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第廿七讲《营卫生会》
接着讲《本神》第二段,教材80页。
五脏所藏及其病证
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藏不安。必审五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
上次课我们谈到“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为什么五脏不安呢?一是从后天之本角度考虑,脾胃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也就是皆禀气于脾胃,受到水榖精微之气的滋养,二是因为脾居中枢,脾居中,为全身脏腑气机升降出入之枢,枢纽,或者要读转枢,简单的说,就是一个轴,气机升降出入,脾、胃是一个轴。因此,脾病的话,可以五脏不安,
“实则腹胀”,不能运化,所以出现腹胀。上次课我谈到,不要小看这个腹胀,腹胀就是腹胀满,腹胀满运化不能正常进行了,腹胀满气机转输也不利了。全身气机出入升降,气机都转输不利了,所以病是危重之候。而且我上次课我还谈到,我们在讲《阴阳应象大论》的时候,不是曾经有吗?阳太盛,阴太盛,最后都可以有句话叫做“腹满,死。”《阴阳应象大论》里面讲过。说“阳盛则身热”,汗不出,喘粗为之俯仰,等等等等。“齿干以烦闷,腹满,死”,它同样说的腹满,就是腹胀,其实也就是腹胀满,是危重之候。
腹胀还有经溲不利,这个“经”,教材注释3,可以看到《甲乙经》作“泾”,泾渭分明的“泾”,一般的说,“泾”指小便,“溲”是二便之通称。所以说我们平常生活中的解手解手,要从这个角度看,应该是解溲解溲,不过前些日子,我在报纸上看有人做文章,说是在什么时代抓捕了一些老百姓,都拿绳子连上,一连个一连个,谁要想去大小便的话,就先解手,先把手解开,他是这么一种解释。如果从我们传统的医学角度来,那这个溲倒也对,大溲小溲。它只不过是说叫泾溲。泾是泾渭分明,泾水渭水,是指小溲而言。咱们习惯上解小手,实际是小便。
会受伤的人只有一种可能溲教材也有注释,通指二便。大小便都可以叫“溲”。也就是脾运化不利,可以出现大小便的
失常,不通,或者是控制不住。都可以出现是脾之病。不过如果说是实证的话,那么看来还主要是不通利为主。大小便都不通利。因为脾不能运化,水液代谢失常,糟粕排除也失常,我们在讲《五脏别论》的时候说过,特别提到过魄门,“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虽然是咱们在这里强调的,是脾可以出现这个问题。
“心藏脉,脉舍神”,心藏血脉,或者叫心主血脉。脉舍神,因为是心主血脉,所以说是脉舍神,其实也是心藏神。
“心气虚则悲”,心气虚出现悲的症状,无故悲伤,那是心气不足。或者说是营血虚不能养心。悲本来是肺之志,但是心虚也可以出现悲的症状。有一个甘麦大枣汤,脏躁,脏之所以躁,那就是营血虚而不能养神。所以病人无故自悲伤。
“实则笑不休”, 实邪扰乱心神,病人可以笑。这个笑是病态的笑,嘻笑不休。虚则悲不自胜,实则嘻笑不休。有些精神性的疾病是这样的。作为疾病而言,自言自笑。自己叨叨咕咕,自己在那说,偷偷的笑,没人跟他说什么话。他自己笑。这种情况往往是心神之病,在精神病上头,特别是精神分裂,这个症状是一个很主要的,这个病人有自言自笑,为什么自言自笑呢?虽然我们这里说的心神受伤了,但是用现在的考虑呢,他这个病人是有幻觉。比
如说有幻听,他觉得这事特可笑,他听到了,听到了说得特可笑,当然也有怒骂的,那是另外的。也是幻觉的一个现象。这自言自笑是精神上的一个很重要的症状。据我看,是因为有幻觉,
“肺藏气,气舍魄”,肺主一身之气,魄,五志之魄藏于肺,所以这里说是气舍魄,当然气虚就不能藏魄,也可以出现一系列的精神症状,下边举例子是举的
“肺气虚则鼻塞不利”,由于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所以肺气虚可以出现鼻塞不利,呼吸之气不正常,不通畅。我们在讲《五脏别论》当中也提到过,‘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它讲的心和肺,这重点提到的是肺。虚,鼻塞不利。但是你看注6,“鼻塞不利”四字,在《素问。调经论》上,它说“息利少气”。同样的话,肺气虚,那个说是息利,那就是呼吸之气还通畅。少气是一样的。跟本篇的记载是一样的。所以肺气虚,那一篇讲的是息利,呼吸还通畅,但是
“少气”,少气有个形容,就是呼吸气不够。甚至于有的形容在《内经》是说是“少气不足以言”。就是说话的气都没有了。少气不足以言。细细地说话都没劲,没力量说话。因此这个到底是鼻塞不利,还是息利呢?应该说两种情况都有。也不见得临床上得鼻塞不利的人,就都
是肺气实,也有虚象。但是话说回来,一般的来说,肺实的容易出现鼻塞不利。肺虚的相对比较少。所以如果按《调经论》的话,那么它是指的那个息利。所以我们教材没有太说,当然认为临床上最常见的还是息利。所以教材注释上说是从息利角度。可从。可从什么呢?可从《调经论》的说法。那是临床常见的。但是我说,虚也有个别的,就是鼻塞不利。
“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肺气实,有实邪,所以就气喘喝喝,肺气实,有实邪了,宣降不利了,于是气喘。“胸盈”就是胸中满,有实邪,所以胸中满,而仰息不能弯腰,不能低头。仰面呼吸。现在医学临床解释有点说明,有这样说的“端坐呼吸,不能平卧”。尤其不能低头。仰息,仰面呼吸。仰头这么喘。这是有实邪之故。肺气实,胸中邪气实所以胸满仰息。
“肾藏精,精舍志”,肾主藏精,又主志,神魂魄意志。
“肾气虚则厥”,“厥”我们在讲上一段的时候,已经谈到过了厥,肾气虚则厥,有寒厥和热厥,肾阴虚,阴虚则热,所以病人从足到膝发热,是肾阴虚的热厥,肾阳虚,从足到膝寒凉、冷,叫寒厥。总之,这厥是和肾关系最密切,是和下焦关系最密切。这个厥是指的手足厥冷或者手足厥热,不包括昏厥,
“实则胀”,肾有实邪,也可以出现腹胀,由于肾是水火之宅,特别是肾阳虚,不能温化脾土,肾阳虚,火不足,不能温化脾土,也导致了腹胀。肾,肾阳虚或者肾气虚,不能够制水,使得水液停留,也可以出现腹胀。所以实。这个实是指实邪。我说是肾气不足而有实邪停留。因此这个实施相对而言的。其实,某一脏的实都是相对而言,没有正气虚,它不可能有实邪。从这个意义上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气盛则实”,邪能够侵犯,必先有正气虚。这实证也先有正气之虚。但是总的来说,分实证和虚证的话,那么有实邪可以出现腹部胀满,运化不利,气化不行,水也不能正常排泄。糟粕也不能正常排泄,实则胀。
“五藏不安”,肾为先天,阴阳水火之宅,所以肾病也可以影响到五脏。你看,本段五脏所藏及其病证里面,关于五脏不安,一个是脾,一是肾。脾是后天之本,肾是先天之本,虽然在《内经》里头,没有先天之本,后天之本的说法,没有这个词,但是它的意思还是表达得很清楚。只有脾肾之病,才提出来影响到其他五脏。当然不是说别的脏腑有病,不影响其他脏,也影响,但是最突出的是脾肾二脏。所以实则胀,五藏不安。可是这句话你不要这么样理解,说只要肾实才五脏不安,肾虚就是厥,不要这么理解。肾虚也可以导致五脏不安。上面所说的脾虚导致五脏不安,那脾实就五脏按,也不是这么理解,所以脾肾之病,虚实,不单是本脏之病,都可以影响到其他的脏,这是这两脏它的生理功能的重要性。涉及到全身的
问题。下边,那是总结了,在诊治疾病的时候,
“必审五藏之病形”,在临床诊治疾病的时候,首先要审察五脏病的病态,病形,症状,疾病的症状,都出现哪些症状?是属于哪一脏之病?必须要审察。那气喘,胸盈仰息的,首先应该考虑到肺,鼻塞不利,或者鼻息利少气的,也应该考虑到肺。所以呢,必审五藏之病形。
“以知其气之虚实”,知道病在哪一脏,然后再分析它是属于实证,还是属于虚证?是正气之虚?还是邪气之实?辨清虚实,既知病所在之脏,又知道气之虚实,
“谨而调之也”,谨慎的、认真的、仔细的来调治。这段串讲就讲到这里了。
【理论阐释】
1. 神与脏腑的关系
脏腑藏精,神是精气所化,所以脏腑精气的充盈,神就充沛。脏腑所藏精气的虚衰,神也会不足。所以神和五脏关系至为密切。这里提出来这样四个方面的问题。关于神与五脏关系的问题。这里提出四个问题,主要是谈的神与五脏的关系。或者说神与形体的关系。因为形、
神是相对而统一的。形、神是相对而言的。但是形神又是统一的。所以从形与神的关系上,这形,这里主要是谈的脏腑,当然下面也谈到了奇恒之腑的问题。
1.神主于心,或者说是心藏神,心主神。
这个观点在《内经》里面,讲的是挺多的。比如我们在讲《灵兰密典论》时候学过,“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六节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这是讲主要的一个观点,有心藏神,心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