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套曲《大别山抒怀》之六《再见了,大别山》的艺术特征及演唱诠释
作者:张伟
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08
        【摘要】声乐套曲《大别山抒怀》之六《再见了,大别山》是一首经典的民族男高音声乐作品,至今整整传唱了30多年。被入选20世纪经典作品系列,之后入选全国高等艺术院校、音乐院校、师范院校、综合院校等各类院校的声乐教材,并被全国各类声乐比赛,如青歌赛文华奖金钟奖等选为规定曲目和必唱曲目。中华大家唱曲库等近百部歌曲集也将其收录其中,十分具有研究价值。本文以声乐套曲《大别山抒怀》之六《再见了,大别山》为研究对象,第一部分分析了歌曲的艺术特征,第二部分对首唱吴雁泽的演唱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阐述对作品的演唱诠释。本文的研究借助了声乐理论研究方法、采用谱例分析等方法。通过分析研究,提出对中国声乐套曲继承和发展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声乐套曲;《再见了,大别山》;艺术特征;吴雁泽
        引言
        歌曲《再见了,大别山》选自声乐套曲《大别山抒怀》。这部套曲由六首歌曲组成,分别是:《同志哥,请抽一袋烟》《五月红杜鹃》《大别山夜话》《我爱山村红玫瑰》《大别山的清泉哟》《再见了,大别山》;这部套曲的歌词是由著名词作家王和泉创作的,创作于1981年。作曲是著名作曲家雷远生创作的,创作于1982年。1983年由安徽电视台摄制,著名词作家王和泉编剧的音乐艺术片《将军的摇篮》在中央电视台1套播出,歌曲一经播出在当时引起强烈反响。
        由于《再见了,大别山》具有一定的经典性、传唱性,被入选20世纪经典作品系列,之后入选全国高等艺术院校、音乐院校、师范院校、综合院校等各类院校的声乐教材,并被全国各类声乐比赛,如青歌赛文华奖金钟奖等选为规定曲目和必唱曲目。中华大家唱曲库等近百部歌曲集也将其收录其中,成为在社会上和院校中广为传唱、经久不衰的精品。
        这首歌曲表现了老将军战争胜利后重回大别山与乡亲们分别时的场景,渲染了重回大别山感念养育之恩时激动、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词曲作家亲身来到革命老区,感受了那里的风土人情,投入了自己的情感来揣度歌中人物的心灵,用真情实感谱写了这首作品,再加上著名歌唱家吴雁泽精湛深情的演唱,使得这首歌可以为人们所熟知,并深入人心。
        作为声乐教师,我们可能无法亲身来到革命老区,可能无法与词曲作者及歌唱家前辈一一交流,但是通过我们对现有的乐谱资料,音像资料,文字资料进行认真仔细地研究,并且通过分析能从中发现民族歌曲共性及演唱规律。
        一、歌曲《再见了,大别山》的艺术特征
        (一)《再见了,大别山》的歌词分析
        声乐艺术与其他音乐艺术形式最大的区别就是音乐与诗和词的结合,并由人的歌唱来传达整体的艺术形象。所以唱好一首歌就必须要从对词和曲的整体的结构上、分析处理上下功夫,字正腔圆,以字带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地诠释作品的思想内涵。
        谈到歌曲《再见了,大别山》的歌词部分。第一段歌词是以景抒情,触景生情,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第一段歌词是这样写的清风牵衣袖,一步一回头,山山岭岭唤我回,一石一草把我留。啊!再看一眼大别山,万般情思胸中收。缤纷的山花呀,不要摇落你惜别的泪,挺秀的翠竹,不要举酸你送行的手。再见之前这段采用风物有情的动人拟人手法的词句,语言质朴,细腻真挚,情感融入进了大别山的一石一草和山山岭岭之中。画面仿佛把人们带回了解
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时,革命根据地艰苦卓绝、英勇斗争的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子弟兵和大别山的人民结下的深刻情谊。如今老将军故地重游大别山,感念养育之恩。忘不了缤纷的山花曾经相伴战士们坚守阵地,忘不了挺秀的翠竹和战士们一道奋勇杀敌,忘不了大别山的清风把战旗吹得高高飘扬,更忘不了为了胜利而牺牲并长眠于此的战友和乡亲!而此时此刻又要离别大别山,对大别山难以割舍的情感波澜在心中骤然掀起,啊!再见了大别山,再见了大别山,你牵去我的一颗心,我要把你铭记在心头。内心对大别山的炽热情感迸发出来,推向高潮的呼喊一遍一遍的回荡在心中。
        第二段歌词的开始是离别大别山时依依不舍、十里相送的感人写实场景,相逢又分手,握别众老友,男女老少皆叮咛,盼我啊隔年再来游。啊!再看一眼好乡亲,音容笑貌呀心中留,心中留。表现出革命老区的人民善良、质朴、纯真、热情的情怀。慈祥的大嫂呀,快去照看你幸福的孙儿,白发的大哥,让我祝福你健康长寿。和当年并肩作战的大哥和支援前线的大嫂叮嘱话别,进一步表达了大别山人民与子弟兵心心相连的浓浓军民鱼水深情,表现了老将军从战争年代就和大别山人民结下的深厚情谊和革命情怀。进而呼喊出啊!再见了乡亲们,再见了乡亲们,大别山呀养育了我,我要把你铭记在心头,铭记呀在心头。的真挚情感。表达了老百姓与子弟兵的鱼水之情,这也是整首歌词主旨内涵。
        (二)旋律与曲式结构分析
        乐谱是歌者演唱的原始依据,通过研究歌曲《再见了,大别山》的旋律特点,对该作品的曲式结构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诠释这首作品。这首作品的旋律借鉴了大别山的民间音乐素材,以及河南东路梆子的唱腔特,旋律特点是依照情感表达的需要和歌词内容进行创作的。浓郁的地方民族风格,曲调亲切质朴、真挚感人,抒情激越的旋律生动、淳朴,催人泪下。整部作品的曲式结构是ABB三段体结构,调式是民族七声徵调式。
        第一乐段是由3+4结构的2个乐句构成,第一句以板下羽音起调,好像起伏不断的排比句,不断涌动着与咏叹着对大别山依依不舍、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第二乐句同样是弱拍起音,旋律则转入诉说式的中低音区,蕴积的感情进一步内含于胸,为第二乐段情感进发积攒着张力。
        第二乐段是由5+5两个乐句构成,第一句旋律进入高潮,仍然是弱拍起音,但旋律上下起伏和跨度非常大,表现出的情感也较为饱满,表达着对大别山的深厚情怀。第二乐句则运用一问一答式的民间音乐表现手法倾诉着对大别山一石一草的感情和思念,塑造出生动感人、情景交融的画面,为逐渐推向第二次情感迸发的高潮凝聚着情的力量。
        第三乐段是第二乐段的变化重复,但这次重复与之前相比有所不同,特别是第一乐句,开始由弱音逐渐增加强度,并延长地增强宫音,情绪激动,把难舍大别山的依恋情怀激情迸发而出,把赤子之情表达的深刻感人。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在此又重复出现,乐思首尾呼应,给人以无限遐思,把对大别山的情和爱装进了自己心里,给人以余音绕梁的感觉。(见曲式结构图):
        二、首唱吴雁泽的演唱分析
        《再见了,大别山》的首唱者是吴雁泽先生,其代表作有《再见了,大别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清江放排》《一湾湾流水》《龙舟竞渡》《汾河流水哗啦啦》等。他音明亮,吐字清晰,既能演唱外国歌剧选曲和艺术歌曲,又能驾驭本民族的演唱风格,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成功典范。他运用真挚细腻的感情,明亮清澈的音,高超的声乐技巧,把作品中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以及触景生情、物我交融的表演境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201110月笔者参加第二届金嗓子杯全国高校声乐比赛,获得教师组银奖,参赛曲目就是《再见了,大别山》。评委会主席就是吴雁泽先生,赛后笔者向吴先生进行了请教,吴雁泽先生在谈到演唱这首作品时说:我首唱《再见了,大别山》,观众和听众在听我演唱时
都流泪涕哭。原因是我演唱这首歌曲,一是情真,二是意切。情真意切的主要成分是我充分运用了河南东路梆子唱腔特和豫东小调的风格,把这首歌曲的内涵体现得非常深刻2012326日吴雁泽先生作客人民网文化频道,解读中国文联32日向社会发布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和《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在谈到《公约》时,吴先生介绍:我喜欢唱《再见了,大别山》,这首歌写的好,写得深入!深入大别山,深入老区,深入一批老同志的心灵当中,挖掘出一些内涵的东西。为了唱好这首歌,我在该地区生活了半个多月。我深入生活,采风,深入到很多老红军的家里,我听到了很多感人的事迹。所以,每每唱一次《再见了,大别山》,我就觉得心灵受到了洗涤、升华。唱这首歌,对我自己也是很好的教育。我想在台下的所有朋友,听了我心灵的歌唱,也会感动
        歌曲的第一段(见谱例1),
        第一小节以弱起开始,清风牵衣袖唱的语气亲切,情绪内敛深沉,特别是一个字在曲谱中,字相对的la并未标注装饰音,但是在歌唱家的演唱中在前面加了装饰倚音do,不但使字的去声更加清晰,避免了倒字;而且更加强了依依不舍之感。
        第二句的一步一回头歌唱家将第二个唱的果断有力,字也加重了辅音的力量,
着重咬字,更加强了情感。山山岭岭唤我回此句用在演唱时要注意到字的向下小六度跳进,一直到字的第一拍,歌唱家演唱连贯,唱出山山岭岭的连绵之感;而字的后十六节奏型中间的空拍,则加的极为巧妙,字也断的干脆,断的含蓄且饱满,更重要的是声断情不断,此处歌声和哭声仿佛已经难分,哭声在这字即将失控之时,突然停顿,收敛,让人揪心,使人心酸。字的十六分音符节奏型也好像是在模仿抽泣的感觉,字落在二级音上,好似话未讲完,歌唱家唱的轻巧,清晰。接下来的一石一草把我留一句,也是从二级音降si起唱的,把上句字的字尾作为此句字的字头来演唱,这样就可以使声音连贯,咬字连贯,情绪连贯。这一段中一石一草与上句山山岭岭从形象上有远近高矮之比,音乐形象也极为鲜明,也是由高而低的旋律进行,同时也为接下来的高潮做好了准备,所以在唱到把我留时,尽管也巧妙的运用了附点十六分音符组,来表现微微抽泣的声音,但最后这句的气息一定要落得很深,后面的长音才能唱的饱满有力。
        而这一句啊,再看一眼大别山并非全曲的高潮部分,只是继前奏之后对高潮旋律的再一次先现,也是对前面两句的小结,所以高音降la仿佛又一次要热泪奔涌之时,又万般情思胸中收,第二遍的胸中收更是要唱的克制忍耐,不让这愁情流露出来;可是接下来我们又看到缤纷的山花呀,不要摇落你惜别的泪;挺秀的翠竹,不要举酸你,送行的手缤纷的山
花在风中摇摆,花瓣上的露珠仿佛是为我送行的泪水,挺秀的翠竹更像是和我挥手告别,此处不得不佩服词作者对生活如此细致的观察,而旋律则是以一种近乎诉说的线条再向前进行着,仿佛也在压抑着心中的情绪。此处歌唱家的演唱,连贯的将这两句娓娓道出,但此时心中的愁情是再也不能克制了,随之迸发而出的就是此曲真正的高潮部分,一声长长地呼唤啊,再见了大别山,再见了大别山!此一处的足有四拍,那压抑许久的离情别绪,终于在这一刻完全迸发而出,也引出了曾经在前面两次出现的旋律。(见谱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