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观点。
要求:选好立论的角度,恰当选择和使用论据,运用合适的论证方法进行论证。
一、审题、立意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最近流行的诗句、流行的作文题。如何审题、立意?
议论文,不适合用一个词语来总结,而应该是一句话,这句话就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应从原题中总结而
来。
原题中,这四句诗下面的一段文字,在对诗句作诠释。注意其中的四处。
第一处,是“青春;
第二处,是“苔花”这种低等植物——比喻什么人呢?
低等植物“苔花”比喻社会上的低阶层人、低收入者、从事平凡到卑微工作的人。
第三处,“阳光照不到的背阴处”,比喻身处不利、恶劣的环境,比如某些老少边穷地区,文化、经济落后地区,或国家各项福利政策照顾不到(不周)地区。
第四处,是“盛开”,比喻敢于展现自我(哪怕不美),更比喻自我与理想的实现。
把这四处联系起来,用本义来替代比喻义,连成一句话,就是中心论点了。
这,就是审题、立意的思维过程——当然是“慢动作”了。
试着总结中心论点为:一个人,哪怕平凡到了卑微的地步,哪怕环境恶劣,只要心怀理想,也终有实现自我、放飞理想之时。隐含条件:青春。
爱上草原格桑花开中心论点,你还可以再推敲。这个作文题,是我们这里高一期中考试的作文题。
这样总结出的中心论点,不会有错。
审题、立意之后,第二个环节是论据。
二、事实论据
北大保安队
2013年5月1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网等国内多家媒体报道:过去20年里,北京大学保安队先后有500多名保安边工作边学习,获得大学或者硕士研究生学历。在众多报道中,都特别提到北大保安队副大队长——汝阳青年农民张国强先后取得大专、本科、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证等多项学历、资质证书的传奇故事。因为基础低,张国强最初选择了没有门槛限制的自学考试。保安工作很忙,八小时的工作以后还要备勤,经常是第二天考试,前一天晚上还要巡逻。求学之路,他比常人付出了更多。基本上靠中午12点到下午1、2点的午休时间看书,另外就是晚上八九点以后,十二点以前没有睡过觉。
“北大保安队”这个事实论据符合原题中那“四处”。其中第三处——他们(保安们)身处北大,但身处被忽视的保安岗位上。所以,他们也是“苔花”,而且有人“盛开”了。
感动中国2014十大人物颁奖词(附事迹)
6、格桑花开:悬崖边上的护梦人,西藏墨脱山区教师格桑德吉
【颁奖词】: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山崖。门巴的女儿执意要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她用一颗心,脉动一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
【事迹介绍】:
格桑德吉,女,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的一名教师。
2000年,格桑德吉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她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毅然回到西藏。为了让雅鲁藏布江边、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门巴族孩子有学上,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教学。
墨脱县帮辛乡,因常年泥石流、山体滑坡,是墨脱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为了劝学,格桑德吉天黑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艰险、大雪封山时,格桑德吉过冰河、溜铁索,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
这些年来,为了教好孩子们,格桑德吉将自己的女儿央珍从两岁时一直寄养在拉萨的爷爷家,当一年之后格桑德吉再到拉萨的时候,女儿已经不认识她了。2013年,时逢格桑德吉荣获“最美乡村教师”,节目
组特地邀请了格桑德吉的丈夫和女儿来到北京。同时,这也是格桑德吉与女儿的第五次见面。
十三年来,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到今天入学率95%。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学,20多名考上大专、中专,而她自己的女儿却留在了拉萨,一年才能见一次。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
“格桑德吉”这个事例,也符合原题中的那“四处”。论述时,你可以偏重她大学刚毕业那几年——以符合原题中“青春”这个隐含的条件。格桑德吉这朵“苔花”在奉献家乡教育中“盛开”了。
阿勒泰的精灵歌手李娟
喀纳斯、巴尔拉茨、可可托海、沙依横布拉克……这里有阿勒泰地区迥然的原始美丽。在这片一两步便是天堂的土地上,一个个向往又敬仰的脚步,走了又来,来了又走。可是没有一个人能说出这样的文字。
这里有最原始的土地,最老实的牧人,最古老的毡房,还有李娟最初的回忆,或多或少,或喜或悲。
其实,李娟只是个瘦小、留着短发、戴着眼镜的普通女孩。由于户口原因,再加上家里经济条件所限,李娟从富蕴县二中退了学。十七八岁的年纪,她开始跟着母亲学做裁缝,之后又只身一人去乌鲁木齐打工。在乌鲁木齐,她做过地下服装厂流水线的裁缝工、超市售货员、声讯台的传呼小……和家人一起,
跟着哈萨克族的牧人们随着季节的交替迁徙在阿勒泰的草原与森林之间。
说起写作,李娟经历了从偷偷摸摸到光明正大的过程。这些“地下文字”的载体是一些大大小小的纸壳纸片。作家刘亮程回忆:李娟的散文一片片从阿勒泰山区寄来,大多写在一些不规则的纸片上,字也细小拥挤,但不妨碍文字的耀眼光芒。
这是我根据一篇《李娟:阿勒泰的精灵歌》的文章摘录而成的论据。李娟,是近年来声誉鹊起的年轻作家——文坛上,三十、四十岁,是“青年作家”。顺便说一下,李娟的散文《我们的裁缝店》入选了2017年高考全国卷Ⅲ的阅读理解。
李娟的家境、失学、相貌普通、平凡到卑微的工作、身处的阿勒泰地区,都符合“苔花”的“低等级”与“背阴”环境。
“脑瘫诗人”余秀华
从小,父母就告诉她,正是因为她上辈子做了亏心事,所以生下来才残疾。余秀华竟然相信这种说法,度过了一个自卑的童年。
在余秀华的博客中,多看到她以“小人物”“脑瘫患者”自居。两岁时,村里与她同龄的孩子都已学会走路,余秀华却连坐起来都很困难,时常从板凳上摔下。在《梦落成泥》中,余秀华形容童年是“灰的”。当
弟弟开始走路,她依然在地上爬。
弟弟余仕勇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余秀华是“自卑与自负”的交织。小时候家里来客人,余秀华总会沿着田埂爬到很远,像是要向别人证明什么。刚上小学时都是奶奶背余秀华去学校,但被同学嘲笑,她之后就不让背了,坚持自己拄拐杖走,好多次摔得头破血流。
余秀华只有在写诗的时候,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生活中,她不甘心平庸无为的命运,也做不到逆来顺受。当她所有的抗争都落空,她也会像个普通村妇一样骂街,“当然我本身就是一个农妇,我没有理由完全脱离她的劣根性。但是我根本不会想到诗歌会是一种武器,即使是,我也不会用,因为太爱,因为舍不得。即使我被这个社会污染得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而回到诗歌,我又干净起来。诗歌一直在清洁我,悲悯我。”她说。
或者,用“余秀华”换“李娟”的论据也行。因为这两个比较类似。比较一下的话,你会发现余秀华的事例更“苔花”,而李娟则没有争议——余秀华引发了一些争议。
三、结构、论证
说完论据,进入第三个环节——结构。
第一段,引述原题中的材料——袁枚的诗句。
第二段,提出中心论点(略)。
第三段,引用“李娟”或“余秀华”的事例,她们都是为个人奋斗。论证时偏重于发现自我的(写作)天赋。
第四段,引用“格桑德吉”的事例。论证中偏重于奉献社会以实现自我的理想。
第五段,引用“北大保安队”的事例,这是一个体的励志事例。论证中偏重于勤奋、抓住不利条件中的机遇。
第六段,说理段。综合以上三个事例,谈“苔花”如何才能“盛开”:发现自我的天赋、奉献社会、勤奋、学习、抓住机遇等。如有名人名言的引用,更好。
我们在说结构时,顺便把论证也说了。
第七段,结尾。重申中心论点。
补充一下:余秀华引发的争议有两个。
第一个,当年余秀华因为“脑瘫”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大十二岁的农民,余秀华说两人之间没有文化共鸣,成名后,余秀华离婚了。
第二个,诗人食指在一次课堂(或是讲座)上,批评余秀华来自农村,在诗作中却忽视表达农民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