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组曲《乔家大院》第三乐章创作技法分析
作者:***
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11期
        【摘要】交响组曲《乔家大院》是作曲家赵季平先生把山西民间音乐的素材、传统作曲技法及民间器乐,与西洋作曲技法巧妙结合,创作而成的一部既饱含山西民族地域特征,又不失西方交响乐宏大气势的作品。该作品中西合璧的创作手法给我们运用民间音乐素材进行专业音乐创作提供了示范作用。
        【关键词】赵季平;乔家大院;民族交响组曲
        《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由我国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先生创作,作品以作曲家为同名电视剧《乔家大院》创作的音乐为基础和素材改编而成。作品的六个乐章:序曲、立志、爱情、商路、炼狱、远情,把鲜活的人物性格、缠绵的爱情、跌宕的剧情融汇在音乐当中,描绘出一幅
幅满溢山西民间风情且意境深远的画卷。下文选取了交响组曲第三乐章《爱情》,对作曲家的创作技法进行分析。
        一、曲式
        《乔家大院》第三乐章《爱情》,有慢板(Lento)和快板(Allegro)两种速度变化,曲式结构为五部倒装再现曲式,曲式图如下:
        二、旋法
        (一)借鉴民歌素材
乔乔爱不分
        第三乐章《爱情》中A段的主题由《乔家大院》电视剧音乐“江雪瑛音乐主题”发展而成,音乐素材来源于山西民歌《看秧歌》,同时也把握住了山西祁太秧歌的旋法特征。
        (1)乐曲开始采用强拍弱起。
        (2)旋律中多出现四度、六度、七度、八度的音程跳进。A段主题就出现了四度、六度、七度、八度的跳进,起伏较大的旋律就如主人公跌宕的感情,哀婉动人,紧扣心弦。
        (3)偏音频繁使用,如在《看秧歌》和A段主题中,变宫音以经过音的形式出现在旋律当中。
        (4)以6、3、1为骨干音。
        作曲家并非简单地套用秧歌曲调,而是巧妙地借鉴,把握住地域的风格而后把特性的素材加以运用到创作当中。原民歌为欢快的歌曲,节奏更快,多用十六分音符,而在A段主题中音乐节奏缓慢,且多长时值的音符,主题上句旋律走向更平缓,减少了《看秧歌》中频繁的四五度音程跳跃。节奏的拉长与速度的放慢更贴切地表现出凄怨哀婉、甜蜜而又苦涩的爱情,这种变化下仍旧充满了山西音乐的韵味。这便是作曲家把民间音乐吸收消化后,提取出素材的特,再把这种特运用到自己音乐语言的创作当中,谱写出具有新意又有浓厚地域特的作品。
        (二)采用“同头换尾”的创作技法
        “同头换尾”是这部交响组曲旋法上的一大特,在这一乐章A、B、C三段中,主题的写作均采用了“同头换尾”的创作手法。
        如A段1-7小节与20-35小节这两个主题,开头均为相同的材料,但后一个主题则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了延伸和发展,从A段开头6小节的主题,扩张为后面17小节的乐段。B乐段同样采用了同头变尾的写法,“头”是用G宫系统写的旋律,尾则是在西洋音阶的基础上用不同的模进手法发展而成。
        (三)调式
        交响组曲《乔家大院》的调式是中国民族调式和西方大小调的综合运用,第三乐章《爱情》中民族调式占主要地位,与西洋调式交替出现。
        A段8-19小节由D角调式转到G羽调式,随后以变宫为角,转为D羽调式。
        B段乐句开头为G羽民族调式,乐队齐奏曲调欢快热烈,而结尾处则用了西洋调式的写法,出现了一个音阶式的和弦下行,作为两个乐句的连接和过渡,为独奏二胡的出现作了准备和铺垫。47小节开始回到G羽调式,结尾处与上一乐句不同,先是独奏二胡颤音式的上行模进,紧接着是乐队半音阶式的和弦上行,作为连接B、C段的连接,增加了乐曲的紧张感,具有蓄能的作用,其后的C段就像是能量的爆发,打击乐器小堂鼓和小镲的加入让音乐更显喜庆激扬、欢快热烈。
        C段则采用了西方旋律小调进行创作,前两个乐句为a旋律小调,但因旋律以 6、3为骨干音,7作为经过音和辅助音出现,加上旋律中四度、六度跳进较多,使得运用西洋小调创作的音乐,充满山西民歌的风味。第三乐句转为d旋律小调,是a小调下属方向的小调。
        (四)和声
        该作品的和声根据实际需要,既有以三度叠置构成的西洋和声及功能进行,也有按五度叠置构成的民族和声的运用。A段开头弦乐空五度的持续音营造出静谧的气氛和空灵的意境,符合独奏单簧管表现民族风格的线性音乐旋律的需要。乐曲B段62小节开始,在五度的基础上,加入了四度叠置的和声,这使和弦中出现了大二度和纯四度音程,这些音程又都是五声音阶中包含的音,是和弦音响结构的中国化。
        (五)配器
        交响组曲《乔家大院》采用的是西洋双管制管弦乐队加入中国民族乐器竹笛、唢呐、二股弦、二胡、小堂鼓、小镲的中西乐器混合的乐队编制,同时加入了独唱、齐唱和混声合唱。乐队中的民族乐器虽然只有几件,但却发挥了极大的彩性作用,为作品增加了浓郁的民族地域风格。
        第三乐章《爱情》主要是民族乐器二胡作为主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奏。独奏二胡气息悠长,如泣如诉,在这一乐章中作了大量的独白,苦涩、凄婉的音调贯穿始终,扣人心弦,其与乐队问答式的演奏,让听众从中感受到主人公甜蜜而又苦涩的爱情世界。如A段开始的长笛独奏的主题情感抒发更显直接和炽烈,但紧接着出现的二胡则阴柔内敛,情感表达更加细腻,长笛的高唱和二胡的低吟,让人久久回味。
        赵季平在交响组曲《乔家大院》中,把民族音乐的素材、民族和声、传统作曲技法及民间器乐,与西洋和声、乐器和作曲技法巧妙结合,使该作品既饱含山西民族地域特征,又具有西方交响音乐的气势,不乏专业创作技法的同时,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作品上演后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欢迎,这一成功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艺术来源于生活,作曲家扎根于深厚的民族土壤中,深入聆听民间百姓的声音,把来自民间的艺术消化吸收后,融入自己的理解,再通过各种创作技法进行表达,发出代表民族的声音,这正是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一种继承与发展。如何发展中国音乐创作的道路还很漫长,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实践,如何创作出与人民大众生活贴近,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反映地域风格和时代特,且具有专业水准和艺术水平的作品,值得我们不断思考,不断探索。
        作者简介:周韵,星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